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小说《太门西》连载175:第59章:跋扈将军(1)

(2024-06-14 19:23:36) 下一个

长篇小说《太门西》:山上长弓 著

第57章:跋扈将军(1)

皇甫继勋灭掉魏山魈的土匪窝后大肆宣扬,把杀了几十个土匪说得像是打败项羽的垓下之战似的,要让全金陵的人都知道他多英勇,恨不得此事传到国主耳里,给他加官进爵。

秦弱兰虽然活着回来,但当她听说自己还着欠皇甫继勋五万两赎金,差点又昏死过去。她号啕大哭,自己怎么如此命苦,被土匪糟践不说,还要榨干她的银子,还不如死了的好。

纵然秦弱兰千般不愿意,这钱她也必须得还。这次皇甫继勋不欠她什么,还救了她一命,她没有任何理由拖欠不还,而且还必须快还,免得过几天又涨几万利息。

秦弱兰还有秦淮河青楼画舫二成的股份,她只有把这二成股份过户给了皇甫继勋,抵偿那五万两赎金。

其实秦弱兰还可以凑出五万两现银,但她却选择用股份还债,虽然这些股份的价值远高于五万两银子。

秦弱兰把股份让给皇甫继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是个嗅觉灵敏的人,在陶谷这件事中她听到和看到一些事,感觉到南唐岌岌可危,朝廷十分绝望,否则也不至于使出美人计这种不太光彩的手段,要靠她一个妓女来救国。她笃定宋军是迟早会打过来的。

她现在需要看紧现银,一但战乱逃亡,这些银子就是她的保命钱,而秦淮河的产业她又带不走,手上的股份也买不掉,还不如让给皇甫继勋那个爱财如命又狂妄自大的家伙。一但宋军攻进城,皇甫继勋还能背着自己的产业逃命不成?

前不久秦弱兰色诱陶谷,为南唐立了一功,结识了韩熙载和宋齐丘等朝廷大员,甚至得到皇帝的赏赐,皇甫继勋对她态度好多了。

秦弱兰在宴请陶谷的宴会上展露的才艺更是让皇甫继勋惊艳,没想这女人这么优雅动人,过去动辄对她暴虐完全是暴殄天物。自那以后皇甫继勋就再也没有对秦弱兰动粗,还不时听她弹琴唱曲,也玩一把花前月下,庭院漫步,然后巫山云雨,春风一度。你别说这还别有滋味,怪不得那些文人都喜欢玩这一套。

秦弱兰见皇甫继勋对她态度改变了,也尽心待奉,让他体会一下什么叫真正的男欢女爱,销魂蚀骨。皇甫继勋对她还真有些着迷了。

秦弱兰这么做当然是有心机的,她想让皇甫继勋离不开她,一旦时机成熟,就跟皇甫继勋讨些好处,要些股份回来。但千算万算,沒想到发生土匪绑票这种事,她现在什么都沒有了,一切计划都打了水漂,还把自己剩下的一点股份也贴进去了。

这一切背后都有太门西的影子,虽然没有证据,但秦弱兰感觉得到。这次不但烧了太门山庄,还杀了庄里不少人,这种事太门西绝对不会就这样忍了,他可不是那钟人,任你是谁也会打上门去。自己虽然有皇甫继勋保护,太门西不敢来明的,就给你玩阴的,借刀杀人。天道大会后太门西就借皇甫继勋之手把自己整惨了,这次肯定又是借魏山魈之手报复。

她把此事想了多遍,她只写了一封信,索要八万两银子,但皇甫继勋却被勒索了两次。她敢肯定第一次勒索五万两银子不是魏山魈干的,这件事安排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魏山魈那帮土匪可没有这等胆识和计谋。全天下恐怕也就只有太门西能干出这等事来,试问除了太门西还有谁敢在皇甫继勋眼皮下玩这种偷梁换柱的危险勾当?

她被绑架肯定也是太门西这厮挑唆怂恿的,否则给魏山魈一百个胆他也不敢勒索皇甫继勋,也不知太门西给魏山魈灌了什么迷魂汤。

袭击太门山庄后她就一直担心太门西报复,这件事纸包不住火,太门西肯定会查到她头上。她原本指望太门西在外出途中被劫杀,但这家伙却活着回来了。

这下惨了,自己辛苦一生打拼来的所有产业全部都赔光了,人也赔进去了, 还遭了这么大的罪,死了好几回。

而太门西太门西却一箭三雕,把她和魏山魈,还有皇甫继勋这三个参与袭击太门山庄的人都算计了。这恶贼现在肯定很得意,哼的调调,喝着小酒,数着银票。想起这个秦弱兰就抓狂,情不自禁的张着嘴在空中一阵乱咬,我咬!我咬死你!

秦弱兰心中现在只有两个字:报仇!

秦弱兰把兰香楼的最后两成股份交给皇甫继勋时说,她已一无所有,从今往后她就是皇甫继勋的奴隶,就是他的一条狗,可以为他做任何事,她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皇甫继勋一定要帮她杀了太门西。

这个当然,皇甫继勋痛快的应承下来,即便秦弱兰不说,他也会杀了太门西。太门西榨了他一百万两银子,一百万两呀!不是太门西的产业不值这个价,而是他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付了这个价。从来都是他巧取豪夺别人的财产,这次却被迫按市价交易,岂有此理,他越想越愤怒,感觉自己被恶霸欺负了。

另外偷袭太门山庄时死了他的几个亲兵,太门西也要为此事负责,不能就这么算了。

还有就是这次绑票也让皇甫继勋事后觉得有点不对劲。秦弱兰信誓旦旦的说这次绑架是太门西策划的,第一次索要五万两赎金也是太门西干的。现在想来真有这种可能,如果当真如此,太门西也太嚣张了,这简直就是坐在他皇甫继勋的脸上拉屎。

话分两头说,这里需要交代一下衙门对太门山庄遇袭这件事的调查和处理。

太门山庄遇袭第二天一早,诗冬天就报了案,她想知道来袭的都是些什么人。

衙役们来后见死了这么多人,问诗冬这些人是谁杀的,诗冬如实相告,说村民是土匪杀的,其他的人是她杀的。

衙役们目瞪口呆,他们听说过天道大会和菩提五门,但怎么都没想到一个女人能杀这么多条汉子。

偌大个庄园被烧了,还死了这么多人,这是个大案,衙役们也不能马虎了事 ,花了些心思调查,有些死人己被查明是附近土匪。

但让衙役们吃惊的是死尸中有些是官兵,这事非同小可,衙役们不敢声张,赶快把这事告诉了通判大人。

徐通判的直觉让他感到此事不简单,这绝不仅仅是土匪抢劫。他让衙役继续调查,但不要声张,暗中进行,一定要查出事情的真相,而且要有证据。

案子调查的结果出来后,徐通判拿着调查结果想了很久,他没有开堂审案,而是把案子压了下来。但暗地里向上面呈送了案情的两个副本,一本送到刑部,一本送到兵部。同时也知会了知州大人,此事涉及到皇甫继勋,他不敢擅自做主。

此事呈报上去后一直没有反应,直到这天收到皇甫继勋的官函,要刑狱衙门缉拿太门山庄的匪徒,罪名是杀害官兵。

看来有人把这个案子透露给了皇甫继勋,皇甫继勋来了个先发制人,恶人先告状。

徐通判不能置之不理,任何人告状,衙门都必须受理,更何况这是杀害官兵,还是守卫京城的大将军送来的案子。

徐通判跟皇甫继勋和太门西都有过节,他谁都不想帮,心想这俩人掐起来才好呢!最好是来个两败俱伤。

他混迹官场多年,老谋深算,这个案子他越想越觉得是个难得的机会,既可以收拾太门西,还有可能扳倒皇甫继勋,而且还不用牵连自己,他只需暗中推波助澜即可。

只是皇甫继勋和太门西都是十分头痛的人物,皇甫继勋霸道,太门西也不是省油的灯,如果掌握不好分寸,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此事还需谨慎。

徐通判沒有当即派人去抓太门西,他知道去抓太门西肯定会与太门西的四个老婆发生冲突,这样正好中了皇甫继勋的计,把皇甫继勋与太门西的冲突变成了刑狱衙门与太门西的冲突。

徐通判才不会落入皇甫继勋的圈套,他放出风声,把这件事透露给了太门西。他要给太门西时间做好战斗准备,准备和皇甫继勋大战一场。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制造这个机会,然后坐山观虎斗。

太门西知道此事后先是不相信,皇甫继勋居然倒打一耙,把太平山庄给告了,气得开口大骂。冷静下来后他才感到大事不妙,杀害官兵非同小可,那可是砍头的重罪,看来皇甫继勋是要借此机会置他于死地。

太门西和丹妃姐妹商量如何应对此事。龙叔听说后自告奋勇,要去顶罪,他说时间太紧,他先去把罪顶下来,然后再想办法。

太门西当然不能让龙叔去顶罪,但龙叔的这个建议到让他想到个解决此事的办法。

徐通判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太门西也应该有了准备,于是就派人去太门府抓人。

这时太门山庄的人却自己来了,不过不是来投案,而是来告状。状告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指控皇甫继勋勾结土匪抢劫太门山庄,屠杀无辜百姓,纵火烧毁民房,要求朝廷将皇甫继勋抓捕归案,砍头示众,以正国法。

哇!徐通判吓了一跳,这个太门西,就知道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但这口气也太吓人了吧!居然公开叫嚷要把皇甫继勋砍头示众,皇甫继勋知道后会不会气死?徐通判的嘴角不由翘了一下,想到皇甫继勋爆跳如雷的样子就想笑,太门西这个缺德的家伙!不过皇甫继勋就该这种人来修理。

太门山庄的控诉不但言辞激烈,还列出详情和证据,包括证人和受害家属的证词。

太门山庄的指控和证据与衙门调查的结果差不多,两相印证,徐通判喑自点头,自己的属下办事查案还算得力,没有出差错。

现在两只老虎开始撕咬起来了,有戏看了,徐通判有些兴奋,今天把你们两个一锅端。

徐通判告诫自己,此事他必须按照证据公事公办,决不偏袒一方,不给任何一方留下指责自己的把柄。不过可以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把事情搞大,把此事捅到天庭,让皇甫继勋和太门西这两个家伙都吃不了兜着走。

徐通判派人把太门西的诉状给皇甫继勋送去,先把这家伙气个半死再说。

皇甫继勋还没有拿到诉状,这事己经在大街上传开了,都说神卫军是强盗,皇甫继勋是强盗头子,与土匪勾结,烧杀抢掠。

这种骇人听闻的传言顿时在金陵炸了锅,守护京城的是一帮強盗呀!

太门西曾经是金陵商会会长,跟金陵的三教九流都打过交道,认识的人多,路子广,散步点谣言还不容易。他雇人到处煽风点火,茶馆酒楼,街头巷尾,真真假假,添油加醋,越说越邪乎,甚至编成了评书和唱戏的段子,把皇甫继勋描绘成青面獠牙,牛头马面的魔鬼。

皇甫继勋这下成了公敌,群情愤怒,人人指骂,纷纷要求朝廷将这个恶贯满盈的江洋大盗绳之以法。

皇甫继勋收到太门山庄的诉状后边读边喘粗气,脸色越来越紫,喘气声越来越大,太阳穴上的青筋突跳,似乎就要破裂了。他读完后把诉状往地上一摔,仰头咆哮,差点把屋顶掀了。

“来人,跟我去把太门西这个狗杂种杀了!” 他要杀人了。

这个时候沒有人敢劝他,大气都不敢出。

皇甫继勋带着一队亲兵气势汹汹的扑向太门西的宅子。

太门府大门紧闭,皇甫继勋下令:“给我砸!” 十几个亲兵蜂涌而上。

这时太门府的房顶和街道两头冒出来很多人,每人手上拿着铜锣,一阵乱敲,大喊大叫:强盗来了!强盗抢劫!抓强盗呀!

喊声和锣声震天,非常刺耳括噪,皇甫继勋一干人被搞得头昏脑胀,双手捂耳。

街上和左鄰右舍都被惊动,一人喊众人应,人们从四处围过来。而这里又正好是达官贵人住的地方,尚书、御史、太师、大学士、都是官品和爵位高于皇甫继勋的大人物,个个手眼通天,家里都养有保镖护院,一听有贼,纷纷提着家伙冲了出来。

在附近巡执的捕快们也闻讯赶来,这里是富人区,出了事不得了,捕快们不敢掉以轻心。

眼见人们围过来,皇甫继勋大喊:“都给我退开,官兵抓捕罪犯,谁敢靠近与匪同罪,格杀勿论。”

这时又听到敲锣的人大喊:他们是假官兵!他们是强盗!强盗冒充官兵!抓冒充官兵的強盗呀!

太门府的高墙上也冒出许多人头,一边喊抓强盗,一边往下扔石头,把官兵们砸得东躲西藏。

皇甫继勋暴怒,太门西居然敢袭击官兵,翻了天了你了!他指掉官兵进攻,但围墙太高,官兵们攻不上去,被石头砸得头破血流,只有往后撤。

四周的人越来越多,操着家伙,虎视眈眈,蠢蠢欲动,随时会冲过去,看来人们真把皇甫继勋一伙当成强盗了。

皇甫继勋见要乱套了,赶紧大喊:“我是皇甫继勋,我是京城守卫皇甫将军!”

那些敲锣打鼓,煽风点火的又大喊大叫:皇甫继勋抢劫杀人啰!打皇甫继勋!打死这个通匪的強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