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l
cancel
cancel
cancel
正文

文化随想

(2024-08-29 04:02:29) 下一个

喧嚣一时的董宇辉话题随着其独立并与俞敏洪彻底分离而使民众回归正常。 我始终对此不感兴趣, 但这一“文化现象”则真实反映出当前大众的文化品位与识知,不知是可喜还是可悲。这是我唯一提及此事的帖子。

01-08-2024 微信朋友圈
一部文学创作包括小说丶戏剧和诗歌,不论读了几遍每次都会有前次不同的感受与理解,尤其是通过对整部作品的阅读而非仅是简介。也让我感受到一切好作品都是作者写给他们自己的,是发泄和释放自己的工具,而非写给读者的,更不会迎合或在乎读者感受的,否则就不会写出好作品,这一原则也体现在一切其他艺术创作中如音乐和美术。这些作家们呕心沥血终其一生才华创作和贡献出这些优美一切不仅满足了作者自己,而且改变的是整个人类社会,更为人们带来最易接受和最“廉价"的享受和幸福快乐,这就是文化,是无价的。而人类历史、宗教哲学和科学技术则起源于这些文化,所以后者的一切著说都是教条的东西,是为别人所著作的,是用于教育与传播的,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但这是有价的。说到这而想到现在网络上那些直播带货所谓"文化"参与,有人将之称为一种中国文化而感痛心,尤其是对那些口吐莲花云里雾里而不知所云以迎合大众的主播们。我承认知识就是有价並可以贩卖如办学、讲座和学艺教培等是有价及应该收费,我欣赏以前的新东方教培,我喜爱自媒体中诸如百家论坛、罗辑思维、思想史万有引力及各种诗歌音乐美术等知识讲座,是有价值的,是用于传播的,是启发人们思考的和帮助成长,也是文化发展的必需。而所谓经济就是生意与赚钱和消费的组合,是人类社会的需求,但将知识(甚至一些知识称之为文化)与做生意和赚钱扯在一起就真是不伦不类並令人耻笑的,例如令我反胃反感就是董宇辉主持东方甄选卖货节目(他若从事教培则无可厚非),而他能成热点並拥有百万量粉丝现象也反映了国内教育与审美的现状,这种生活上的空虚与盛行令人担忧。

本来想在贴子里讲述一下再读《大卫科波菲尔》的心得,说着说着就扯远了,也就没有心情了,再谈回《大卫》感到真是一种亵渎。
许多人会反对我的观点,我理解並接受。

谢谢分享。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