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勤于学习,善于自省,变教训为经验,从失误趋成功。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继往开来,谱写新章。巴郞身处环境、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之中,耳闻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笔录存之,欲与文友们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巴郎。《拾旧沙河梦》170。苦乐自知

(2025-10-14 01:58:35) 下一个

巴郎。《拾旧沙河梦》170。苦乐自知

巴郎长篇自传《巴郎旧事》第一部:《拾旧沙河梦》 

 

 ***** 梦牵少年时,拾荒百万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细清洗这两眼昏麻。

常忆起曾经少年英姿,转瞬间已过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难料变化,人生似炉铁反复锤打。

夕照驿道孑然归去客,回首来路依稀是旧家。

巴郎 记于20191205 - 20201218

 

 

170。苦乐自知

 

在家属楼上,还有一家至为重要、不可忽略的邻居,那就是幸书记家了。

幸书记一家4口,丈夫秦叔,2个女儿大妹儿幺妹儿。幸书记家主房与我家毗邻,中间隔着通往公共厨房的过道。主房与我家一样,也是两间房,30余平方的面积,内间有窗户开向厨房侧墙之外,可看见河坝老街远山近水风景,安着两张大床,作为卧室。外间也有窗户,开向厨房釆光,是作为两妹儿的活动场所。

除主房之外,幸家还有一间房,临街,隔着走廊与主房相对,其面积与曾妹儿家相似,约有近20平米。幸家将其放上书柜书案籐椅茶几等,布置为书房办公室。供幸书记在此看书读文件、思考工作、构思公司全盘计划和写作工作报告等。也经常有属下上门,交谈工作、验证进展、布置任务等,也都在此。为了方便,不影响家人歇息,甚至在靠里的角落,还摆放了一张单人床,用布帘隔开,供幸书记熬夜工作后,小憩之用。

 

幸书记个头不高,一米五几,微胖,眉眼普通,脸上已有皱纹,头发也有些稀疏,有点点谢顶。她不注重服饰,穿着随便,一件兰灰色女式列宁装外套,总是披在肩上,里面是素色毛线衣,罩在白衬衫外面,是当时流行的女性领导干部着装。文革旗手江青同志和付统帅夫人叶群同志,不穿军装时,也是这般打扮。但江叶身居高层,自有风度,着装出来自有人追捧赞美。而幸书记却逊色多了,她可能是从小操劳,面相看着要比年龄老,不到40岁,若在街上走,会被误认为是40多岁的街道干部大婶妈。

虽然形象不突出,在百货公司美女如云的地方,要比颜值,任拉一位出来,也会比幸书记好看。但幸书记并不自惭形秽,她并不与别人比先天条件,她有自己的处世为人方式。她是一个豪爽直率的人,风风火火的性格,办事单刀直入,干脆简单,毫不拖泥带水,直指存在问题的核心。她目光敏锐,能透过表象抓住实质,善于分析研究,破解主要矛盾。她也善于用人,量才施用,能耐下心来,对属下谆谆善诱,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同时也不主观,而是纳谏如流,倾听不同意见,择善而从。

 

她从前曾在县妇联和供销社工作过,也曾下放当过区委书记,这些工作繁琐复杂,涉及多方面人和事。作为领导,她并不高高在上,而是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走群众路线,善于发掘下属的才能,人尽其用。同时,也从大处着眼,作好规划,有远大目标,不冒进,而是率领干部群众,踏踏实实一步步去完成规划。在工作中,她是一个有心人,总是未雨稠寥,预作准备,所以,工作总是完成得好,政绩斐然。

幸书记工作热情似火,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妈妈和陈姨都在背后议论过,说幸书记是男才女身,巾帼不让须眉,女中豪杰,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女强人。她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不徇私舞弊。对待成绩,她表扬,对待错误,她批评,不假言词。

面对以前的造反派刺儿头,以及不服管理的刁顽职工,不论男女,她都直面相向,不苛言笑,清澈坦诚尖锐的目光,直视你的眼睛,刺入你的心窝。不管你怎么恨幸(音恨)书记,你都不得不承认她狠,是幸(音狠)书记。她的气势,她的不怒自威,迫使你不敢对视,心虚胆怯,只好嗫嚅认错。认错改正就好,她就事论事,不计前嫌,量才而用,总能做到使人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干好工作,只为能得到她的一句褒奖,一抹夸赞肯定的目光。

 

中国的传统习俗是“男主外女主内”,如今幸书记狂热于工作,没时间主内做家务,于是,家里一应事务,都只好由丈夫秦叔承担了。要不怎说:“一个女强人身后,总站着一个伟大的男人”。

其实,这句话只有部分正确。秦叔,与幸书记同岁,个子有1.85米高,在巴蜀人中,是罕见的高个,走在街上人流中,总有股鹤立鸡群之感。再加身材也很壮硕,给人以伟岸象座山的感觉。但也仅仅就是如此,丝毫与伟大沾不上边。秦叔,不但没有伟大之士的气概,而且恰恰相反,性格上,是个懦弱猥琐之男。

 

别看秦叔体格壮硕得象泰山人猿,但他的性格却是优柔寡断,绵软无主见的。说是无主见,也不尽然。平时邻里间交谈聊天,海阔天空,秦叔也总能应答得宜,说出自己的见解。偶尔与人争辩,甚至还能旁引博征,找出有力的佐证来,证实他的见解的正确性,试图说服对方。所以,说秦叔无主见,实在是有点冤枉他。当然,这只能是他那受人尊敬的夫人没在现场时方是如此。一旦幸书记在场,他的嘴就象贴了封条一样,一言不发。即使发言,也是嗫嗫嚅嚅,如蚊蝇声,听也听不清楚。

这倒不是说,幸书记总板着脸,不苛微笑,凶神恶煞,使秦叔见之生畏,象兔子碰见狐狸,躲之唯恐不及。要这么想,你就错了。虽说幸书记对秦叔说话,总是大声武气地,随意指使,但却从没听见当老婆的骂过老公,更不用说女方对男方施行家暴了。秦叔的态度,实质上说来,并不是害怕老婆,而是恭敬,是佩服,是五体投地心甘情愿地以老婆为主,自己为仆,力图做一个听老婆话的好男人。

 

说起来,幸秦俩人的这种立场态度,是源远流长的了。他俩本是同乡人,虽不同村但相隔不远。那时,乡里只有一所小学,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俩人竟然成了小学同学,而且上下学时还同路。一路行来,走过了6年小学,俩人同时升入区里初中,平时住校,周末放假时回家,也是一路同行,又是3年。总共总,俩人在一起跋涉过的路程,没有一万,也有大几千吧?

而且,这一路走下来,硬生生地将俩人,从流涕男崽总角幼女,出落成丰茂少年豆蒄妹儿。然而,虽说少年男女值此多梦年华,会情窦初开,对异性产生好奇。但也许由于他们俩人,十年厮磨,毕竟是太熟悉了,竟致初中毕业时,两人只是好朋友,无话不说,亲密信任,却从来没有产生过异样爱慕感情。

初中毕业后,幸妹儿即参加了革命,不久后就到县妇联当了干部。而秦哥儿就在乡场上,自己老爸开的日杂小店里当伙计。秦爹勤扒苦做,又讲信誉,行商绝无假冒伪劣,不欺诈乡邻,在乡场上生意不错,家境富裕。秦哥儿秉承父教,做事认真,踏实肯干,生意很是兴隆。后来公私合营,实施社会主义改造,秦爹把生意交出,自己洗手不干了,靠股份红利生活。从此,日杂小店成了社队企业,后又成为农村供销社的一部分,秦哥儿则从少东家,变成了拿工资吃饭的职工。

 

且说秦哥儿那时,20岁出头,人长得高大魁伟,面相英俊,人又有知识文化,益发显得端庄文雅,玉树临风,不用说,是乡场上诸多少女的追求对象,梦中情人。不久,他就与场上一个漂亮姑娘坠入爱河,出双入对,很快就进展到谈婚论嫁阶段。

当幸妹儿收到秦哥儿结婚请贴时,突然地,触动了她心中一根弦。一连多天,她茶饭不思,夜难成眠,焦虑莫名,终于,她体会到,她对秦哥儿,是怀有深情的。这深情,不是兄妹情,也不是朋友情,是异性的相吸引,相爱慕的感情,是想独自占有对方,想与对方相濡以沫生死相共终生不渝的那份真情。

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深爱着秦哥儿,幸妹儿向单位请了假,走了3天山路,回到乡场。她找到秦家,当着大家,宣布了与秦哥儿的爱情,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将他们相恋的时日往前推了十年,即刚上小学之时的一见钟情,并言之凿凿,有小学老师和校长做证。

这样,她幸妹儿和秦哥儿,自小青梅竹马,是两小无猜,日久生情,经历了十年的风雨考验,情深意厚。她拉着秦哥儿,去秦哥儿的现女友家,严正地要求退婚。并话里话外隐隐指责现女友是第三者,明知秦哥儿爱着幸妹儿,却突然插一杠子,横刀夺爱,人品欠缺,道德有亏。现女友家看见幸妹儿是政府的人,民不敢与官斗,只好忍气吞声,背了恶名,含泪与秦哥儿分了手。

 

秦哥儿性格优柔绵软,看见幸妹儿如此行事,一时之间,竟找不出什么堂皇的理由来对抗和拒绝幸妹儿,只能俯首贴耳唯唯喏喏的跟在幸妹儿屁股后面,颠颠地被幸妹儿牵着往前走。

多年之后,有时邻居间话赶话,聊到此处,会嘲讽其是“家庭妇男”“气管炎”(妻管严)。这时,秦哥儿会红着脸辩解,说这么做不是因为畏惧幸妹儿当时的大胆泼辣,坤纲独断,而是心里委实存在着一丝念想,与幸妹儿共结连理的愿望,剪不断理还乱。

虽说男女个头相差太大,秦哥儿要高幸妹儿一头,外表不般配,恰如沃土上耸长了一株毛茅草。但人不能光看相貌,主要还得看心灵美不是?秦哥儿相貌堂堂,幸妹儿才华横溢,这才是男欢女爱,珠连壁合。简单点说就是,幸妹儿的才干,引起秦哥儿欣赏,自叹不如,产生敬畏爱戴之情,不耻居下,甘当裙边之臣。

幸妹儿工作的县妇联,是县里各级领导的夫人聚集之处。这些夫人看见小姐妹有胆有识,竟然虎口夺人,成就了自身好事,无不纷纷称奇。因此,夫人们主动关照,愿助小姐妹一臂之力。幸秦喜结良缘后,在夫人们襄助之下,争取到一个招工名额。将秦哥儿从乡场调到县城,使他从集体事业合同工,成为县属某局里的职员。脱离农村,跳出农门,转成正式城镇户口,吃上供应粮。

幸妹儿秦哥儿,经此一波三折,终于在县城花好月圆,安家立业。

巴郎 记于20201002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