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了一部设定与情节都很疯狂,又很戳心的韩剧,叫《退货儿童》,它之所以让我觉得很疯狂和戳心,近乎到发指的地步,那是因为这个故事内容极大地触痛到了为人父母的另一面,关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令人头疼的诸多问题。
剧里的世界,婴儿是可以买卖的,并且推动了法律的启动,使之合法化。用世界上最好的精子与卵子,由代孕母亲们生下婴儿,之后会被拍卖,价高者得。一个婴儿的最终售价可以达到10亿韩元,目标人群是中上流社会。且有售后保障,这个保障就是,孩子如果在十八岁之前家长们不满意,可以选择将其退货,然后会再补偿一个新婴儿。这些嗷嗷待哺的婴儿就这样被渴望做父母的一对对经济富裕的夫妻们买走,被动接受着未知的命运,等待他们的或好或坏的结果。这些夫妻愿意高价买走孩子,一是知道提供精子与卵子的人非常优秀,各个国外名牌大学毕业且是社会顶流,剧情最后甚至出现了大韩民国总统的精子,炸裂吧?因为总统夫妇也想要一个优秀的孩子。二是赌这些优秀的基因必然会带来一个优秀孩子,他们需要这个来满足心理遗憾,某些野心以及给自己装门面。三是有点毁三观的售后保障,不满意这个孩子可以退货,所以不用担心孩子将来不优秀。这里的孩子在被卖掉的那一刻就已经不是孩子了,而是一件商品,对商品而言,不满意当然可以退货。至于退货理由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可恰恰是这些个荒唐的理由才让我原本还有些不开窍的脑袋茅塞顿开。不爱吃奶,总是哭闹,婴儿不够漂亮,成绩不是第一名,学习成绩差,总是打游戏,不想学习想当明星,同性恋,脸上长了青春痘,身体有病,动不动就发烧和感冒,青春期后长相变丑了……等等等等,随便一个轻飘飘的理由均可成为退货理由且百分百给退货。
这些被退货的孩子有的还是胎儿,有的是婴儿,有的五六岁,七八岁,有的十五六岁,都是未成年人,被退回后等待他们的是最终销毁,也就是死亡。
这部剧第一集就告诉观众这些孩子是如何被销毁的,装在旅行袋里,扔进油桶,然后灌上水泥浆。
这个时代从不缺乏黑暗爽剧,像《模范出租车》《鱿鱼游戏》《八个秀》《七人的逃脱》等等吧,基本上就是为爽而看,当然里面也包含着其他意义,不是单纯的以暴制暴,底层厮杀以及恶人自有恶人磨,都可以从出看出一些社会现象,进而引发深度思考。《退货儿童》就是这样一部剧,看后唯有一声叹息。
我觉得它的厉害之处是对广大父母们豁开了一个口子,鲜血淋淋地将这些令我们困扰的现实问题再一次,毫不留情地丢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孩子,确实只有婴幼儿时期是最可爱,最无忧,最让我们感到幸福,也是最容易让我们倾其所有付出一切的时期。一旦孩子进入学龄期,乃至青春期,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们都会头疼,省心的父母只占一小部分。孩子学习费劲,学习技能差,我们期待着孩子是人中龙凤却往往事与愿违。尤其青春期后,有的孩子非常叛逆,学会了抽烟喝酒,染上毒瘾,早恋生了孩子,更有甚者撒谎成性,偷家里的钱。我说上述的这些情况,令父母们头疼的问题,其实已经很给我们自己留面子了,你们真的以为剧里父母们说的那些理由很可笑吗?不,一点都不可笑,我都觉得剧里孩子们出现的那些问题太轻了,根本没什么。对于我们这些身经百战的父母们,孩子的那些问题真的不算事,只不过影视剧把这个问题放大话了,是拿着显微镜拍的,所以我觉得那些让观众们觉得荒唐的理由反而更加真实可信。
试问,做父母的我们真的没有因为孩子的那些问题而头疼过吗?上火过吗?只一个玩游戏就够我们抓狂了,或者只一个学习差,不完成作业,成绩倒数就足已让我们对孩子口吐莲花。背后检讨过自己的基因明明挺好,也不错,另一半也还行,为什么孩子会这样不省心?恐怕我们唯一没办法做到的,大概就是退货了。这部剧可以诞生,一定是父母们有这样想过,啊,真想塞回肚子里去,啊,如果可以重新回下炉就好了,我说得对吧?如果这个世间真的有退货渠道,我们在与对孩子的问题呈现诸多不满时,在盛怒之下,倒真是有可能会做出来那种事。冲动之下是魔鬼嘛!毕竟孩子气人的时候是真的气人!
看似荒唐可笑的剧背后引发的社会思考是真实存在的,它一直都摆在那里。其实,我们在养育孩子的那一刻就应该放弃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对孩子抱有太大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人人都有,可是做条肉乎乎的可爱虫子也挺好,至少还是有机会变成美丽的蝴蝶。所以我们可不可以放下野心,放下期待,只去好好地爱他们呢?总有一天,孩子们会长大,会离开我们过自己的生活,我们只去珍惜与孩子相处的这些时光就好了。孩子是我们的曾经,我们曾经是孩子,我们是孩子的未来,未来的孩子有一天亦会成为我们,放过孩子就是放过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