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创新真的不易,善待技术创新者

(2024-01-17 01:07:15) 下一个

创新,创新,创新…

近几年来大家都在讲创新,但中国的创新或创新的产品对技术的推动确有点一地鸡毛的感觉,我们现在已经有超过美国数量的500强企业,在市值排行榜的前10(自宫前)也有几个中国企业,但在技术领域确少有对世界科技有贡献的企业(除大疆等个别外),这和80年代日本美国之争有极大的差别,那时候日本有sony,日立,三菱,丰田等众多在科技产品领域全球都能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发明了众多全球第一个技术产品。

为何我们的创新企业这么难呢?在几个头部企业的多重经历让我认识到我们的创新之路是非常艰难的。国外的高技术企业,远点的Motorola、解体前的AT&T,施乐,Intel,microsoft,google,近的telsa,facbook等在那个时代都活的不错啊!每个公司都在各自的领域有独创或创新的技术, 其产品对整个世界有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创新不能说一点没有,但你细究一下有哪些?屠呦呦有,但她至今还不是学部委员呢,而且这个治疟疾药的生产企业也没变全球有名的药企。我个人认为最重要原因是中国政府所支持的创新往往是对海外技术及产品的消化及改造,比如半导体,电动汽车、手机等,这些技术、产品或业务模式都是在海外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企业要做的是消化技术,变成自主产品在国内销售,依靠本地化或性价比占领全球市场。中国做这些产出和成功后的风险相对是较小的,这类创新所需要做的是反向工程做突破,目的是降低进口的成本,所以只要消化吸收海外已研发成功的技术产品,其技术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比如建国后两弹一星,北斗,高铁等技术的研发。这些替代型创新没有方向性问题,而且是后发进入,所以企业一般都需要大手笔的资金科研或生产投入,如果投入和资金成本是国家的,后期运营就不是那么大的问题。最大的风险是投入产出效率比较低,没有先发定价和市场领先优势,注定收益不会如海外的高科技企业那么高, 有些甚至是亏损的。第二大风险是研发或生产部门可能找不到好的实现方法,这在半导体生产,传统汽车制造领域非常普遍,说白了就是知其因而不知为,实现不了技术突破。最后一个新问题是替代型产品生产成本问题,可能因没有销售通路或产品的生产成本与海外竞品价格没有优势,这个在软件和芯片领域非常突出, 这导致前期投入没有回报,企业亏损落入尴尬境地。因为没有性价比优势在市场经济中没有立脚之本的。这在我们人力高企的部分行业比较普遍,比如半导体生产和软件开发这2个人工成本高企的行业与海外比没啥成本优势,其他行业再看10年就未必了有人力成本优势了。疫情发生以来的疫苗及药品研究证明了这点,几乎同时国外和国内的医疗企业都投入到了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究,按中国新闻媒体的说法,所有技术方向都有投入,但实际的产出可以看到:实际的投入方向还是传统的灭活疫苗技术路线,用了1年多的时间。但海外的疫苗研发周期表明疫苗的最快开发速度是4年 (默克的腮腺炎疫苗,Previously, the fastest vaccine to go from development to deployment was the mumps vaccine in the 1960s, which took about four years.)按西方的研发周期和测试时间是不太可能,最后看到他们走了新的mRNA技术路线,所以应该做了很多取舍。海外的研发机构也知道这个研发周期是拖不起的,需要确定了新的技术方向,美国莫德纳(Moderna)和德国BioNTech公司走了新的mRNA技术路线。中国的医疗企业也许也提出过这个,但按传统审批流程要说明可行性和预期效果确实很难,之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在实际的使用中,大量数据证明了mRNA的辉瑞疫苗和莫德纳疫苗在保护率和防重症、死亡方面完胜灭活疫苗,但有意思的是复星医药先于辉瑞拿到了BioNTech在大中华区的授权并生产了,但却没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只能卖给香港和台湾去使用。

为何我们的创新目的只是替代进口呢?只为了减少对国外龙头企业的依赖吗?为何我们这点和国外的创新企业出发点是不同的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可能和我们的制度有很大关系,大家可以发现重特大技术投入大部分是国家做政策制定和投入,这块落地和实施很多也要以国企背景企业为主,比如好多年前汽车制造(2,30是年前汽车制造绝对能算是高科技领域)都是国企和合资企业主导的,民企连资质和牌照都没有,这和西方的市场经济和风险投资方向是不同的。这块前苏联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样板,当你以国家为主制定产业和创新政策的时候需要找一个比较稳妥并可参照方向,如果凭一个想象或不清晰的技术原型做巨额的投入决策那失败的风险是很大的,这对国家投入为主的技术投资是不合理的。比如前苏联在电子化方面的研究方向是电子管和晶体管,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方向已经开始向走向芯片集成了,前苏联研究方向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子管和晶体管已经被证明可用,需要做的是产品化,而芯片是一个新的,还没有被市场证明,只是看上去比较美好,所以苏联人理所当然的不投。所以在颠覆性技术出现前景或明或暗时候往往不被国家主导投入看重。同样,日本一些行业在90年代开始陨落也是这个原因,没有看到新的技术方向还在朝旧有的技术做投入。

国家不投颠覆性技术的另一个原因是现在有很多领域也证明很多新技术或产品不一定有市场前景或产品的可替代性,比如柔宇科技做的折叠屏技术到了,但那么多年也没被市场完全接受,企业自身经营也受到挫折。所以创新的失败几率是相当高的,这个工作理所当然应该由风投来承担,由企业做风险判断,Motorola搞无线电通讯和手机时候全球还没一个产品参照物,只有无线电的原理在那; Intel和MS做PC时候是没有x86指令集和DOS操作系统的,只是计算机理论在,而且那时候的竞品其实有好几个(当时做PC有好几家公司,IBM PC也是后来者); Google做Android,Linux做开源时候大家都认为OS应该都是封闭的,靠license收费。因为有风投和开放的环境导致他们愿意去冒险并做创新的尝试。这些例子很多,所以创新应由企业和风投主导,国家扶植模式,但我们政府确是倒而行之。所以现在在电动汽车领域国内领先的大多是诸如比亚迪,理想等民企,国营企业反而是陪跑者。

创新成功与否其实与技术人员有很大的关系,商业成功与否与企业家有很大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但技术创新其实更难,所以海外很多创新性企业家其实都是技术人员出身,他们对技术的把控是他们能成功的关键。这几年中国有很大改观,现在成功的企业越来越多的是技术人员出身,比如大疆,腾讯,百度等,但之前更多的是商人。最近看了联想内部人写的联想发迹的书,主要讲联想发迹时候的故事,矛盾的焦点是倪光南和柳传志之间的事情,其实倪光南对联想的技术贡献是很大的,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联想汉卡开发之外,其实他还支持做了联想PC的286,386,486,586主板,现在大家认为主板不是那么高科技,但那时候没有通用主板芯片,BUS总线,主板芯片和接口都要自己设计,还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那时候大陆的PC厂家还没有自主设计能力,只有台湾和美资企业有,所以引入时间相比海外产品要晚半年,联想自主做主板和主机设计和生产拿到了半年的时间差。除此以外,倪还利用汉卡和PC技术做了激光打印机的汉卡板,可以适配HP打印机以及量非常大的ASIC芯片组,甚至还做出2000门的程控交换机并一单就卖了100多万,把本先拿回来了,这些都帮联想赚了不少钱而且在那个时代算是技术比较靠前的企业,为何没有坚持呢?一个重要原因是PC销售在那个时代每年以百分比2-3位数的增长,做PC销售更赚钱并且量更大,而那时候销售型企业更容易获得成功。作为商人的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走了贸工,而且现在披露的信息看没有留股份给技术人员,这也导致联想离技越来越远的原因。话说回来,创新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但中国很多成功的企业更多的关注在商业模式上,道理很简单:那样更容易存活或赚钱。比如淘宝的成功离不开它的交易方式创新,这帮助它打败了易趣和其他商家,那时候在信用卡和信用体系不健全情况下需要有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交易模式,它借鉴了外贸的信用证交易流程,这和马云早期做阿里巴巴外贸业务有关系,因为他和他那个行业的人都知道这个秘密,只是没人用在中国内贸和ToC业务,大部分人只是不知道而已。商业模式创新面临一个最大的难关是抄袭者众多而且门槛颇低。过去20年每过几年都会碰到xx大战,比如团购大战,外卖大战,卖菜大战、药酒大战、净水器大战等等,最后经过激烈的拼杀只存活下几个胜利者做行业的资源整合。之所以那么多竞争者主要还是进入门槛低,拼人力和系统的多。国外企业也有类似经历,但你很少听到操作系统大战、芯片制造大战的话题,这些企业有一个天然优势,高科技企业数量稀少,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就几个竞争对手,没有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技术创新或技术路线上的方向上就面临比商业竞争更大的挑战,我们现在很多企业都受困于这个导致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一筹莫展。完全没有方向。

在中国做企业成功的往往除了特上游资源垄断型或牌照企业外,量大型企业在市场往往更能占据主导地位,几乎所有行业都是这样,互联网企业能成功的都是靠量大的ToC,王兴说中国下一个商机是ToB行业,会出现类似MS,oracle,AWS等一大批世界级的商业企业,但即使阿里云以ToB为销售对象的企业也活的不尽人如意,电动汽车还在战国时期,后面几家的销量和特斯拉一家差不多,和当初传统汽车制造一个情形,中国制造行业是典型拼量的行业。这个特点决定了创新企业不能在量上有快速突破,只考虑质量等其他因素就只有死路一条,这已经形成一个规律了,而量和性价比有直接关系,最后结果你应该就知道了。而高端面向ToB企业就面临量不是那么大,比如ASML一年就生产几台,高端的小型机或8CPU以上的服务器一年就几千台的量,这些行业研发和生产成本都要平摊到销售身上,这也决定了我们创新企业在这些量上难突破的企业会生活的非常艰难。

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往往与国家在基础研究上的突破有很大关系,根据有记载的统计,中国大陆对基础研究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最低的,仅为5-6%,意大利和法国在2017年的基础研究占所有研发支出中是最高的,占25%,(投入比例高,但量小)美国的比例在2007-2016的十年平均为17.3%(因为体量和基数较大,所以投入也最多),韩国和英国的比率与之大致相当,日本的比例非常稳定,在13%左右,中国台湾的比例在2003年达到11.7%的峰值,之后持续下跌,在2016年降至8.2%,2017年中国基础研究存量资本估计为560亿美元,不足美国的8%(7230亿美元)*(摘自《天塌不下来-中美贸易战及未来经济关系》  刘遵義著)

物理学和化学是基础学科中最重要的2个主要学科,支撑了人类科技基础学科的发展,我们以诺贝尔奖累积获奖作为比较,中国在1957年由杨政宁和李政道获得物理学奖,屠呦呦于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学奖,现在为止只有3个人。当然美国也不是天生是冠军,在1901-2018年间物理学方面一共授予了210位科学家,在1947年前德国是是累积获奖最多的,之后被英国超越,美国直到1960年才超过英国,霸上冠军也只有62年。同样,1901-2018年间化学奖一共授予了181个科学家,德国人的优势一直维持到1981年,之后才有美国人保持,美国人是在1946年超过法国,1951-1967年与英国并驾齐驱,时至今日才保持了41年冠军,从中可以看出西欧在化学科技领域有雄厚的基础。就目前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和历史来看,在数量上超越至少要50年以上。给大家一个对标,美国在1907年才获得物理学奖,但累积获奖人数要超越德国要到1955年,超越英国要到1960年,之间用了53年,这还是英德经历了一战二战后痛苦经历的结果。(摘自《天塌不下来-中美贸易战及未来经济关系》  刘遵義著)

最近网上看了一些资料发现中国近30年在全球竞争中迅速拉近差距的主要集中在电子相关行业,比如PC,手机、软件、互联网产业等。经过40多年建设初期最想超越的汽车,重工业制造等行业只在中国做替代部分成功,但离走入海外,变成全球品牌还相去胜远。一般一个创业企业发迹始于一个小的技术突破或对一个新技术的掌握,这块短期内对老的行业和产品有一定的优势,可能是性能上或成本上的,但在中国有一个特麻烦,美国等发达国家较少碰到的问题,中国买家很难接受一个高溢价的产品,除非是无法替代或性命攸关的商品。业界通俗的说法是你要有性价比,大白话是你要比别人便宜,这是比较让人伤透脑筋的话题。早先的oracle,microsoft,intel,AWS kindle等老牌企业我们不多说,新兴的企业特斯拉汽车、facebook,adobe,AWS等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或手续费其实都不低。Tesla就他的制造品质比BBA要差很多,但价格确很接近,比国产的中低端的电动车也要贵不少。即使比较传统行业,比如银行,再传统不过的行业,国外的发达国家银行的手续费都高于国内,随便一个汇款的托收费都要10美元,paypal也收不少手续费,但他们都能接受。说白了国内的科技企业的产品卖不上价格,只有靠量才可能活的好,而我们很多企业的限于国内体制,大部分的销售对象都是国企为主的政府机关,你只有做到比竞品更便宜才能采购入围。这也是不看好国内做ToB企业的原因,他们不具有投资价值。这也是为何大家都比较喜欢toC的行业,比如腾讯,阿里,百度等能盈利的原因,而靠ToB的行业则在苦苦挣扎。因为投资的关系看了一下科创板和深圳创业板的股票,发现上市3年后等到员工持股可以兑现的时候基本都跌破IPO的价格,这对以创新和成长性为目标的股市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感觉有新一轮割韭菜的感觉。国外政府,企业或风投所支持的创新是和我们有一些不同,你看到外电报道美国政府的云计算采购项目,AWS,Azure和oracle拼的比较凶,都在数亿美元,甚至上了10亿美元就不难理解了。我说了解的初创企业,他们政府旗下的基金除了有初始投资外,在营收上是直接给业务的,我了解的一个大数据初创企业成立7年,CIA的一个单子就占他们的50%营收,palantir今年上市了,它政府业务一直占40%以上,足以养活他基础研发,这也是这些企业有生命力的地方之一。我看牙时候牙医和我说:”我们这有几种材料你可以选,国产的,韩国的,日本的,德国的和瑞士的,你要哪种?国产我们不太敢用,怕出问题你找我们麻烦.” 瑞士的补牙材料是韩国的10多倍,是德国的1倍多,德国的是韩国近6倍,那时候给我整晕乎了,天真的问质量咋样?他说他说不好,因为因为你要用几十年,不敢保证的,最后只能选一个最贵的,买个心里安慰。

中国企业如何才能走向创新?

技术或行业的创新很多情况有一定的偶然性,开始的颠覆者通过一个充分掌握的技术奠定行业的护城河,再逐步树立一个行业或公司,这也决定了靠国家的计划往往是办不到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创新在哪,那也就无从做计划。国家需要的是对创新的IP保护和市场的开放。Tesla刚做电动汽车时候并不被人看好,而且汽车制造对资金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很高,它从年产2w辆到50w辆经历了8年,一开始的时候车卖的贼贵,到现在它的价格也是豪车的入门价位但内饰和配置确简单了很多,所以它起步时候不是那么好。但它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和参照物:创新首先需要定义好一个目标和需求,给出一个明确的问题并让科学家或企业家来解决。新兴行业创业者往往是要解决的一个明确的问题,比如LED灯泡发明是因为想解决电到光的能耗问题,原先的原理因为发热把能源消耗过多导致产生光的损耗太高,但那时候LED还不能完整的生产出红黄蓝三色发出白色光,这需要科学家加强基础研究来解决。同样电动汽车要解决电池管理和效率问题,人类用油气是因为能量密度高,在tesla成功前,我们电动车的续航一直不行,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油车,但国产化油气车搞了30年也没赶上传统企业,tesla给了一个新的方向,经过几年的研究把续航问题基本解决了。所以创新需要先立题,再由企业和工程师解决而不需要计划解决路径。

在中国的创新分2类,一类是国产化,复制国外技术或产品减少对外国的依赖,这类创新是老外对我们最嗤之以鼻的“创新”,道理非常简单,我们只想着反向工程去实现别人已有的技术并实现量产扩大化,也就是媒体所说的中国工程能力,因为这个对整个人类的科技进步不是那么大。对科技人员来说复制和实现国外已有的产品其实是反向工程和工业化问题,这类企业是沿海外成功公司做反向”抄袭”实现市场发展,他们是否能突破外方的市场壁垒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如果只是在国内市场打转转那基本会半死不活的境地。这不得不说我熟知的2个startup公司,一个是基于开源社区代码做大数据平台,现在转变成一个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库提供商,并借现在已经炒过热的AI概念;另一个startup先期掌握了一个核心算法能实现SSD固态硬盘制造。第一个startup因为在初始阶段先他人之先掌握了开源代码并知道其中的弊端,有针对性的做了优化并用其他的开源平台做了堆砌实现商业化用途,所以从出生起面临2个绕不过去的槛:开源平台日渐被大家接受,熟知的人和公司会变多,并且开源社区发展永远比商业公司快,因为开源的开发者数量是商业公司无法竞争的。你的独特性和性能优势会日渐被超越,你如何面对这些竞争对象?第二个问题是在中国因为法律限制,我们可以号称自主产权并掌握核心科技,卖商业软件的价格,但在发达国家,因为法律体系比较严苛,基于开源平台的你只能收取服务费,这也导致走出国门的难度异常的大,否则面临巨多的法律诉讼风险。局限于国内销售就面临我前面所说的问题,软件在国内的甲方眼里是不值钱的,从华为的高斯,fusioninsight, 阿里的odps,oceanbase,国产的MPP数据库没有一个不在亏损的边缘挣扎。另一个初创企业比大数据公司的境地要好很多,但也面临巨大的风险,因为frash芯片不掌握,成本非常依赖上游厂家,类似电动车成本非常依赖电池供应商一个道理,而海外强力竞争对手都是芯片和成品一体的厂商,虽然性能和价格不太行,但好在定价权在手,所以不是太看得上中国的小竞争对手,从国际化角度看,它在海外的销售已经做的非常出色了,但体量小也没能撼动国际大厂的垄断地位。所以这类国产化类创新企业是否能借上市契机转型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这些创新属于小步改良,目标还是替代海外技术,我们很多上市企业属于这种类型,循环割韭菜节奏。同样在特斯拉成功后,很多中国的新能源车厂一窝蜂的进入这个行业,整个市场进入高度竞争,你发现你的先机已经失去了。最近看了比亚迪和一些车厂的财务报告,2000多亿的收入的利润才30多亿,而且其中还包括政府的税收补贴和返还,这样的利润率是不足以支持长期的研发投入的。宁德时代2022年半年的1130亿的营业额的利润才81.68亿,这个利润率要电池大幅度再降价是很难得。

另一类是真正的创新企业,开发的技术是之前没有的,比如真正的创新药,中科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等,这类创新是真正开创全新领域的创新,值得鼓励和投入。只是可惜的是这类创新成功概率在个位数甚至更少。我们国内很多大厂其实是有心做这些的,政府可能不需要投资,在税收方面做些抵扣或支持就是最大的支持,政府在实际支持上乏善可陈,2021年国家取消对几个互联网大厂的软件的税收优惠,这间接的也打消了他们做基础研究的热情。最研发和研究其实很累人的,而且需要养很多“闲人”,研发和leader要看大量的资料和论文,这会占用他们的大量时间,这些背后工作往往在领导眼里是磨洋工和无用功之说。

创新除了物质经济投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开放和公平的环境,随着苏联的解体,历史开始以真实的面目体现在众人面前,从中我们知道苏联在建国后科技方面进步是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的,因为那时候西方被经济危机搞得缺钱,所以输出了很多制造和加工技术,特别是重工业方面,那时候苏联斯大林时期卖了很多珍宝,特别是古油画,很多冬宫的艺术品就此流落到美国,你去Washington DC国家美术馆可以看到这些沙俄时期的东宫收藏。之后落后一个因素是科技管理制度问题,另一个很大程度是技术封锁导致的,美国西方为主的技术封锁和禁运给他们造成很多麻烦。大家知道美国的隐形战斗机F117开始的原理是从苏联的一个工程师论文得到启发的,但那时候苏联的电子控制系统落后,没法让外形怪异飞机具备飞行升空条件,这需要通过复杂的控制系统来实现飞行,但美国的工程师没有这个问题,他们基础研发和电子装置的领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样现在科技是全球相通的,但我们的防火墙把很多有用的信息都屏蔽了。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在互联网竞争时代,你们发现中国这个行业和海外的技术壁垒是相对比较接近的,往往海外一个新的技术或理念出现,国内在3-6个月内一定有人做复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厂商的领导者都有办法“翻墙”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才能先知先觉的去实现复制,这些并不是自己“想”出来的,google-baidu,AWS-aliyun,FB-Whatapp-微信…,但他们毕竟是少数人。

对工程师而言,除了信息闭塞外,另一个头痛之处是国内“抄袭”和IP保护问题,这个问题大家应该深有体会,不想多讲,只说一点,如果有大厂用到你的创新,千万不要去大厂的所在地区打官司,你看看腾讯在深圳,阿里在杭州,京东在北京的诉讼胜诉率就知道了。反过来你也要同情一下外企,他们在中国和国内企业打官司也是痛苦的很,你不相信你看看apple在中国交的和解金额就会觉得肉痛的很。同样,海外也有同样情况,你看看小米,oppo等在印度和其他销售国家交的钱就知道了。

 

企业能否通过创新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家,这点我要表达一下和媒体不同的观点,最近网络黑柳传志,马云比较多,柳在改制中没有照顾技术人员并个人拿的太多了确实是事实,而且在技术前景不明朗前提下他没有看到PC的没落,选择了做大并收购了IBM x86销售和生产体系。但lenovo毕竟是现在所有PC品牌中除了台湾企业唯一在全球都有销售的企业,全球的销售,生产,运维体系也是IBM花了很多资金和人力建立起来的,这点lenovo能传承下来,17年下来能保持全球前3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果你不理解,你自问一下国内还有哪个企业花了这么多钱收购了那么大块业务17年下来还能健康的活着?至于高管拿钱多是企业自己的问题。这说明一点,企业成功非常依赖企业家的进取心,这点是毋容置疑的,有些穷国一直起不来很重要原因是他们连被企业“剥削”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说一下公平竞争问题,其实78年改革开放后的40年是一个国家开放竞争的时代,现在除了国企主导的几个行业都是充分竞争,现在大家认为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但80年代前中国的市场并不是统一的市场,是地域分割非常厉害的地方经济,地域间的交易非常依赖关系和条子,并不是市场经济,经过40年建设终于打破了这个地方保护主义。因为只有竞争压力才能激发底层企业做变革实现超越,只有大市场才能实现商品的高效流通,外企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鲶鱼,之前个别新能源汽车骗补新闻出来后大家发现也没啥好办法,因为有些是国资的,你拿他们也没啥好办法,罚钱他们也不心疼。但特斯拉国内建完厂你就发现不一样了,它顶配车型是拿不到补贴的,媒体黑一直没停过,但2021年的销量明显和第二名拉开一个数量级(特斯拉936172辆,比亚迪 593745辆,广汽 123660辆… 摘录: https://new.qq.com/omn/20220107/20220107A07ZNL00.html)。如果没有这个鲶鱼消费者要被落后者蒙蔽多少年?

       再说一个和疫情有关的技术创新问题,我们核酸检查需要去医院或定点地方,排队真是一个头疼问题,这还有一个交叉感染潜在风险,而且检测等候时间长。美国现在一天要几十万到100w呢,我很好奇他们咋整的,排队测出来的吗?因为家里人在那这几天中招了,就微信问他了,他说到处都有卖测试盒的,可以自测或弄完鼻屎寄过去,发过来照片发现测试盒非常简单,和验孕一样,鼻子黏贴棒,弄完和测试剂混合一下,看一下2条线几分钟就知道结果了,还有二维码上传汇报结果,价格也就10-20多美元,对中国中产还能接受,如果这个引进国内多好,全员核酸检测是不是就不用大规模排队了?以中国的生产能力引进的话,价格几十元也可以做到。但不知为何,我们现在还没有。另外疫苗和特效药我们还依赖国产的,如果能引进,让市场去说话,让消费者和患者去选择并竞争难道不好吗?在疫苗研制上中外的科学家们在创新和时间竞赛上也展现出不同,中国通过一年的研发最后拿出来的是传统的灭活疫苗,查看灭活疫苗的历史可以看到,最短的研发时间是默沙东腮腺炎疫苗,花费了约4年时间

创新不易,但成功只眷恋那些孜孜不倦者,但运气更重要。

 

*码字不易,如要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本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魅力野花 回复 悄悄话 文章太长,像人民日报社论, 或者习大大人民大会堂发言。
道理就一点: 不革新就自生自灭。
mm6799 回复 悄悄话 中国有新冠测试盒,药房有卖,比美国便宜
现在有些成功的私企民企也有 "国风投"的股份。
同意支持博主观点:善待技术创新者
ahniu 回复 悄悄话 善待创新者是对人的尊重。
农民看人是牲口,人口。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没有私有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