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圆的轨迹(九)(十)(十一)(完)

(2024-05-24 11:14:36) 下一个

(九)上大学远去东北,生活事全靠姐姐。

 

(十)束云章先生逝世,哥开店维持生计

1973年夏天,我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了台湾糖业总公司总经理束云章逝世,我立即写信告诉了我爸爸。他回信说:“故人一去不复返,众鸟哀鸣声幽幽,他的座右铭是:好学不倦勤攻错,力行不息贵自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金融家。要好好怀念他、学习他”。

可是赵哥、张姐在何处呢?

73年束总去世之后,赵哥也积累了一点钱,开始兴办一个航模、海模零售、修理店,生意很不错。1963年张珍生了一个小男孩,取名思祖,也已经10岁了。

1975年4月,蒋介石去世,蒋经国大权在握,逐步作出民主姿态,而台独大肆活动起来。他们的《美丽鸟》杂志被封,之后开始打官司。一个小陈到航模店当营业员,工作认真负责,取得了赵、张的信任。

有一天,邻居一老头去世了,小思祖去看热闹。回来后小陈问孩子,“你的爷爷、太爷怎么死的?”孩子说:“爸爸没有告诉我。”“我可以告诉你,都是国民党独裁政权害死的!”张珍知道了,对他说:“孩子才是个初中生,你讲这些,他也是一头雾水,怎么也搞不清楚……”

1986年秋,主张台独的民主进步党成立了,他们手段就是搞乱社会,分裂社会,制造对立,乱中夺权。

不少青年人上了当,跟着他们搞台独,因为小陈向周围群众,特别是向念祖宣传台湾要独立的谬论,赵哥把他解雇了。

张珍和幼儿教师投函“联合报”——请不要到幼稚园搞“民调”,得到社会好评。

(十一)初开禁申请探故里 陪赵兄访问河南

在蒋经国病危之际,他提出了要开放禁去大陆的意图,他的秘书(马英九)草拟结预案,可是一公布之后,申请访问大陆亲友的信函很多,一天就成百上千的。

赵兴隆带了自己的证件,“江阴要塞司令能发的奖章、奖状,”写了申请,提出访故里了解父亲、爷爷的情况。

办事处的人没有理由阻挡,只提了——期限两周。

我向一中领导请了假在徐州的旅社里等他。

我在徐州的旅社里等待赵张二人。

6月15日,二人到旅社找到了我,包了一辆轿车,向徐州西南开去,开到安徽与河南的交界处……

赵哥说:“村庄是在两省交界处西面12里……”

司机说:“旧路早就没有了,这条路是311国道,省界西只有一个高压电线管理站,没有小镇与村庄……”

于是只好开到永城县县城,算命老先生如果还活着,该有一百多岁了。赵、张也找不到代笔写信的老先生。

小轿车再向西开,天色渐晚,到了“花木兰祠堂”找个旅社住下。第二天又在永城公安局询问,也打听不到任何线索。

第三天到马牧集火车站,什么也没有问到,赵哥与张姐既沮丧又痛苦。中午我想了一个补救办法,就是打电话给妈妈、姐姐以及小弟,他们三人都在洛阳。姐姐是中学教师,小弟在拖拉机研究所工作。

张姐耳机很灵,我在旅社打电话,她从隔壁过来 ,对我说:“让我来讲”她们二人又谈了一阵,决定乘火车去洛阳。

我们三人从商丘乘火车到了洛阳。在愉快中,度过了三天。由于期限已经两周已经超过不少,大家只好依依惜别了!

(尾声)束后人昆山办厂 六老握手阳澄湖

88年赵兴隆、张珍回大陆一次(两周)之后,台湾政局曲折变化,特别是民进党陈水扁搞选战窃取大权当上了“总统”。八年来经济凋蔽,“去中国化”更是不得人心,在国际上是一个麻烦制造者!

2008年“总统”大选,选出了马英九,执行了较以前的不同政策,特别在经济上进行互惠,台湾的经济初步摆脱了困境。

许多台商来到大陆投资,江苏的昆山就是一个热点……

束总的孙子束承先找到了赵哥和张姐,询问他们如果他去昆山投资,搞什么行业好?

经过几天协商,确定生产电视机莹光屏……

三个月后,“云章莹光屏生产厂”开办了。经理是束承先、顾问就是赵兴隆。

又过了半年,小孟给赵哥寄了一个贺年卡……

到了秋天,赵哥给我、我姐和老贺姐(姐姐在西安女中的同学)一共六个人齐聚在阳澄湖畔,举行大蟹宴。大家又一同合唱雍兴小学校歌。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大家计划将来到台湾去游玩。总联系人就是赵兴隆。(全文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