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诗文

布衣白丁,华夏子孙,半生飘泊,晚晴黄昏。
正文

脱胎梦蓝不亦乐乎——卜算子·荡漾梅乡北 24.5.16

(2024-05-31 02:06:48) 下一个

脱胎梦蓝不亦乐乎——

    清 · 张德瀛撰之<词徵>    ○词之脱胎中首次提到诗词之脱胎:
  “ 相见争如不见”,司马温公词句也。王晋卿词云“几回得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始惜月满花满酒满”,宋子京词句也。程书舟词云“那更春好花好,酒好人好。”脱胎极妙。司马温公西江月词,侯鲭录载之,本事曲亦载之。杨守斋守岁词,武林旧事载之,乾淳岁时记亦载之。一阕之工,争相传播,可云盛矣。
    其实,纵观历代“诗话词话”典籍笔记,千年诗词发展史,就是古贤大家们兴致盎然,雅兴十足,不依不饶,代代相传的互相学习史,互相借鉴超越之脱胎史。[宋] 吴曾辑 之《能改斋词话》,其卷一○水光山色渔父家风条目,所记述的有关《渔父词》之“苏黄唱和”史传,仅是其中无数佳事美谈中的典型一例。『 详见拙作《词话采英:选玉琢磨,借古英创新美,词作连连。此乃何等乐事!心仪不已》一文https://www.52shici.com/posts.php?id=344388 』
近代词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补遗 二十一> 也有指证:
    温飞卿 <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乱燕泥香。虽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
    先生于此不言而喻告知了脱胎之目的:出蓝之妙。脱胎何为耶?妙在出蓝也!梦寐以求之出蓝之妙是孜孜脱胎之结果。是追逐此蓝此妙之梦想造就了如许华夏独有浩瀚销魂诗篇。吾辈非惰不惭,各自为出蓝妙而继续脱胎,焉非不亦乐乎!




空声砧带寒,江树霜凝白。
斜月徘徊照空山*,明灭云梦泽。
周野凭栏望,烟后篷舟出。
笑对西风追黯香,荡漾梅乡北。



注:斜月徘徊照空山*,变境于宋·秦观《秦观*词大全》中《满庭芳》“斜月照徘徊句。

原词
满庭芳》: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是出自《崔莺莺》中“《明月三五夜》: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