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船游散记》012郁金香热
2023船游阿姆斯特丹08
一一一一
17世纪时,荷兰开始强盛,凭借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一跃成为了海上帝国君临世界。商业活动的兴盛,使得荷兰民众有着当时最高的收入水准。此时郁金香开始传入荷兰,经过杂交培育,其球茎发生突变,产生新种,可以开出色彩斑斓的艳丽花朵,极受民众的青睐追捧,争相购买,掀起了“郁金香狂热”Tulpenmanie。
由于郁金香生长缓慢,要3~7年才能开花,是一种难以短时间大量繁殖的植物,其培育速度无法赶上突然扩大的需求量。供不应求,因缺货而价格居高不下。市场机制引起价格大幅波动,激发了民众的贪婪和投机心理,他们对于栽培郁金香或是赏花并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哄抬价格取得利润。民众把家里面所有的财物如家畜、生财用的工具都拿去变卖换现,一掷千金,购进郁金香球茎,屯积居奇。据文书记载:“1636年,一棵价值三千荷兰盾的郁金香,可以交换八只肥猪、四只肥公牛、两吨奶油、一千磅乳酪、一个银制杯子、一包衣服、一张附有床垫的床外加一条船”,当时甚至有过一个高级品种的球茎交换了一座大宅邸的纪录。
由于投机盈利,郁金香狂热既引发热潮,也产生大量泡沫。有人负债累累,买进球茎,却找不到买家,无法偿还债务。然而,泡沫难以持久,当泡沫破裂时,价格暴跌,导致了市场一片混乱。许多人的财富一夜缩水,实业破产关门,倾家荡产,跳河自杀者屡见不鲜。泡沫瓦解引起的创痛,经久不愈,至今仍被人们谈论。
无独有偶,上世纪80-90年代,在中国的东北,也曾发生过一次类似事件。当时有东北人栽培兰花,通过杂交突变而产生了新的名贵品种,香艳芬芳。由于投机分子兴风作浪,于是在全国掀起了兰花热潮,一株兰花甚至可卖50万元之巨。随后不久泡沫破裂,使许多人倾家荡产,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