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勤于学习,善于自省,变教训为经验,从失误趋成功。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继往开来,谱写新章。巴郞身处环境、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之中,耳闻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笔录存之,欲与文友们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巴郞笔谈》017:有教无类

(2024-05-19 00:48:55) 下一个

《巴郞笔谈》017:有教无类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教育,古往今来,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

 

中国崇尚儒教,孔孟之道敬奉“天地君亲师”,力行“仁义礼智信”,指点人们“修身齐家”,注重个人修养,孝悌父母关爱家人睦邻好友克己为人,然后方可去“治国平天下”。

 

人民中国成立后,尝试教育改革,倡导“德智体”并重。着眼点在培养品德高尚知书明理健康快乐的劳动者,提升整体的文化修养素质,胜任社会主义社会的职业需求。

 

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教育不再面向普罗大众,不再是“有教无类”,学校教育外,家长们受到蛊惑,争先恐后地送孩子去各类补习班课外辅导等,力图使受教育者要与众不同,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将愚童造就出精英。

 

精英不同凡响,耀宗光祖,能为祖坟多添一缕青烟。但就社会而言,对精英的需求毕竟有限,金字塔的底座,到底还是由无数普罗大众筑成,只有基础牢固,金字塔才能筑得更高,而精英,也才有用武之地。不然,精英过多,供过于求,成了白菜价,名校博硕生,争抢着去小学幼儿园就教,岂不是成了笑话?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1100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