正文

茶米糜 第三十四章 逃难篇 中

(2024-12-09 03:19:26) 下一个

接近傍晚,屋子里的光线有些灰暗。名箐把做被子的布先裁好,在两层松软一点的布上铺上一层丝绵,周围留了大半尺的布边,再在丝绵上盖上一层粗布,把下面两层的布边翻起来,要赶时间,就没有锁边,直接叠了一层在里面,名箐思考了一下,她对旁边的名嵋说:

我从这边缝,你那边缝,现在光线不大好,缝不了太细,我们针头大一点没关系,只要交叉一下我们的位置,这样就等于细针脚。如果还觉得不行,我们再重复一次就好

庄母在旁边点点头:这个办法好,四个边我和亲家母也可以帮缝了,间隔太细我们做不来了,眼花。

这样四个人,两人缝一条边,这时候家文和米月进来说她们也可以。名箐笑了笑:我还想你们来帮一下呢,都八岁了,应该没问题。

庄母心疼到:你八岁开始帮我,我还想她们什么都不要做家务,这可好。

名箐教了一下家文和米月,两个小姑娘高高兴兴得加入了。

名箐和名嵋很快缝起一边,等她们缝完两边,庄母和郑母也缝好一边,两个小囡另外一边也差不多碰到一起,名嵋把被子叠成到只留她们两小囡得那边,开始第二床被子的缝制。

就这样,等名箐和名嵋完成一边的时候,第一床被子也完成了,名箐叫米月拿去到了仁雅和名康的屋子。这时候天色已暗。

董母过来帮点了两盏油灯,看了这一家忙乎,说我也来帮忙。这样就由她带着两个小的,速度果真快了不少。

大概两个时辰,三床被子都做好了,名箐说现在也不早了,我和名嵋缝我们的就好,都早点睡吧,两个小囡哈欠直打,但是精神兴奋得很,庄母说这也好,我带家化和家学睡觉,几个大点男孩还在屋子里打闹,郑母说我去瞧瞧。

这时候,董先生和钱先生进了院子,他们让董母把名康和名箐叫到大堂,关了门。

钱先生先开口:我们找镇上的朋友打听了一下,最近日军都集合到了港岛周边,基本上粤北山区那边主要是靠伪军,所以这几天可能我们会离开惠阳先去陆丰,明天和董老先生看看能否先去那边进货我们跟着进货的一起走。但是我们人太多可能得分两个小队,你们看呢?

董先生接了一句:正好,我到汕头有些事情,所以也同行,另外我们也联系上电话局在香港的同事,通知了郑先生你们安全到达惠阳。

名箐点点头:谢谢你们,我们听你们的安排。两个进货的可否说进不同的货,比如进米的,和进丝绸,伪军盘问起来,我们都懂这些,尤其名康。

钱先生笑笑:这应该没问题,董家也是附近都知晓的商人,不过主要孩子多,怕路上碰到询问说明起来比较难。

名康就说其实可以实话实说,就说是在港岛的合作伙伴带家人一起回乡。

名箐说:对啊,这样我们塞点港票,我想应该没问题。

名箐问:商队的伙计有多少人?

董先生和钱先生相对一视:明天我会和父亲商量,应该每只队有十人左右,其实也有镖队的形式。因为是去进货,所以不会带家伙。

名箐点点头,她当然不能再问什么了。

回到屋子里,看名嵋已经缝好一边,两姐妹赶紧把剩下的一床被子缝好,名箐先到男孩子屋子外听了听,应该都睡了。今天一天的赶路,对娇生惯养的这些孩子来说除了兴奋可能还有紧张和不安。

她回到屋子里,把已经睡熟的家生和家学挪到最里面,和名嵋说早点睡吧,明早我们还得早起做早饭呢。

很快两人都睡着了。

结果名箐和名嵋是被一阵喧闹声吵醒,睁眼一看天大亮。两人赶紧起床,家生哇一声哭起来,家学在旁边也揉揉眼睛坐了起来。

董母在大院支起的大锅里熬着粥,大孩子们每人手上一碗排着小队,董母看着就开心,感觉是自己的孙儿们。名箐赶紧走上两步有点不好意思对董母说:

我们起晚了,本来还想早点起来一起做。

董母温和得说道:反正做几个人也是做,正好昨天晚上他阿伯把这个大锅支了起来,我们客家人粥都不是白粥,你看看里面我加了昨天晚上剩下的鸡肉和鱼肉,加了百合,煮蛋一起放进去,简单啊。你进屋管那两个小的吧,你看看你阿姆和婆家姆也在帮忙呢。

钱先生和董先生穿过牌楼,也从叔叔家过来,董母还准备了蒸米粉,米粉上盖着猪肉条和一些咸菜。董母对庄母说:今天我们家阿公大早起买了点潮汕咸菜,一起蒸的。

名箐看着这些对董先生说:

实在麻烦你父母了,以后太平了带他们到我们那边玩。

董先生笑了:他们也是寂寞久了,家里来了这么多好嫩的宝宝们,他们也开心。真的,是真开心。

吃完早餐,名箐让大孩子坐一起,仁雅帮他们复习一下古文,每人写一小篇日记。名箐又教了一会儿英文,坐在院子里,孩子们倒比平时乖了很多。

钱先生过来看了看说:你们女囡读书很早啊。

名箐点点头:他们一直上学,现在这么跟着走,耽误功课不是大事,主要是习惯。我们也不指望教多少,教多新的,就是除了玩,总要有专心的时间。读书的好处,就如郑重说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写写画画都可以。等会儿他们还要画一下画,喜欢的画不喜欢的就要找点其他事情做。家文比哥哥在学校读书好,但是哥哥喜欢篆刻,跟爸爸学了一些。

钱先生说我之前在汕头读小学有传教士教梵铃学了一段时间,仁雅在旁边插一句:

我哥哥在广州读大学时候学的梵铃,后面几个侄子都在学。本来想把米之送过去学的,米一不行就喜欢刀啊枪的。

钱先生笑道: 我看米之体弱安静,要是回潮汕,有空我可以启蒙一下他。

名康走过来对名箐说:我刚和董老爷子聊了,他等会带我去看看他的生意,要不我们一起到镇上走走,就在外面吃中午饭?

名箐觉得这是好主意,庄母说自己不去了,就在家做烧鹅,晚上大家晚饭就可以回来吃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