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人生

本世纪初,我在杭州时曾有人问我这辈子有什么理想,我说写一本书拍一部电影,后来人生匆匆忙忙......
正文

往事如烟-------忠诚

(2025-08-10 20:10:17) 下一个

意大利中部有一个城市维京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家化学工厂,战后慢慢转型成为制药企业,总部搬到米兰,M博士年轻时就加入这家企业,经历过几代家族传承,企业慢慢发展成一家制药集团,M博士也成为了该制药集团的国际生产总监并且是五人董事会成员之一.海南这个项目开始的时候,他已经准备退休了.

合资企业的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难免会有各种文化冲突,而在海口这家工厂建设的过程中,先后有来自意大利,瑞士,日本,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外国人参与.

有一次,M博士飞来海口,住进了文华大酒店. 他是来亲自面试,招人的.面试进行了一整天,结束时,公司翻译跟我说,M博士很宽松,留下很多人.

电梯里就我和他两个人时,我本想提醒他,可是电梯门一关,他靠着电梯身体滑了下去,跟我说"I'm exhausted".

M博士和我私交不错,第一次见面时,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室,他对一桌人说你们必须尽快提高英语,要么英语,要么意大利语. 你们自己选.然后,我是第一个和他交流不需要翻译的人.后来他在海口生病,不愿去医院.我开着私家车带他去森林带他去海边.

尽管私交不错,那一刻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果然,招来的人层次参差不齐,于是有了后来的故事.

现在中国的制造业独步全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是存在一些距离的.所以意大利方面要求尽量用国外的设备,如果用国内的一定要用国内最好的.全公司上下都知道意大利人的这个要求.

叉车的采购合同在我桌上,供应商确实是国内最好的生产厂家,但是价格却比同行高出了一大截.

我没有签字.

M博士招来的管设备采购的来到我的办公室

"那个叉车的采购合同你看到了吧?"

"是的,看到了"

"怎么还不签字?"

"我需要一点时间"

"已经2天了,难道还不够吗?意大利要求最好的,这一家厂就是国内最好的叉车厂 "

"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不签字?难道你想违抗意大利的命令,想另外再找一家?"这家伙明显着急了,喋喋不休地在我办公室说了很长时间.看我就是不签字气乎乎的走了.

紧接着好几个重量级的人物,包括一个北京来的原某部队医院的大校,到我的办公室施加压力要我签字.我没签.

于是,耳语起来了,说我什么什么什么

几天后,透过玻璃看见董事长来了,进了公司门直接冲我办公室来.

我赶紧起身,董事长进门开门见山"听说你压着叉车合同不签字?"

"这个合同有问题"我开始向董事长汇报,刚开了个头,董事长打断了我

"这个我不管,你搞定它了,不要耽误工期"

"我有数的"

董事长走后,紧绷了几天的神经松弛了下来,一旦放松思路泉涌,很快我就有招了.

我想起了以前在广交会,路过机械馆,最显眼的就是这家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的摊位

我拨通了那家供应商总部的电话,我跟他们的销售副总说

"当年在广交会,你们和XX打擂台,价格差不多,现在怎么那么牛啊?你们价格要高那么一大截。"

"不可能,我们和他们的价格一样的"

我镇定地在电话里把型号报给他 "麻烦你把报价单传到0898xxxxxxx"

"好的,谢谢你啊"

不一会儿传真机响了

同一个厂家同种型号价格比我桌上的合同低了30%.

我用订书机把传真订倒了原来的那份合同上,退了回去.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