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小说《太门西》连载183:第61章:龙族之殇(3)

(2024-06-22 18:28:55) 下一个

长篇小说《太门西》:山上长弓 著

第61章:龙族之殇(3)

出征这天,东亭军五千五百人身着戎装,手执钢刀长矛,整齐列队在北城门外,等待出发。

东亭府和天葵门的族人都来了,前来与子弟兵告别送行,老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儿女送父亲。

李雲飘跪在母亲面前:“娘,儿子忠孝不能两全,对不起母亲,愧对父亲在天之灵…” 李雲飘心如刀绞,声音哽咽,母亲刚失去丈夫,又要送独子上杀场,这是何等的残酷。

李雲飘母亲把李雲飘的头抱在怀里,“儿,去吧,你是龙枪的后人,这是你的命,娘会为你祈福,你爹在天之灵也会保佑你,娘等你回来。” 她强作坚强,不想儿子在众将士面前流露脆弱一面,将军出征就要有铁石心肠。

李雲飘对母亲磕了一个响头,“娘保重,儿走了,儿一定会凯旋而归。” 又对搀扶着母亲的李雨桐说:“小妹,替哥照顾好娘。” 

李雨桐点头,泪如雨下。

吴越王钱俶也亲自来送行,他知道东亭府此次是去送死,朝廷虽然保证派兵跟进,但官兵不会出战,东亭军是孤军深入南唐,牵制南唐大军,能拖多长时间就拖多长,给北宋入侵制造机会。这是胡进思的计谋,东亭府并不知道这些。

钱俶心中有愧,他是个仁慈的帝王,他站在点将台上对东亭军众将士说:“东亭府今天为国出征,吴越的百姓感激你们,本王不会忘记你们对吴越国做出的牺牲,从今天起本王恢复东亭府的前朝爵位,赐封李雲飘为东亭侯。吾朝好男儿,本王等你们凯旋而归!“ 

谢吾王!东亭军官兵齐声高喊。

李雲飘翻身上马,拉转马头,一挥手:“东亭军,出发!”

百门大鼓齐声敲响,鼓声震天动地,这是东亭府的出征战鼓。东亭府每次出征都要敲响这百门大鼓。打鼓的有白发花甲老人,也有大娘少妇,还有小年孩童,父母妻儿齐上阵,给子弟兵送行了!

随着整齐的鼓点,高亢悲壮的歌声响起:

陇西鼓兮震西凉,
母唤儿兮妻别郎。
东亭子孙不回头呀,
铁石心肠上杀场。
呜呼哈!

狼烟起兮国有殇,
黄沙起兮血飞扬。
一颗头颅当酒壶呀,
埋骨荒野又何妨。
呜呼哈!

关山行兮烽火岗,
龙枪过兮天地伤。
吾儿吾孙不许哭呀!
列祖列宗我来了。
呜呼哈!

东亭府和天葵门的男女老少齐声高唱,他们都是龙枪的后人,敲响出征的战鼓,唱着先祖的悲歌。几十年了,这悲怆的歌声再次响起,众人热泪盈眶,但却硬咬着牙没有哭,龙枪子孙不许哭!就连李雲飘的母亲也擦干泪水默默和唱。

一同出征的天葵门少主李雲祥热血沸腾,他天葵一门虽然自立门户,但仍然是龙枪后人,身上流着先祖的血,他骄傲,他光荣,浑身是力量,感觉自己就像当年的先祖,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钱俶十分震撼,东亭府果然名不虚传,三百年的世家,骨子里的豪气,据说陇西李氐有胡人血统,祖上是鲜卑人,还保留着狼族的血性,你瞧这视死如归的气势,一去不归的悲壮,他们的祖先也应该感到自豪吧?

胡进思也在送行的人中,不由喑叹,东亭侯是李唐皇室血统,龙族的最后一支,看来这支龙脉也将走入历史尘埃了,而且是自己把他们送上最后一程。唉!人世沧桑,王族兴衰,东亭侯始于征战,终于征战,这是他们的宿命,我这也是成全他们了。

东亭军来到苏州,在城外扎营。苏州太守薛温出城相迎。

苏州是吴越在南唐边界境重镇,过了苏州再往西是常州,常州是南唐一方的边境重镇。根据薛温介绍,苏州城与常州城之间有一百多里地,国境线在五十里处。南唐在常州有大约一万驻军,其中五千人驻扎在边境兵营,从南到北一共有五个兵营,每营一千人,相距约十里地,各自负责一段边境,一旦有战事,则遥相呼应,半个时辰便可驰援。

李雲飘不准备在苏州停留,打算补充些粮草后直接把部队拉到边界,进击南唐。

李开山则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不要冒险出击,应该先观察形势,伺机而动。

薛温已得到胡进思密令,监督东亭军,胡进思担心的就是东亭军阳奉阴违,按兵不动,保存实力,虚晃一枪打道回府。薛温一听李开山的口气就觉得李开山有些心眼,不像李雲飘这么直爽。

薛温极力主张进击,虽然态度还比较客气,但口气却很坚决。

李雲飘是来打仗的,不是来拉练的,既然这仗早晚要打,何必在此耗时间?他可没有那个心情,他现在只想痛快杀一场,一股戾气已经在胸中积压很久了。

李雲祥也立张出战,但他刚说话就被李开山一眼瞪了回去。

最后决定分两路出击,李雲飘攻击南唐边军北二营,李开山攻击南二营,然后合兵拿下中营。

李雲飘带兵北上,李开山带兵南下,薛温也带了三千兵从中路挺进。

薛温不了解东亭军实力,这支匆忙拼凑起来的人马第一次打仗,万一溃败,南唐军可能趁火打劫,趁机入侵吴越。他带兵跟进,一是作为后备,以防万一;二是压阵,监督东亭军。

李雲飘催动人马,一路急行,几十里地一天就赶到。

东亭军在接近南唐军营寨时,探子回报南唐军沒有任何动静。李雲飘下令停止进军,原地休息,不要声张,他自己带着几个随从前往探查。

这时天已黑,南唐军营寨人头走动,堆堆篝火,像是在做饭,一切如常,似乎对敌军靠近毫无察觉。 

李雲飘看了半天,脑子里生出个大胆个想法,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他回营后与几个副将商议,决定连夜突袭,趁敌军熟睡之际攻击南唐军营,打他个出其不意。 

南唐军营四周是圆木搭建的围栅,有二丈高,营门紧闭,要入寨就必须潜入寨,打开寨门。

到了子夜,夜黑风高,南唐兵都已入睡,只有少数兵丁巡夜站岗。李雲飘带着十几人摸到寨子栅栏下,东亭府是武林世家,府中子弟个个武功高强,这些木栅栏还难不住他们。

几个东亭子第搭成人梯,其他人踩住他们的肩背,两三跃就跳上墙,摸进寨子,不声不响的就把看守寨门的兵丁干掉了。

武林高手杀人,干净利落。

军营大门一打开,埋伏在外的东亭军一声呐喊,冲进敌营。

正在睡梦中的南唐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东亭军有三千人,南唐军只有一千人,根本就没有反抗的机会,很多人在睡梦中脑袋就搬了家。

东亭军偷袭成功,瞬间拿下一座南唐兵营,而己方几乎没有伤亡损失。

这一仗打得轻松,东亭军信心大增,李雲飘再接再厉,当得知南唐军第二营赶来营救,决定一鼓作气,把前来救援的唐军一起消灭。

李雲飘在军营外设伏,南唐援军一到,李雲飘指挥中军迎战,同时两侧伏军掩杀而至,南唐军顿时分崩离析,黑暗中群龙无首,四散而逃,溃不成军。

东亭军的另一支三百人的骑兵直奔南唐二营的营寨,风驰电掣。

南唐军二营基本是一座空营,兵士们都去救援一营了,留守营寨的不足一百人,抵挡不住东亭军的三百铁骑,营寨很快落陷。

前去救援的唐军被打败后往回跑,东亭军在后一路追杀。那些逃脱的南唐兵跑到二营营寨时,才发现营寨已经易手,东亭军从营寨杀出,南唐军被前后夹击,彻底绝望了,放弃抵抗,纷纷缴械投降。

东亭军初战大捷,一夜拿下两座南唐兵营。天亮时李雲飘率领的东亭军已经抵达唐军中营,在南唐军正面安营扎寨,等待李开山率领的天葵军前来会师。

不久苏州太守薛温率领的三千吴越官军也已到达,他发现李雲飘己经在此安营扎寨,还以为李雲飘走错了地方。当得知李雲飘昨夜已经完成任务,守取了唐军北二营,惊得他合不拢嘴,但这也太快了吧!

这时李开山的天葵军还沒有到达目的地,几十里地可以半天走到,也可以走好几天,就看人的心情了。李开山一点不急,慢慢走,用不着这么快去拼命。

李开山是个很算计的人,这次是以东亭府的名义出兵,是东亭府的义务,荣誉都归东亭府,天葵门出兵只是一个交易,他没必要这么卖力。再说胡进思又安什么好心了?胡进思的那点心思李开山清楚得很,李雲飘这傻子被人卖了还要替人数钱,你要急着去投胎,可别拉着我天葵门。

这次东亭府出兵,是李开山向胡进思提议的,胡进思捡了个大便宜,却没有给李开山任何回报,一点好处都没有,连兵权都不给他,还给他脸子看。李开山很是不愤,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悔,虽然从东亭府拿回了祖产,但冒这么大的风险不知值不值,都是马碧远那娘娘腔挑唆的。

南唐常州刺史禹万成得到边军被袭的消息后,立刻派出两千军兵驰援,同时下令边军所有营寨的兵力向中营靠拢,以免被各个击破。

李开山到达南唐边军营地时,南唐军已经撤出,到中营集结去了,留下两座空营。李开山占了个大便宜,平白拿下两座军营,不伤一兵一卒完成任务。

南唐军的三个营,再加上二千援军,一共有五千人。营寨装不下这么多人,来增援的南唐兵就只有住扎在寨外,与吴越军对峙。

李开山与李雲飘会师后,再加上薛温的三千官军,吴越一方一共八千人。但薛温的官兵向后退了几里地,只留下东亭军五千人与南唐对阵。这让南唐一方莫名其妙,吴越为何要撤出一部分兵?搞不懂吴越军统帅在想什么,不过南唐军的压力倒是减轻了许多。

李雲飘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薛温的意图,李开山更是骂骂咧咧,吴越国真不地道,让他们去拼命,官兵却后退,这种朝廷真不值得为它卖命。

现在双方都是五千人,旗鼓相当,拉开架势,准备大战一场。

李雲飘先对南唐军发起攻击,他一马当先,杀向敌营,身后的东亭军一涌而上。

南唐军也呼喊着冲上去,两军像两把铁锤撞击,嘭的一声响,绞杀到一处。

这次是硬对硬,没有偷袭,没有战术,只有面对面厮杀。

天葵军虽然也属东亭军,但李雲飘指挥不动,李开山带着天葵军在后面摇旗呐喊,真正冲锋陷阵的都是东亭府的兵。

东亭军陷入困境,吴越虽然有八千军,比南唐人多,但实际上是东亭府不到三千人对南唐的五千人。东亭军昨日已经连战两场,兵力损耗,人疲马倦,在唐军一阵猛攻之下逐渐落了下风。

李雲祥见李雲飘吃紧,几次想冲出相助,但都被李开山叫住,李雲祥急得不行。

薛温带着三千军在后面督军压阵,他远远的看到战场上的情况,心想东亭军要糟。可恶的李开山,这老狐狸按兵不动,要不是相国胡进思有严令不准官兵出动,薛温就带兵冲上去了。

李雲飘异常勇猛,在敌军中四处奔杀,一根龙枪挑山劈海,所过之处血肉横飞,无人能敌,简直就是如入无人之境,把南唐兵都杀怕了,可以说李雲飘一人支撑着东亭军不倒。

龙枪果然厉害,薛温甚是佩服李雲飘的神勇。

薛温是个帅才,有大局观,他不能眼见东亭军就这么败了。他命兵队向前推进,击鼓吹号,齐声呐喊,准备出击。

天葵门的子第兵也跟着以刀拍盾,齐步跺脚,一步一步往前挤,走一步喊声杀!声势甚是吓人。东亭府与天葵门原本一家,同族同宗,眼见东亭府子弟有难,他们不能袖手旁观,这不是龙枪子孙所为,李开山差点拦不住。

战场上一时战鼓声、喊杀声震天动地,都是在为东亭军助威。东亭军顿时士气大涨,军心大震,拼死回扑。

李雲飘一拉马缰,纵马冲向南唐军的大纛,大纛下是唐军的主将。

李雲飘像一把刀,穿过重重敌军,杀开一条血路,旋风般冲近唐军主帅。唐军主帅的护卫纷纷上前阻挡,被李雲飘一枪一个挑翻。唐军主帅提枪迎战,但他哪里是李雲飘的对手,被李雲飘一枪洞穿胸膛。

李雲飘拔出大刀,挥刀砍断大纛。

大纛倒了!唐军统帅被杀了!薛温看到后高喊,吴越将士也大喊,南唐军一见主帅被杀,顿时慌了。

是时候了,李开山长抢对着战场一指:“天葵军,出击!”

杀!冲啊!早就憋足了气的天葵门子第兵排山倒海般冲出,冲在最前面的是李雲祥。

南唐兵哪里挡得住这支彪悍的生力军,顿时被冲杀得七零八落,有如洪水决堤一般崩溃,掉头就跑。

有些南唐兵跑回营寨,但营门还沒关上就被东亭军追进来,只有弃寨而逃。

南唐军大势已去,剩下的官兵拼命往常州方面逃窜,东亭军直追出十多里才停下来。

第二天,东亭军抵达常州城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