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浮生六记》欣赏之有情人终成眷属

(2024-06-14 05:23:48) 下一个
十八岁,沈复和芸成婚。从十三岁吃粥风波开始避嫌,两人有几年没见。喜堂相见,芸“瘦怯身材依然如昔,头巾既揭,相视嫣然”,如久别重逢。举行完婚礼,两人并肩吃晚饭,沈复“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腻,胸中不觉抨抨作跳”。当时的新婚夫妇绝大多数都不会有这样的感受,新婚才第一次见面,心跳也是紧张害怕引起的。
沈复让芸吃菜,才知芸吃素。算芸开始吃素的日期,正是他生水痘的时间。沈复笑对芸说:“我现在光鲜无恙,姐姐也开斋吧?”芸微笑点头。她听说他出水痘,就用吃素来为他助力,就凭她的诚心,也不该得个“麻面郎”吧。
正月二十二沈复娶芸,二十四沈复的姐姐结婚,二十三国忌不能奏乐,所以二十二给姐姐送嫁。新婚之夜,芸出去陪贺喜的客人,沈复在新房跟伴娘划拳喝酒,一路输下去,大醉而卧,等醒了,芸晨妆未了,生生把洞房花烛夜睡过去了。
第二天夜里沈复送亲,回来时已灯残人静,悄悄走进去,陪伴芸的老太太在打盹,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沈复“抚其肩”问她这两天这么辛苦,为什么不睡,原来芸找到了一本《西厢记》,看得入迷。
打发老仆人出去,“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后面的“戏探其怀”,有人竟然翻译成用手摸,不说摸不到心跳,沈复雅士,不至如他自己所言“拥而狂探”,做出田舍郎行径。他所说的“戏探其怀”应该是听到芸的心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如宝黛有新婚之夜,大约就是如此情形。
芸初做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为什么要说这个,因为后面家庭矛盾纷起,沈复要让读者了解并非芸之过也。每天早晨芸忙忙起床,沈复不理解,开玩笑说这又不是藏粥那会儿,还怕人笑话?芸说给你藏一回粥传为笑柄,现在倒不怕这个,怕别人说新娘懒惰。
沈复“虽恋其卧而德其正,因亦随之早起。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这一把糖撒的,几百年后还闻得见甜味。
蜜月刚满,沈复的父亲专门派人叫他去上学。沈复“心甚怅然”,担心芸对着别人流泪。所谓相亲相爱,正是想对方之所想。黛玉认为宝玉因她自失,也正是这样情况。芸也怕沈复难过,因此强作欢颜,替他收拾行李。临别小声嘱咐他“无人调护,自去经心!”她不脆弱,与当时大多数女人不同。
林语堂认为芸是最美的女人,深以为然。
沈复“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研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
《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叶地,凄凉的景色呼应着心情,沈三白偏赶上个春花烂漫的时候,天地间无处不热闹,只他满怀离情别绪,真是愁上添愁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一窗青山 回复 悄悄话 Speak Chinese please,哀家英文实在有限。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Hello! How can I assist you today?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