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雅安的人一定知道上里,到了上里,一定会去白马泉看看,据说是古迹,已存在很多年了。
白马泉的奇异之处是每当月黑风高,万籁俱寂的夜晚,总有一匹白马奋蹄而来,然后飘然而去,当然,据当地村民说,只有有福之人才能见到。
我也是到了雅安好多年后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一是白马泉深藏于人迹罕至之地,荒僻乡野之中,二是当时人们还忙于填饱肚子,奔波于生计,旅游的兴起应该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只是让这块宝地生生地寂寞了好多年。
一个周末春光明媚的早晨,一群来自于当地航空部所属工厂设计所的小鲜肉小鲜花们,骑着单车,踏上了寻奇探幽的旅程。
白马泉在雅安市的北边大约有一百华里处,离开市区不久首先必须经过七八华里崎岖陡峭的山路,然后抵达途径的第一个景点—-黄龙水库。
记得当时山路不宽,路面高低不平且年久失修,可通农用车,窄逼处只容一车通过,路的一边是峭壁,时有飞瀑悬挂其上,千姿百态,另一旁是深谷,草木丰茂,巨石拥立,清澈的溪水时隐时现,真的是神仙住的地方,难怪多年后名噪一时的碧峰峡公园选在了这里。
过了黄龙水库,映入眼帘的是一马平川的塞上江南风光,油菜花簇拥着散落在平原上的农家小院,白色粉色的梨花桃花点缀其间,美不胜收,更有那农人远远地在地里劳作,鸡犬之声隐隐可闻,活脱脱地勾画出了一副陶渊明的桃花源。
然后是下里,中里,景色一如既往,精彩纷呈,我们一行人三三两两,唱着笑着,和煦的春风,香甜的空气,让我们醉了,醉得不知疲倦,醉得忘乎所以,醉得让路旁的乡民以为我们是一群疯子。
大概下午一点钟,我们抵达了上里。印象中上里就一普通农村小镇,乏善可陈,哪像今天这样雕梁画栋,灯红酒绿,但多了一份亲切感和真实感。
从上里去白马泉是一段石板乡村小路,车是不能骑了,我们把车停在了镇上,信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印象最深的是中间要经过一个石头小桥,一户人家坐落在桥头榕树下,那元代诗人马致远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脱口而出,只是我们瘦马都没得骑,赶路要紧,也没得时间去断肠了。
白马泉坐落在一个小山凹里,两米见方,农村里经常见到,一点也不起眼,只是那泉水上方雕刻的兽头,彰显出此处的不凡。泉水清澈可人,入口甘甜,不停地从下面涌出,顺着一条小石渠,流向远方。
泉旁边有两个小亭子,好像已经破败不堪,离泉几十米处还有一户农家,见我们到来,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并邀请我们晚上到他家住。
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外面露营,所以大部分人婉拒了,只有两个女同胞接受了邀请。我们用带来的航空煤油和老乡换了些干柴,用于晚上篝火。
山里的天黑得早,好像没一会,周围的景色就变得模糊起来,四面的小山丘鬼影憧憧的,甚是吓人,再后来就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了。
当然,初次野外过夜也是让人兴奋的,我们用朔料布把一个亭子围起了,权作露营帐篷,点上篝火,开起了舞会,我们的影子投射在黑越越的小山上,也够魔幻的,仿佛一群小妖在巡山。
只是接下来的事情就有点不好玩了,当篝火几乎燃尽我们龟缩在亭子里后,有人发现外面黑暗深处一排排的绿眼睛,一种莫名的恐惧从心底升起,至于是什么动物,我现在也没想清楚,但我敢肯定不是狗,因为狗不会这么多,也不会这样悄无声息。
好在这样危险的对峙没有持续多久,就像来得突然,这帮绿眼睛也消失得痛快,也许就是一群山里的傻动物,没见过生人,看稀奇来了,看够了,就主动撤退了。
警报解除,加上一整天的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大家很快都进入梦乡,不过神奇的还在后头,不知谁叫了一声,把大家从睡梦中惊醒,只听见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款款而来,是那样真切,然后又急驰而去,是那样匆忙,大家睡意全无,围到了泉旁,只见泉水涨了不少,还有大量透明的小虾从泉眼里涌出。没过多久,马蹄声又出现了,这次看清楚了,泉水的一涨一退导致泉眼发出这天籁般的声音。
第二天一早,当泉边的村民知道我们夜里神奇的经历后,唏嘘不已,说我们都是有福之人,当然啰,那两个夜宿在村民家的小姐则是后悔不已。
也许我们高兴得有点太早,接下来一村民告诉我们的事情则让我们冷汗直流,直呼幸运。这老小子很慎重地给我们说,晚上在外面很危险,这里经常有熊出没,我们不知该感谢他还是骂他娘,心道昨天不出声,今天是不是专门来吓你大爷的。
这次野地探险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但在我心里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上里白马泉我后来又去过两次,但早已找不到当年感觉。
白马泉早已重新修辑,有了精致的大门,好像还要收费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见了,一条柏油马路直通泉边,听说泉边那户人家也发了财,不知搬到哪里去了。
上里也旧貌换新颜,变得高大上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古镇,成群结队背包客出入其间,但他们真的能在这里找到我们曾经体验到的古朴悠远的感觉吗?
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