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达北京老妹家了,两周奔波的小船,终于进了可以停靠的港湾。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真正家的味道。
老妹两口均已退休,和女儿一家住一个小区,有一双已经上小学的外孙女,在她家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见女儿家,这种一碗汤的距离实在令人羡慕,也许是理想的三代同堂的模式了吧。和他们在一起,可以近距离看看国内同代人的日常生活。上午去附近的公园,中午在[
阅读全文]
在武汉只停留了三天,居然跑遍汉阳,武昌和汉口三镇。周日晚上到达武汉天河机场,廖师傅来接机一切顺利,入住汉阳开发区的皇冠假日酒店。
次日早饭后先生就直接去研发中心上班,我则等待表弟松接我去武昌家里。距离上次见面已有八年,他们搬进了新房子,二叔已在疫情初期离世,二婶身体尚好,但基本足不出户。当年正准备去澳大利亚留学的侄女,已学成回国,[
阅读全文]
先生从上海去重庆开会。我决定直接去西安多待几天。西安是我度过童年,少年青年的地方,尽管中间曾在宝鸡呆过一段,毕竟小学中学以致大学都在西安,这里有太多同学,太多记忆……夕发朝至的卧车最合适倒时差,车轮的声响,车厢的摇晃,时睡时醒的状态……天渐亮,窗外已是熟悉的黄土地,掠过的新建的风电高塔和楼群,还是认出是陇海铁路。
西[
阅读全文]

当飞机稳稳停在浦东机场,窗外灰蒙蒙一片,舷窗上大滴雨珠滚落,正值北京时间6点。经过十三小时的长途飞行,终于到了上海(后来听说台风途径上海,我们的飞机没有备降其他机场,实属幸运了。)顺利通过海关,总算实实在在地踏在中国的土地上。不久前等待签证寄到的焦虑,印地机场的狂奔都已过去,但愿所有的不顺都烟消云散了。
取了行李直奔出租车,也许由[
阅读全文]

我的同龄人
从旧金山飞上海的飞机上遇见一件怪事,起飞后,不时听到类似婴儿的哭声,我环视四周,并没有小宝宝,很是诧异。发现声音是从我的邻座传来,最后锁定是从靠窗姑娘的那只搁在腿上的包里发出。对着我疑惑的目光,姑娘告诉我,包里装着一只猫。这是她在美国养了四年的小猫,这次回国她决定把猫一起带回去。带宠物坐飞机是听说过,也在电视剧里看过搁[
阅读全文]

四通八达
到达上海的第三天我们去苏州,上午九点表弟海驱车来酒店接我们,开车沿沪青平高速公路直驶吴江。汽车驶出虹桥机场段,交通就不再拥挤。这条公路是318国道的一段,从民国21年就开始修建,到1965年建成。以前没有走过江南的高速路。公路沿着淀山湖,沿途水网纵横,桥涵相连,不见农田,林带葱郁,一派江南风光。远处时而路过一簇簇楼群,海介绍是某某产[
阅读全文]

手机,网购
这次在国内最强烈的感受是手机的普及,人们几乎到了没有手机就无法生活的地步。
先说说我自己,很幸运我的美国Tmobile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提供免费数据流。所以在国内到哪里都可以上网,我与大多数亲友都用微信联系。另外我也有一个中国手机卡,是老姐去年回国时买的,一直交最基本的program(8元/月)保号,仅必要时给司机打打电话,总共不超过十[
阅读全文]

民以食为天,
也许长期的饥饿,国人最经典的问候是“吃了没有”,现在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人们最常听到的是“我请你吃饭”。然而现在已很少有人会自己动手做饭待客了,应运而生的是街面林立的餐馆,巷口的小吃摊,商圈里整整一层的foodhall,和骑着电动车满大街跑着“美团外卖””饿了么”的快递小哥。在中国吃实在太方便了;外加商户[
阅读全文]

2025年5月8日至30日在国内呆了三周,据我上次回国整整八年,是我去国后离开中国最长的一次。这八年世界上经历太多,中国的变化更是巨大,此行感慨良多,很想谈谈自己眼睛看到的中国。这次先生是出差,他去了五个城市,公司在国内的六个独资合资单位,做了十几个培训和讲座,四十多个现场研讨会,一路是非常辛苦。由于他曾外派在国内工作过六年之久,他非常兴奋见[
阅读全文]

上周发了老年中心的故事后,老同学留言惊叹我的木工手艺。翻出4-5年前的小文,大家就知道女木匠是如何练就的。
这是我最近的一件得意作品,也是我木工的处女作,就在这里显摆一下。说起做木工,就离不开我的下乡经历。五十一年前,我和我的同学离开了西安,来到宝鸡西部秦岭一个四周群山环抱的小村子。屋后和对面都是山林层层叠叠,除了林涛,一片寂静。没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