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封城日记》(2)
文/马青
顺手,把上面那张说全成都都可能封的截图转给那姐。那姐说,这个不要乱发,因为关系重大,真到了那一步再说。
我姐叫我囤点吃的,我回:“本来想给你说囤货,又怕你说我。”
那张截图,是我姐儿子发给她的。要是我发给她,她一准怀疑我传谣,她儿从国外发回来,她便信了。
我姐说,后天给我妈送药去,怕万一封了,我妈没药吃。
“送药,得不得被圈进去?要不,寄过去?”
“圈进去?什么意思啊?”
我随即把头条截图发给她——成都武侯区某小区,35人聚在一起给朋友过生日时,突遭疫情防控封楼,不得不同吃同住4天3晚,每天吃饭像吃酒席。
晚上十点过,大叔发来一张截图——下注了!今晚封金牛1赔1,今晚封锦江1赔0.1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四川省辖地级市,是四川省省会,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截至2024年,成都市下辖12个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47.4万人有 区,金牛和锦江是其中两个区。
翻以前的微信截图,看到基督徒、“桃花源”微信群群主小琼写于2020年4月13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篇帖子里,小琼说:“2014年8月下旬,‘桃花源’创建。2015年1月,‘桃花源’在全国首开微信群友线下饭醉活动……2016年伊始,腾讯对微信群和微信号大开杀戒……‘桃花源’也因此屡遭封杀。截至今日,‘桃花源’被封80此,本人微信号也先后封杀了六七个。”
为何“桃花源”屡屡被封?很简单,传递墙内外时政资讯,“伟光正”圈养的打手——网警——看不顺眼。
给高校教师套上“七不讲”(不能讲普世价值、新闻自由、公民社会、公民权利、党的历史错误、权贵资产阶级和司法独立)紧箍咒,整肃微博大V、微信群、QQ群,逼迫基督教家庭教会,是封城前奏。把秉持良知的各路人马整闭气后,再上演封城、封小区、封楼、查核酸、打疫苗、扔方舱戏码,就没人敢发声了。
2022年7月30日 周六 31℃
【今日头条】:极限奋战!川大华西、省医院已完成气膜方舱实验室搭建
看这架势,成都封城是早晚的事了。
截图:昨晚,成都市政府对封控人员58万户按每户30元蔬菜为主的标准送爱心。
上述“送爱心”文字下,有张照片,30元蔬菜陈列如下:三根西葫芦、三块西红柿、一个莲花白、五个土豆、四个洋葱。
所谓“爱心”,就是把你打残,再送你一副“爱心”牌劣质拐杖。
去之前,犹豫再三,还是给万姐打了电话,问她去不去,还有,聚会在几楼。她说,她在盯着师傅做雨篷,在18楼。
前不久,陈律发起组织了一个六人读书会,时间定在隔周六。在两周前的读书会上,大家将这周六的读书会地点定在陈律的新办公室。他的新办公室在天府广场一侧的写字楼上,站在他办公室的玻璃窗前,可以环视整个天府广场。
之所以犹豫,是成都近来“封”声不断。要是和其他五个人一起,被封在他的办公室,就麻烦了。出门前,把手机卡取了出来。我写的反诗和反文,很多都在手机备忘录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一早,去菜市买了三十个鸡蛋,34元。拎着鸡蛋,去水果摊位,弯腰挑李子时,手一松,鸡蛋落地,全部打烂。摊主说,可以煎来吃。唉,算了。顺手将袋子递给摊主,摊主直说谢。
从菜市回家的路上,经过标语“坚定不移学习新思想,践行新理念,建设新天府”。
在卖坚果的摊位,买了三袋核桃,12元一斤,三袋将近90元。一袋给陈律,一袋给万姐,一袋自己吃。走之前,往大口袋里装进两袋核桃、两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和《一九八四》。另外,把那姐多年前送我的熊猫双面绣拿上。
陈律新搬办公室,置物架上,需要一些书和装饰品。
那姐和我一样,曾就读于成都四中(后改为成都石室中学)。四中、七中、九中,是成都最早一批重点中学,成都人称四七九。她从小博览群书,后定居香港,她的自由主义思想对我影响蛮大。我从川北医学院毕业时,学校还包分配,我被分配到那姐所在单位,并且,和她同一个办公室。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她各骑一辆自行车,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飞窜。
陈律用首付和贷款买下这间新办公室时,我笑说:“大风大浪来临当口,最好趴在地上,你倒好,昂首站立!”
作为厉害国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已进入下跌轨道,此时买房,大概率是接烫手山药。但对我的说法,陈律嗤之以鼻,他说,他买的是优质资产。
他买的这处“优质资产”紧邻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一墙之隔,就是新华文轩天府书城。他说,听内行讲,他这间新办公室所在的写字楼开工时,打了“生桩”。
“生桩”,是在工程动工前,把人活埋在工地内,以求工程顺利。我最早听说这两个字,是在出租车上,听出租车司机说起。当时,听得我目瞪口呆。
东西太重,天又热,没法走过去,只有叫出租。最近,不骑共享单车、不打滴滴,不想给大数据做贡献了。
在车上,和司机聊了一路。
这几天生意咋样,师傅?
撇得很。昨天,跑了一天,才100多。
一天, 好多个小时?
24个小时。
24个小时拉通跑?
我们是跑一天,耍一天。说20小时,除去吃饭、休息,也就16个小时。
今天呢?
今天七点半到机场,在机场干等四、五个小时,只挣了18块。
等了四、五个小时?
嗯,莫得客人。
师傅说,他是成华区的,住在锦江区。前几天,和七、八个人在花水湾耍,耍着耍着,就被幺了回来,因为户口是成华的。同行的,有五个是成华的。师傅说锦江阳性不多,只有9个,成华已经有103个了。
今天0时许,锦江区蜀都花园风险等级降低,22栋由高风险调整为中风险,其它所有楼栋由中风险降为低风险。封控7天后,除22栋外,小区上万人解封。
问师傅,为啥每次成都新冠疫情,蜀都花园都中招,他说,那儿租户多,天南地北的,租金便宜。
下车时,他又说:“其实,也不便宜,一间也要一千六、七。”
到了18楼,找了一圈,不见人影,心想,坏了,要是找不到,就拐了,卡又没带,无法打电话。赶忙进电梯,下到17楼,还是没人。再上20楼,依然没人。定定神,又去18楼,换了个方向出电梯。这次,找到了。
把双面绣递给陈律,他很喜欢。
“送这个给你,是想让你随时看到起,熊猫是双面的。”
听我这样说,他不置可否。
一坐下来,他就翻出那篇他从网上截图的讨共檄文,说今早搜到的,太应景了。显然,这篇从疫情开写的文章写于成都,因为,其中有句是“锦江河畔……”。咋说呢,还是没突破《零八宪章》的框框。
想保存这篇火药味十足,但又还是躲闪独裁党问题的檄文,又怕惹火上身,犹豫片刻,还是罢了。
昨天,红太阳二世和拜登通话,前者说:“民意不可违,玩火必自焚。”
到底谁在玩火?民主国家,民意不可违。独裁国,何谈民意?有脸提民意。
武侯区七道堰社区公告:“为精准掌握七道堰辖区全员核酸人口底数……现将通过入户、微信等方式,对居民进行信息采集。”
好嘛,以疫情防控之名入户,直接迈过进门必须出示的搜查证。
人大代表建议对应检未检和疫苗未全程接种者赋“蓝码”,广东卫健委回应暂缓。人大代表,从橡皮图章人大成立伊始,就是党的打手。
中午,在陕西街的“老妈蹄花”饭店吃饭。等万姐,等了半个多小时,她说,她等人来做雨篷。
吃饭时,一中年女服务员对着我们拍视频,我和陈律都发现了,陈上前阻止,并叫她点开看。点开,确实是对着大堂环拍,而大堂,只有我们一桌。在座的万姐、袁、S、方,都觉得那位打工女不太可能拍我们,陈认为完全可能奉命拍。吃饭时,进门处,我们侧面,坐了一男一女,没点菜,没吃任何东西,一直干坐着。
去饭店的一路,都是电子眼。万姐说不可能拍我们的理由是,我们是临时去的。临时去,就不可能?大数据天罗地网,可不是闹着玩的。天真。
陈律、万姐、袁、方,都是基督徒。方,某商业报记者。S,维权律师。陈律,除了是律师,还是微信群群主,他的群和“桃花源”群一样,反复被封,因为群宗旨是反马列邪教。而我,写反诗。这几爷子凑在一起,还在成都封控期间凑在一起,不被盯梢,谁被盯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