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小说《太门西》连载203:第68章:大江北渡(2)

(2024-07-12 18:42:24) 下一个

长篇小说《太门西》:山上长弓 著

第68章:大江北渡(2)

有些人之间有一种天然亲和力,太门西和林仁肇两人一见面就对路子。两人都是敢说敢干的主,而且一点不装模作样。你想想还有哪个朝廷大臣敢像林仁肇这样教唆别人当土匪?又有那个人像太门西这样敢把金陵城搞得天翻地覆?这两人真的是臭味相投。

不过太门西答应此事并不是为国为民,也不是效忠朝廷,一个天天想杀他的朝廷有什么值得效忠的?他是怕历史乱了套。赵匡胤占领南唐应该是几年以后的事,但看宋军蠢蠢欲动的样子,他真有点担心宋军会提前打过江来,那么就真的改变历史了。他曾告诫过自己,不能让历史走偏了,现在这种事正在发生,他必须阻止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不能给宋军渡江南下的机会,要把宋军攻打南唐的时间推后几年,否则历史改变,一千年后还有没有他这个人都难说。

就这样,林仁肇和太门西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联手,悄悄制定了一套攻宋计划,就连参与的将士都不知道。

三个月后,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三万南唐军整装待发,江边排列着五百艘战船,整个行动都是在秘密中进行,朝廷根本不知道,将士们也以为是在训练。

五百战舰悄悄向江对岸驶去,在江上绵延数里,但却几乎没有声响,也无一丝灯光,完全在黑暗中行进。

为了今夜,太门西操练了几个月,他是那种特别注重训练的人,任何重大行动都要反复训练,这次渡江行动已经练得驾轻就熟。

船到了江心,众人以为要打回头,平时操练都是这样的,但这次主帅没有下令回头,船继续往对岸行驶。

众人觉得不对劲,但又不敢违令。太门西军令极严,将士必须绝对服从命令,否则军法处置,严惩不贷。

逐渐的已经可以看见对岸的战船,众人这才明白今天要来真的了,顿时紧张了起来,但这个时候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有全力一拼了。

太门西这样做也是不得已,此事只要透露一点风声,国主肯定要阻止。这件事他和林仁肇都担了大风险,把全部身家都堵上了,不能中途而废,更是只能胜不能负。

宋军做梦也没想到南唐军会攻打过来。在宋军官兵的心目中,南唐是挨打的对象,南唐国主年年进贡,乞求大宋皇帝不要打他们,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主动挑衅。所以完全没有设防,安心睡大觉,当发现敌情时已经晚了,南唐的战船已经近在眼前。

宋军有人起夜,迷糊中看见江面上一片黑云压过来,揉揉眼睛仔细一看,吓得尿憋了回去。

这家伙歇斯底里的大喊:“不好了!唐军打过来了!唐军的船冲过来了!”

是时候了!太门西下令全速冲击。

一声炮响,信号弹飞上天空,所有的战船点亮火把,拉满风帆,全力划桨,对着宋军战船冲过去。

站在船头的南唐士兵手上拿着绳勾,船一靠近宋军的战船,就把绳勾扔出去,勾住对方的船,飞跃而过,跳上敌船。

宋军从睡梦中惊醒,匆忙爬起来往外一看,江面上延绵数里敌军的战船,船上的火把照亮了江面,敌军喊杀声震天,跃上船就开杀。

南唐军有备而来,而宋军则连衣服裤子都来不及穿,大部分人被堵在船舱,一部分人冲出来,不是被杀就是跳水,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顺利控制敌船后,太门西把船上的事交给水军,自己带着陆军冲上岸,直接杀进敌军的营帐。

宋军匆忙迎敌,群龙无首,慌乱中被杀得狼狈逃窜,南唐军很快夺取了宋军江北大营。

太门西的估计不错,宋军部署的兵力并不多,只有几万人,大多是新征招的水军,正在训练和造船。宋军的这些新兵蛋子根本就不是训练有素的南唐军的对手。

这次渡江在金陵与镇江之间,江北宋军有两个临江战略要塞,扬子县城和瓜洲镇。扬子城是长江上一个重要的货转中心,瓜洲镇位于运河的长江入口处,是个著名的千年古渡。

瓜洲镇在扬子城下游四十里处,两城相距不远,成掎角扼守长江,控制大江的咽喉要冲。如果北宋失去这两座城池,北宋水军将失去依托。除此之外,这两座城镇还是扬州城的门户,一旦丢失,扬州城将无屏障,南唐军半天即可兵临城下。

击溃宋军江北大营后,太门西派出两路兵马,各一万人,由丹妃和红叶分别带领去攻打爪洲镇和扬子城,他留下一万人收拾战场。

红叶是个风风火火的人,她带着五百铁骑先行,让大部队随后跟来,太门西不明白红叶为何如此安排,仅靠五百人如何能攻下扬子城?但他没有问,既然让红叶独自带兵,就不应该干涉,放手让她干。他相信红叶,这丫头有办法攻下扬子城。

红叶带着五百铁骑快马加鞭,追上了逃向扬子城的宋军。但她并没有停下来厮杀,而是高喊让路,从宋军中穿梭而过,搞得宋军摸不着头脑。

一路上都是宋军逃兵,红叶穿过一波又一波,马不停蹄,最后终于冲到逃兵最前面,提前到达扬子城。

在扬子城外一片树林里,红叶命令铁甲军下马,脱下盔甲和戎装,留下几人看管,其他人伏身藏在进城的大道旁边。

不久后宋军逃兵赶到,在城门下与扬子城守军说了半天,守军确认是宋军逃兵以后,打开城开放他们进去。

逃兵陆续赶来,红叶和五百手下混入宋军逃兵。大黑夜的,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们,他们顺利的混进城内。

宋军逃兵还没有全部进城,南唐大队人马追到了。从城墙上看,一大片火把,密密麻麻,铺天盖地的扑过来。

扬子城守将下令关闭城门,准备迎战,也不管还那些没有进城的宋军逃兵了。

红叶和她的五百兵早就藏身在城门附近,等待时机。红叶见机会到了,带领五百人一涌而上,很快就控制了城门。

这时南唐的追兵正好冲到,风驰电掣,直接冲进城,没有任何阻挡停顿,一切顺利。

扬子的守军只有几千人,一万南唐军冲入城中,宋军根本无法阻挡。

宋军见城已被攻破,大军入城,知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便放弃抵抗,打开其它几个城门,狼狈逃窜而去。气红叶轻易而举的夺取了扬子城。

就在红叶攻打扬子城的同时,丹妃也带着一万兵马赶到瓜洲镇,瓜洲镇虽然只是一个镇,但规模不小,也有城墙。作为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瓜洲是漕运和盐运要冲,也是宋军江北大营的辎重营所在。

宋军在军事部署上犯了一个错误,宋军没想到南唐会进犯,在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却没有布置多少防备兵力,驻扎的几乎都是辎重部队,人虽不少,但却没有多少战斗力,丹妃的一万大军轻松的就拿下了瓜洲镇。

天刚发亮,所有的战斗都结束了,南唐军击溃了北宋水军大营,占领了扬子城和瓜洲镇,还缴获了近四百只战船和大量的辎重,这一仗打的近乎完美,甚至超过了太门西的预料。

太门西在与林仁肇策划此事之时曾提议用火攻,就像当年火烧赤壁那样,先摧毁北宋水军,然后大军登岸。但林仁肇坚决不同意放火烧船,他说江风变幻无常,风向说变就变,搞不好把自己的船烧了。林仁肇当年就吃过一次大亏,本来想烧宋军的浮桥,结果风向一变把自己给烧了,他是怕了。

太门西没有诸葛亮借东风的本事,只有接受林仁肇的建议,带兵打过江去,在江北建立桥头堡,立住脚扎下根,随后南唐大军渡江,收复江北的淮南地区。这个计划有些冒险,但现在一切顺利,首战大捷。

这一仗震惊了天下,乖乖不得了,南唐把不可一世的大宋打趴了,宋军损失惨重,失去了整个新建的水军,看来进攻南唐是不可能了,至少在一两年内是没有这个能力了。

南唐军民欢呼雀跃,朝中大臣更是举杯相庆,国主李煜却是既兴奋又有些紧张害怕,至少现在危机解除了,宋军一时半会不会打过江来,不过这会不会更加激怒赵匡胤,引来疯狂报复?

李煜紧急召见在京的文武大臣商议。

宰相宋齐丘、枢密使陈乔、以及徐铉、潘佑、李平等众大臣都很兴奋,兴匆匆的赶来金銮殿,兴高采烈的给国主道贺,一致认为这是件天大的好事,林仁肇干得漂亮,打得痛快,打出了唐国的威风,让北宋再不敢轻举妄动,下次要进攻南唐可得好生想想了。

众人交口称赞林仁肇,提出要给林仁肇嘉奖,但绝口不提太门西,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只是把林仁肇一个劲的夸奖,功劳全推到他身上,好像沒有太门西这个人似的。

李煜本来对林仁肇还有些生气,这么大的事也不与朝廷商量一下,就擅自行动,这也太胆大妄为了,虽然这次打了胜仗,但如果败了怎么办?不过李煜是个软耳朵,经不住一帮大臣的起哄,也就不再计较林仁肇擅自行动的过失了,还准备给林仁肇封赏一个太子少保官品。少保虽是个虚职,却是从一品的衔,为三公九卿之一,荣誉极高。

这下有人不愿意了,所谓同行相轻,文官们交口称赞林仁肇,武官们就有些妒忌眼红。

第一个跳出来发难的是神卫军都虞候朱令赟,朱令赟说:“陛下,林仁肇违反了军纪国法,擅自调兵出征,挑起战火,胜败与否都是犯了死罪。如果国主再给予嘉奖,那么唐军就再无军纪国法,每人自行其是,国主不能开了这个先例。”

皇甫继勋也出列说,“林仁肇这样做表面上是胜了一仗,但激起北宋同仇敌忾,北宋只要缓过气来,一定会倾巢而出来攻打我国,所以此战并非好事,说不定会给我朝带来更大灾难,对林仁肇应该以军法处置而不是嘉奖,望国主三思!”

皇甫继勋经过几个月的疗伤,又活过来了,虽然腿脚还有些不灵便。

皇甫继勋和朱令赟有相似的家庭背景,两人都是南唐名将的后人,皇甫继勋是大将军皇甫晖之子,朱令赟是大将朱匡业之子,都是三代效忠南唐,而林仁肇只是一个闽国降将。林仁肇节节高升,名气和地位已经超过皇甫继勋和朱令赟,现在国主又要加封太子少保,两人心中不服,忌火中烧。

枢密使陈乔对皇甫继勋的话不以为然,“皇甫将军此言差矣,赵匡胤狼子野心,你以为我们不攻打北宋,北宋就会放过我们?与其坐等敌人来进攻,还不如先下手为强,打他个措手不及,摧毁它的水军和战船。林仁肇这一战起码为我们争取了二到三年时间。”

陈乔的口气还比较客气,内史舍人潘佑就没有这么客气了,他质问皇甫继勋:“皇甫继勋,你这是什么话?照你说我们就该等着挨打,坐以待毙。没想到你胆子这么小,一提起宋军就吓得跟什么似的,生怕惹恼了赵匡胤。你既然这么怕打仗,就让别人来指挥神卫军好了。”

内史舍人这个官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处理和起草国主的文件往来,虽官品不高,却是国主身边的人。潘佑这人性格耿直,敢说敢言,平时说话就得罪人,对皇甫继勋更是毫不留情面。

皇甫继勋被呛呛得面红耳赤,冲着潘佑嚷嚷:“你有本事你来指挥神卫军好了!你以为打仗就跟在家里抄抄文稿,动动笔墨这么简单吗?站着说话不腰疼!” 皇甫继勋挖苦潘佑只会说三道四、玩玩笔杆子而已。

潘佑牛性子上来了,他瞪着眼、直着脖子说:“皇甫继勋你说的对,我是不会带兵打仗,就像你不会读书写字一样,不过本朝会打仗的人多的是。” 他指着户部侍郎李平说:“李侍郎打仗就比你强十倍,至少不像你这样见到宋军就哆嗦,让他来当神卫军统领好了。” 潘佑说话也够伤人的。

户部侍郎李平当过蕲州刺史、永安军节度使,虽然现在是个文官,但带过兵,打过仗。

李煜见吵起来了,潘佑和皇甫继勋都是他依重的臣子,不过此时他更偏向于皇甫继勋。他的心思与皇甫继勋一样,害怕宋军,担心惹恼赵匡胤。

他打断两人,“两位爱卿快别吵了,都是为我朝安危,为国家大事着想,没必要针对个人。这件事还要问一下林仁肇本人,这件事是他挑起来的,要问问他有何解释。林仁肇人在哪里?速去把他召来回话。”

陈乔说:“陛下,今天一早林仁肇就带兵渡江北上了。” 陈乔是掌管军事的枢密使,自然知道林仁肇的去向。

李煜糊涂了,“我还以为昨晚他就打过江去了,那么昨晚打仗的不是林仁肇吗?”

陈乔答:“回陛下,昨晚攻打宋军的是大将军太门西。” 

“太门西?” 李煜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想了想才记起此人,“你说的是那个土匪?有四个花木兰老婆,就是那个把皇甫继勋打成重伤的太门西?他不是去攻打吴越了吗,怎么变成打北宋了?” 

瞧瞧这个国主,对国事的了解有多脱节,一个大将军的去向都不知道。不过调用太门西这件事是陈乔和林仁肇私下干的,也难怪李煜不知。这也说明南唐的朝臣们时常蒙蔽李煜这个糊涂国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