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螺丝》巴郎
何叔是万县市某厂的工人,30多岁,很文雅个人,中等个子,跟陈姨一样高矮,衣服穿在身上,伸抖整洁,恰到好处,却是象个知识分子。那时从沙河子到万县市,有上10里路,还没有公交车,大多数人全靠走路,要1个多小时。何叔全靠一辆“飞鸽”牌自行车,还是凭人情从楼下五金公司买的,作为他上下班的代步,却是快捷许多,单边只需20分钟左右。
何叔家解放前家境不错,介于资本家和小业主之间,解放后公私合营,方才将产业交给国家集体,自身开始劳动改造,自食其力。这样家庭,自然重视教育,50年代,愿意花钱送孩子读书,直到大专。毕业后,本应去当技师或技术员,却因家庭成份不好,被分配到市里一个化工厂当工人。他也沒叹命蹇运乖,看得开朗,党叫干啥就干啥,做好革命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立足本职,踏实肯干,他与同事们一道,设计创新,优化流程,开发新品,倒是为厂子的发展尽过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