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小说《太门西》连载179:第60章:占山为王(2)

(2024-06-18 18:18:47) 下一个

长篇小说《太门西》:山上长弓 著

第60章:占山为王(2)

徐通判为难了,这明摆着是上面要杀太门西一家子,但是太门西一家子这么容易被杀吗?如果太门西的老婆有一人逃脱了,那么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他这个经办人了。如果国主问罪起来,他也是首当其冲,成为顶缸的。我怎么这么倒霉?撞到这么个事,徐通判很是心烦。

当下第一要务就是给太门西找一个灭门的重罪,但到哪里去收集确凿证据呢?想来想去就只有聚众造反这条重罪了。这个罪名有些牵强,太门西不过是找了些人到衙门抗议,不至于满门抄斩吧?但他实在想不出别的来了。

通判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天上掉下了一个馅饼。

捕房来报,结义盟匪首魏山魈被抓到了。

什么?就是那个被皇甫继勋剿灭的结义盟吗?徐通判脑子灵光一闪,一拍桌子,有了!

魏山魈的土匪寨被皇甫继勋剿灭后,他逃到了金陵附近的另一个土匪寨,这个寨子也是结义盟的一员。当初成立结义盟就是为了相互庇护,你有难到我这里避难,我出事到你那儿藏身。

但是这次魏山魈把事情搞大了,居然绑架了皇甫继勋的女人,结果不但自己的寨子被屠,还害得大家跟着倒霉。皇甫继勋现在到处找他,官兵四处搜索,搞得各寨的兄弟们都不敢下山,整日提心吊胆。

魏山魈现在已是个光杆司令,但不时还摆出盟主的架子指手划脚,大家烦了,一商量就决定把他绑了送官,还可以换五百两悬赏银子。土匪就是土匪,没有什么道义可言。

徐通判来到牢房,见秦弱兰情况还不错,不像上次那么憔悴不堪,心想她学聪明了,只是不知她花了多少银子打点。

秦弱兰看到通判大人就像见到救星,总算有人来看她了。这几天她心慌意乱,一直关在这里没人过问,也不过堂提审,她甚至怀疑人们是否把她忘了。

徐通判说:“兰香楼主,这里住还习惯吧?”

通判大人这话问的,住这里谁会习惯?但秦弱兰却慌不迭的说:“习惯,习惯!多谢大人关怀!”

徐通判告诉秦弱兰:“秦弱兰,太门西告你通匪,我职责所在,不得不受理此案。”

秦弱兰喊冤说:“徐大人,我冤枉,我没有勾结土匪。如果我勾结土匪徒,土匪又怎么会绑架我?大人明鉴!”

“土匪绑架过你吗?” 徐通判眼睛盯着秦弱兰。

秦弱兰愣了一下,张口:“我…” 但看到通判大人的眼神,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通判对狱卒摆摆手,让他们出去。

狱卒们离开后,秦弱兰说:“大人,这一切都是太门西搞出来的,他指使土匪绑架我,现在又陷害我。”

徐通判问:“你说太门西指使土匪绑架你,你有证据吗?土匪烧了太门山庄,太门西老婆也杀了许多土匪,他们是仇人,土匪怎可能听太门西的指使?” 

徐通判对这件事始终没有想清楚前因后果,疑问重重。

秦弱兰一时答不上来,她没有证据。

徐通判说:“秦弱兰,这里没有外人,就不用绕弯子了,袭击太门山庄是你指使的吧?” 

“有证据吗?” 秦弱兰也不否认。

“有土匪的口供。” 徐通判说。

秦弱兰才不信这个,“那是太门西编造的。”

徐通判说:“不只是口供,还有证人,袭击太门山庄的土匪有几个受伤被擒,他们都是证人。”

秦弱兰矢口否认:“大人,他们怎么可能指证我?我都没见过他们。”

徐通判说:“但你见过魏山魈,魏山魈不会说出去吗?”

秦弱兰还是不松口:“谁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土匪?太门西可以随便找几个人来假冒。”

徐通判点点头说:“这话也有道理,那就等到过堂时分辩吧,你好自为之。” 

既然秦弱兰不信任自己,不说实请,徐通判也不争辩了,转身离开。

秦弱兰慌了,“大人,你可要救我。”

徐通判安慰说:“你也不用太紧张,我想皇甫将军会救你的。”

秦弱兰更慌了,她被抓进来以后皇甫继勋问都没问过,一句话都没有,现在能指望的就只有通判大人了。

但自从她依附皇甫继勋后,便不再与金陵府的一帮官老爷来往,把这帮人都得罪了,现在又来央求人家,人家凭什么帮你?

她怕通判大人一甩手走了,急忙说:“大人,我卖掉金银首饰还能凑出一万两银子,我知道此事需要银子打点,只求大人帮忙说个情,成与不成,弱兰都感激不尽。” 说到底还是要用银子砸,其它都是废话,这个她比谁都清楚。

徐通判沒有说话,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就看秦弱兰的行动了。

当天晚上兰香楼就把一万两银票送到了通判大人的府上。

第二天,太门山庄一案暴出惊天大逆转,太门山庄抢劫案的匪首魏山魈被捉拿归案,供出与太门西串通作假案,意图嫁祸秦弱兰。秦弱兰得以洗清不白之冤,被放了出来,官府下令促拿太门西及一干帮凶。

据魏山魈的供述,太门西花钱雇了魏山魈去假装抢劫太门山庄,在抢劫过程中故意说出秦弱兰的名字让村民们听见,以此栽赃陷害秦弱兰。谁知道天公不作美,土匪本性难移,见到财物就眼红,抢劫弄假成真,土匪们把太门山庄劫洗了,幸亏皇甫将军的亲兵及时赶到才救了村民。

徐通判写好案情,把案子转交给了刑部处理,声称太门西是江洋大盗,太门西的四个老婆更是杀人魔王,金陵刑狱衙门的捕快恐怕制不住他们,需要刑部和官兵出动才有把握。

徐通判这样做是不想引火烧身,他从秦弱兰那里榨了一万两银子,然后把太门西这个祸害推给刑部,一举两得,算盘打得很精。

刑部没有这么多顾虑,爽快的接下这个案子,当即调动大批捕快去捉拿太门西,还请调了一队羽林军配合,把个太门府团团围住,甚至通知皇甫继勋在金陵城外警戒,以防万一太门西逃走。这次朝廷是下了决心,太门西插翅难逃。

这么多捕快和官兵出动,惊动了城中百姓,这是出了什么事,难道又有兵变?

人们纷纷打听,这才知道前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太门山庄抢劫案离奇逆转。原来太门西和他的四个老婆才是江洋大盗,整个抢劫案就是他们自导自演。

这个案子把人都搞糊涂了,先是皇甫将军告太门西通匪,随后太门西反告皇甫将军通匪,后来发现是误会,两方撤案,前几天又突然说秦弱兰通匪,现在又变成太门西通匪,案情转了一个圈回到原点,说书都没有这么精彩。

金陵的百姓来了兴致,要知道太门西是金陵名人,这个江洋大盗当过金陵商会会长,家财万贯,一次娶了四个老婆,把个婚庆搞得比公主出嫁还盛大。这样的江洋大盗活出了彩头,真是不枉此生,谁都梦想当这种江洋大盗,太门西成了平民百姓的偶像。

百姓们等着看热闹,都想知道江洋大盗的最终结局。

但结果却出乎人们意料,太门府人去楼空,太门西一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溜走了,只留下几个杂役看房子,官府扑了个空。

虽然热闹没有看成,有些失望,但人们不得不佩服太门西,这才是说书人口中的江洋大盗,飞檐走壁,来去无踪,神龙见首不见尾,盗窃得手后潇洒而去,留下一串惊叹,留下一个传奇。

官府搞了这么大的架势,布了三道防守,结果连个人影都没有看见,搞得灰溜溜的,特别没面子,沮丧极了。

徐通判叹口气,又让这祸害溜了,但他却并不十分吃惊,太门西哪能就这么栽了?这小子敢与皇甫继勋硬拼,不会不知道后果,肯定早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皇甫继勋骂骂咧咧,他虽然对太门西恨之入骨,恨不得千刀万剐,但这家伙总算滚出了金陵,他吃惊自己居然松了口气。

最恼怒、最委屈、最失望的还是秦弱兰。她坐牢,被绑架,还赔进了自己所有的身家,这次是真的一无所有了。如果这一切付出能置太门西于死地,那也值了,但最后还是让他跑了。

太门西知道这次闹大了,朝廷不会放过他。当众鞭抽大将军,带人到衙们闹事,这是挑战朝廷的权威。这种事不管哪个朝代都不能容忍,不管你有理无理,如果不严惩,刁民们还不有样学样,要造反了。

他从皇甫继勋那里讹了八万两银子,算是报了一箭之仇,太门山庄的损失也算收回来了,本想悄然离开,但没想到皇甫继勋居然恶人先告状,反咬一口。

太门西如何忍得了这口气,你要闹咱们就接着闹,我怕什么,最后硬是逼得皇甫继勋乖乖出钱认栽。

但他也知道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朝廷为了平息此事还杀了一个参将,他再不逃走,断头刀就要砍到自己的头上了。当皇甫继勋乖乖的送上三万两银子,他就知道朝廷要出手了。皇甫继勋的反常行为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已知道内情,不想节外生枝。

时间紧迫,太门西当既决定马上出走。

太门西临走前又告了秦弱兰一状,递上诉状后当晚就离开了金陵,根本就没有打算出庭。他状告秦弱兰纯粹是无事生非,给秦弱兰添堵,找事折腾她。

太门西并沒有走远,他到距离金陵只有一百多里的青牛山落草,占山为王,当土匪去了!

什么?太门西和菩提五门当土匪了!这事出乎人们的预料。就连太门西本人都沒想到自己混成了土匪,泥马怎么都觉得别扭。他只有自我安慰,我这不是土匪,是被反动派逼上梁山的绿林好汉。

太门西这样做也是别无选择,他们已经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去了:荆南,南唐,吴越,大宋,他们每到一处都惹出一堆事来,最后都是逃之夭夭。现在各国朝廷和整个江湖都与他们为敌,不管到哪里都会被追杀缉捉拿,没有办法,只有当土匪了。

其实太门西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天道大会以后他就在筹划出逃,他们得罪的人太多了。跟皇甫继勋结下梁子后,这种感觉就更急迫了,民不与官斗,皇甫继勋手握兵权,权势熏天,连皇帝都要忌讳三分,何况自己一个草民,他得准备条退路,一旦出事,他们必须有一个临时落脚之处。

他卖掉在金陵的产业就是第一步;从湘西取回锰矿是第二步;与皇甫继勋扛上后开始了第三步,就是秘密搬迁,分批出行。

几天前红叶和诗冬就带着由四判官五无常及二十八鬼手组成的《金陵飞卫》先来到青牛山安营扎寨,做前期准备。青牛山地形险要,原来有个土匪寨,红叶剿匪时把这个匪窝端了,这个寨子就荒废了,他们就选择此处落草。

当太门西离开金陵时,太门府基本搬空了。

来到青牛山,登高望远,太门西还有些兴奋,觉得自己有点像当年上井冈山打天下的红朝太祖,心中充满豪情壮志。今天我也要在青牛山开创革命根据地,武装起义了!

“久有凌云志,
重上青牛山,
千年来寻故地,
新貌变旧颜…” 

太门西一兴奋,把太祖爷的诗改成了穿越诗,不伦不类。

太门西重建山寨,堆筑高大的石头围墙,打造兵器,制造火药雷弹,囤积粮草。同时招兵买马,以金陵飞卫为骨干建立一支坚强的土匪队伍。

太门西把这支队伍交由红叶训练,红叶始终没有从苗疆一事中拔出来,一直很沉沦。现在有事让她分心,反而振作一些。

红叶工作得很买力,似乎是一种寄托,只是多了些心事,少了过去的欢笑。

话分两头,自从李开山从东亭府分离出来后,东亭府的实力大减,特别是失去了龙枪绝技,东亭府在江湖人眼中已不再是江南第一世家了,反倒是李开山的天葵门似乎更被看重,毕竟龙枪绝技转给了他们二房。

现在李开泰的东亭府和李开山的天葵门各自营生,互不往来,原来一起的兄弟朋友也形同路人。东亭府仍然掌管着祖产和家族的生意,天葵门根基尚浅,对东亭府的财富颇有些眼红。

本来东亭侯的祖产也应该有二房一份,但天葵门自立门户,新建宗祠,立李天葵为始祖,从东亭侯族谱上除名,天葵门就不再是东亭侯一族的人了,就失去了继承祖产的资格。

东亭府在江南名声不错,几百年来镇守江南,江南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从官府到民间对历代东亭侯都颇敬重。虽然李唐王朝灭亡后东亭府失去了过去的权势,但其庞大的实力和影响对江南的稳定仍然起到一定作用。在五代十国这个战乱年代,吴越国还算稳定和富足,东亭府多少也有些贡献。

现在东亭府被活生生的一分为二,大家都为之叹息。李开泰憔悴了很多,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太大,三百年的基业从他手上分裂,他对不起列祖列宗。

李开泰夫人倒是看得开,对一个女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家人和子女。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衣食无忧,她就知足了,江湖上的虚名她倒不甚看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