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腔内隔绝术
果然,没过几天秦一鸣真就答应了。手术前一晚,他与秦一鸣有了一次长谈。
那天傍晚,在病房里,秦一鸣将自己一生的经历都讲给了他听。告诉他,自己是一个条件多么不好的孩子,却又有着执著的梦想。为了这份梦想,他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努力着,同样一件事,他要比别人多付出好几倍的努力。只可惜,自己始终没能做好一名医生,甚至做丈夫,做父亲都不合格。
“人人都说我做手术独,可是小徐,你知道我为什么做手术独吗?”
他摇摇头。秦一鸣笑了,对他说,自己以前只是个住院医的时候,接了一个阑尾手术。虽然切除阑尾在普外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手术,但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还是有些怯手的。本来,那个手术轮不到自己上,偏巧那天带他们的主治临时有事,被别的医生给叫走了,就这样,他必需要和另外一个实习将这个手术继续做完。
那是一个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由于病例典型,时间也不长,所以主治才放心让他和另外一个实习做的。前半截还算比较顺利,只是盲肠水肿,缝好荷包线后,他收线,实习压残端。
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出了麻烦!不知是实习太笨,还是自己太笨,两个人捣鼓了半天也没包进去。最后没办法,他只好去叫主治回来处置。主治一看,哭笑不得,戴上手套,钳子一压,打结,手术结束了。然后抬头看了他一眼,嘲讽地说了句,自己做不了就早点叫别人,再爱表现也得有能力的时候才行。当时,他羞愧得脸红脖子粗,真想钻进地缝里去。
秦一鸣说,从那次以后无论什么手术,他再不去依赖上级医生或是助手了,能自己来的全自己来,所以就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的手术风格。而实际上,他并不是真的不想教下级医生,他是想让后辈们自己去领悟其中的道理。自己明白了,理解了,要比别人教一百遍还有效果。
他听着秦一鸣年轻时的学习经历,内心对这位老主任的为人一下子敬仰起来。
“后来,所有人都认为我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手术实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血管外科的一把刀。那时候,大家都以为我会培养很多学生,但我没有,甚至有的学生抱怨说和我在一起学不着东西。我只能说这些学生不理解我,作为他们的上级医生,我太希望他们能独挡一面。如果因为无法理解我的教育方法而做了一辈子的助手,这样的下级医生我不愿意教会他更多。这也许是我自私的地方,因为只有为病人而手术的医生,愿意为病人而去精进自己技术的医生,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主刀。”
“那为什么对我是例外?”他禁不住地问道。
秦一鸣抬头望了望他,解释说,是有次看到他为Tony王治病时所表现出的认真和严谨,那是在其他同级医生身上看不到的东西。虽然那次因为Tony王的事而弄得有些不愉快,但在心里还是十分佩服他的,也因为如此,所以才愿意在手术台上教会他更多。
“但无论我教会你多少东西,外科这行的原则还是那么简单,那就是千锤百炼。有超强的操作能力,有超级冷静的头脑,还要有着丰富的手术经验。可以迅速地对各种疾病及术中情况,条件反射般地制定出一整套安全又准确的手术方案。这些都是作为前辈教不了的,只能靠自己去磨炼。小徐,你说我说得是不是这个理儿?”
他急忙点头,秦一鸣说的这些话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金玉良言。
那个深夜,他离开秦一鸣的病房后,一个人静静地呆在办公室里整晚。这期间,他反复研究着秦一鸣的CT片,一遍遍告诉自己,一定要将老主任的手术做成功。
秦一鸣的心脏功能很弱,无法承受全身麻醉,麻醉科医生决定采用硬膜外麻醉。
手术当天,是刘教授和他们一起将秦一鸣推进手术室的,并助阵手术室。在进手术室之前,刘教授握着秦一鸣的手不住地安慰着:
“老秦啊,我在旁边给你加油打气,陪你聊天,这样你就不闷了。”
“你还是出去吧,你在反而我不自在。”秦一鸣说:“我都脱光了,虽然老了,但也怕看啊!”
秦一鸣的话让大家本有些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气氛变得热闹起来,大家都乐呵呵地看着这两位老主任互相逗哏。
手术的前期工作就在这样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下进行,麻醉生效后,手术开始了。
他发现秦主任的骼总动脉还好,没有病变,这是令他欣喜的地方。他将动脉瘤前壁偏右侧纵行切开,瘤颈部追加半周T字形切开,消除了血栓和粥样斑块。李有恩进行八字缝扎腰横动脉,然后与他一起置换人工血管。吻合完成后,他慢慢松开阻断钳,再用残留的动脉瘤壁包裹人工血管。
手术很顺利,术中也没有不好的情况发生,这是他和李有恩没有想到的。下了手术台后,他和李有恩都松了一口气。刘教授也舒心地笑了,对秦一鸣说:
“云辉说了,这个手术可以保证你能活十年。”
秦一鸣没有说话,只咧了咧嘴角,他太疲惫了。
术后仅一天,秦一鸣的病症就开始骤然变化,出现了心肺衰竭,这是开放手术的并发症。
“秦主任,能听到吗?”他喊着。
秦一鸣没有反应。情况始终时好时坏,血压过低,陷入病危状态。他与李有恩一起彻夜不眠地抢救,进行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丝毫不敢松懈,但心电图里出现的心房波提示了心室静止,很快撒手人寰,离开了人世。
那天,他给秦一鸣做了除颤,从200递增到360,直到生命体征消失他都没有放弃。是李有恩强行把他拉开的,并心痛地叫着说:
“别做了!秦主任已经走了!”
他想着临终前秦一鸣和自己的那番恳谈,忍不住哭泣起来,泪滴在秦一鸣毫无反应的脸上。
“云辉,秦主任真的走了!已经成直线了!”
他不听,仍徒劳地抢救着。李有恩生气了,冲他悲愤地嚷着:
“把你的力气留给那些需要急救的人身上不好吗?”
嚷完,就气急败坏地扯过他,把他紧紧攥在怀里,阻止他继续抢救。
参加完秦一鸣的葬礼,他坐在办公室里一整天。老主任的死给他的感触很大,有好长一段时间,他都在扪心自问,自己是一名拯救于心血管疾病的外科医生吗?如果是,为什么动脉瘤手术做不了?为什么让秦一鸣老主任在围手术期就死亡?是他没用吗?所有人都说不是,可他却认为是。他明明知道秦一鸣的心脏已经无法承受开腹这么大的创伤性手术,却还硬要去做,这不就是亲手送掉了老主任的命吗?
什么是动脉瘤?一直以来,他对动脉瘤手术始终没什么太高的兴趣。这缘于他还有其他的手术追求,那就是对于冠心病的,对于瓣膜置换的,对于小儿先心的,这些个手术,无论哪一个都要比动脉瘤手术更能吸引他。可是现在,他突然改变了看法。
工作这些年,他看到过太多患者因动脉廇而死亡的病例,并不单单是秦一鸣老主任一个人,可他选择的是沉默。这不是无动于衷,而是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他是一个有着希望的人,自己不去研究和创新,总还会有其他人。但没有,附属二院除了秦一鸣在血管外科上技术了得外,没有一个人。而可悲的是,一个血管外科专家却偏偏死在了血管外科疾病上。
于是,他有段时间,几乎一见到有关动脉瘤的资料就会去看。他不看还好,一看内心更加内疚起来,原来附属二院治疗动脉瘤在外科技术上明显落后于其他医院,国内有很多医院已经有了新的外科技术手段,就是腔内隔绝术,一种适用于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无法承受开放式手术及其他高危因素患者的微创手术。这种微创手术可以让那些无法做开放式手术的患者得以新生,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手术方法。
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就是将与病变段胸主动脉匹配的涤纶人工血管预置于导管内,在X线监视下经股动脉导入,当人工血管到达病变胸主动脉部位后,将人工血管从导管内释放,人工血管撑开固定于病变胸主动脉两端的正常主动脉上,血流即会从人工血管腔内流过,胸主动脉的扩张即被隔绝。
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腔内隔绝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微创,手术仅需在大腿根部做一个3cm长的小切口即可完成。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和死亡率低,更加适合高龄,多并存病而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
他知道后简直可以用心潮澎湃来形容,更是无限自责。这么重要的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他为什么早不知道?如果早知道了,早学习到了,秦一鸣还会因心肺衰竭而死吗?不会,绝对不会!
想到这里,他心里一下子萌出了要学习这项外科技术的迫切心情和愿望!
他将这个想法首先告诉了温馨,温馨听完后倒是支持,还问他要去哪里学?他说不知道,还有些困惑,只是突然有这么个想法,但一定会去做。
那天,他无意中听李有恩讲,现在加拿大有一种最先进的人工血管,名为Stent graft,可以折叠从腿部血管插入进去,靠弹簧的力量来舒张,加强血管功能,使血液不流向动脉瘤,避免破裂的危险。这种技术对于那些无法进行动脉瘤切除术的患者而言,简直是福音。
这和国内的腔内隔绝术同出一辙,选择的切口都是从大腿经股动脉进入,但人工血管的材质完全不一样,要比国内先进很多,因为这一点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小肠瘘的风险。
他安静地听着李有恩的话,心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可以吸引他的就是这项外科技术。
“有恩,我不骗你,对于动脉瘤我已经做了太多的功课,知道国内最先进的外科技术是腔内隔绝术。但你说得那种材质的人工血管国内还没有,你把我的心说活了,实话告诉你,我想学。”
“你要是能学来简直太好了。”
不知是鼓励还是敷衍,反正李有恩对他说了这么一句。
之后,他真就开始着手准备出国的事情。他对自己说,一定要出国,一定要学到这项外科技术,一定要为动脉瘤患者做点事,以来告慰秦主任。
情情的恢复一般,他给拍了CT片,片子上的左脑发白,明显软化了,这证明孩子的左脑基本上失去了功能。这种情况他用不着去请教专家,自己就非常清楚,情情已经没有痊愈的希望了。所以没过多久,岳父岳母就开始催促他们要二胎。
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他也有考虑过,毕竟情情这种情况他是可以申请要第二个孩子的,但他早已失去了要孩子的热情。父亲这一角色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反而有某种说不出来的压抑和挫败。
在要孩子这件事情上,李有恩也跟他私下里说过掏心窝子的话。
“我说兄弟,再要一个吧!不管咋说,人活这一辈子,怎么也得给自己留个后。”
“不想。”
李有恩这几年也三三两两地处了几个对象,都没有长久,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就分开了。只有一个例外,同居了快一年的时间,那女人是报社的编辑,挺有才华的一个人。离婚没孩子,长得一般,但体型好皮肤白,瞅着挺打眼,说话爽快,做事利落,妥妥是一个招人喜欢的大飒蜜。他本以为李有恩会和这个女人结婚的,没想到后来也吹了。至于原因嘛,用李有恩的话说,那就是没有共同语言。他至今仍是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俊郎的脸上多了几条抬头纹,让人看了有种沧桑之感。要说李有恩也没比他大几岁,可却很显老。
“有恩,找个女人结婚算了。”
“不想。”李有恩也回了这么一句,递给他一支烟。
饭馆里没什么人,他自打结婚后很少来饭馆吃饭了。第一温馨不让,他要来得欺上瞒下,打发一堆人帮忙撒谎,万一被哪个嘴欠的捅了出去,温馨总会没完没了地和他吵。第二他也确实不想来这种地方,自己的胃病越来越严重,想把酒戒了。
他接过李有恩递过来的香烟,互相点燃吸了起来,吸了一口,调侃了李有恩一句。
“你想当老光棍啊!”
“光棍有啥不好啊!”李有恩说,又灌了一大口酒,“你想当光棍还没这机会呢!”
“少来!我可不想当光棍!”
“那就听老丈人的要孩子吧!”
话又绕回来了,他有些郁闷,一仰头,也灌了一大口酒。
“有恩,你理解我不?我真不想要孩子。”
“理解。”李有恩感叹了一声,推心置腹地说:“你不就是吓的么?瞧你这胆儿,我真不知道要怎么说你。是哥们儿才说的,你呀真该要,想一想还有老人呢,老人最盼的是啥?就是孙子嘛!你一个健康的孩子都没有,老人不上火啊!那温馨夹在中间什么滋味啊!她肯定是又想顾全你,又想顾全老人,想想吧你!”
他因为李有恩的话愣了愣,说实话,他还真没想过温馨的感受。但温馨也确实没有在要二胎的问题上和他争执过,甚至没有提过。只有月底例行去岳父岳母家吃饭,岳母才会偶尔在饭桌上提一提,说云辉啊,你和馨馨趁年轻再要一个孩子吧,别等年纪大了想要反倒要不了了,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每当这时,温馨为了维护他,总会顶撞母亲几句:
“妈就别操心了,整天磨叽这点事,不嫌烦啊!”
“你们要是给我再生个孙子,我准不再唠叨。”
“云辉那么忙,每天累得要死要活的,哪来的精力想别的呀!你一个孙子没侍候够,还想再侍候一个,敢情侍候孩子也有瘾啊!你要那么想侍候孩子,我明儿给你找个活得了,专职给人家看孩子,即过了瘾还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