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

行千里路,就为了少读万卷书
正文

民营企业这把“夜壶”还能用多久?

(2025-02-18 18:19:20) 下一个

  近日,看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心里莫名地焦虑。官方的表态虽然铿锵有力,但现实却让人难以释怀。政策环境、市场信心、未来预期,哪一样不是企业家们心头的隐忧?为了缓解这份从未有过的焦虑,今天特地去赌场寻找一份久违的意境。在赌桌上,每一次下注都充满不确定性,然而,回过头来看,现实的商场何尝不是另一种赌博?

  特朗普再次举起了贸易战大棒,其核心目标仍然是削弱中国制造业,限制关键技术发展,并迫使供应链外移。无论是高关税政策的重启,还是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加码,未来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都在上升。

  这次中国政府调整姿态还算迅速,重新喊出“两个毫不动摇”,强调民企的重要性。这一幕,似曾相识。每当外部压力陡增,政府就会重新拥抱民营经济,希望它们能够扛起就业、投资、创新的大旗。

  但问题是,民企真的是自己人吗?过去几年,许多企业家经历了监管高压、融资收紧,甚至某些头部企业遭遇政策风险。如今,贸易战阴云密布,政策风向似乎又回到了“扶持民企”的轨道。然而,这次的“重视”究竟是长期承诺,还是又一次权宜之计?

  政策反复,民企如何自处?在赌场,输赢虽然不可控,但至少规则是透明的。然而,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规则的反复才是最让人焦虑的。对于民企来说,最关心的从来不是座谈会上那些美好的承诺,而是:

  1. 市场准入是否真正放开?国进民退的趋势是否会逆转?
  2. 产权是否能得到长期保护?还是过几年风向一变,又要被重新审视?
  3. 税收、融资环境是否公平?还是国企依旧享受更低成本?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无论贸易战压力多大,民企的信心都难以真正恢复。企业家们的选择,不会是盲目冲锋,而是更加理性地评估风险,甚至寻找海外市场的避风港。

  中国经济不能只在危机时才想起民营企业,而是要让民企成为经济发展的常态化动力。如果民企只是临时被扶持,而在不需要时被边缘化,那么这种“策略性重视”终究会被市场看穿,企业家也会用脚投票。

  在赌场,赢了是运气,输了是成本。但在现实的市场中,企业家们不希望自己的未来变成一场豪赌。他们需要的,不是短期的政策倾斜,而是长期稳定的制度保障。如果政府这次依然只是短暂拿起“夜壶”,那么下一次危机来临时,企业家们可能早已不再买账。

  与其等到风暴来临时再匆忙扶持,不如从现在开始构建一个真正稳定、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毕竟,商场不是赌场,企业家们也不想再拿自己的未来去赌一个不可预测的政策周期 。                                                                                                                                                                                                             

 

                       赌场赢家,不是赢得最多的人,而是懂得何时收手的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Melee 回复 悄悄话 关键是没有法律保障,随便一个文件就可以生杀予夺
TakeMyTime 回复 悄悄话 关键看“夜壶”自己有没有记性!
回复 悄悄话 中共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但本质上就是一有绝对权力的帮会,
按自己的想法治国,一会这样想,一会那样想,。
行者无疆1970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曌' 的评论 : 人治社会,何来法律
回复 悄悄话 和防疫一个套路,从 Zero Covid 的严防死守 到 大放水,
没独立司法去检验政策的合法性。
回复 悄悄话 没法治,以政治局的会议精神为政策指导,
比撞了南墙还不回头好一点,但有限。
回复 悄悄话 就是法治 监管可以,但法不授权不可为,
相反就是 “一抓就死”。

放开也可以,但不能无边界,法不禁止皆可为,
相反就是 “一放就乱”。
3227 回复 悄悄话 想的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