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诗文

布衣白丁,华夏子孙,半生飘泊,晚晴黄昏。
正文

脱胎梦蓝不亦乐乎——鹊桥仙·踏雪梅陇

(2024-05-15 11:33:35) 下一个

偶得于2024.5.10晨。记梦之作。

脱胎梦蓝不亦乐乎——

       清 · 张德瀛撰之<词徵>    ○词之脱胎中首次提到诗词之脱胎:
     “ 相见争如不见”,司马温公词句也。王晋卿词云“几回得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始惜月满花满酒满”,宋子京词句也。程书舟词云“那更春好花好,酒好人好。”脱胎极妙。司马温公西江月词,侯鲭录载之,本事曲亦载之。杨守斋守岁词,武林旧事载之,乾淳岁时记亦载之。一阕之工,争相传播,可云盛矣
       其实,纵观历代“诗话词话”典籍笔记,千年诗词发展史,就是古贤大家们兴致盎然,雅兴十足,不依不饶,代代相传的互相学习史,互相借鉴超越之脱胎史。[宋] 吴曾辑 之《能改斋词话》,其卷一○水光山色渔父家风条目,所记述的有关《渔父词》之“苏黄唱和”史传,仅是其中无数佳事美谈中的典型一例。『 详见拙作《词话采英:选玉琢磨,借古英创新美,词作连连。此乃何等乐事!心仪不已》一文https://www.52shici.com/posts.php?id=344388 』
近代词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补遗 二十一> 也有指证:
       温飞卿 <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乱燕泥香。虽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
       先生于此不言而喻告知了脱胎之目的:出蓝之妙。脱胎何为耶?妙在出蓝也!梦寐以求之出蓝之妙是孜孜脱胎之结果。是追逐此蓝此妙之梦想造就了如许华夏独有浩瀚销魂诗篇。吾辈非惰不惭,各自为出蓝妙而继续脱胎,焉非不亦乐乎!

鹊桥仙·踏雪梅陇   

梅花撩拨*,聊任寒冽,笠戴簑披陇北。
雪香海里百仭云,万千簇,周天俱白。
惜忘带酒,无缘共酹,问罢安康吹笛。
知音故旧性灵通,山高格,水尤超逸*。


注:梅花撩拨*,借境于宋·秦观《秦观*词大全》中《忆秦娥》句:“梅花撩拨”。
原词《忆秦娥》:
       灞桥雪。茫茫万迳人踪灭。人踪灭。此时方见,乾坤空阔。  
       骑驴老子真奇绝。肩山吟耸清寒冽。清寒冽。只缘不禁,梅花撩拨。  

注:知音故旧性灵通,山高格,水尤超逸*,典引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象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象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