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小说《太门西》连载155:第52章:北朝使者(2)

(2024-05-25 18:07:28) 下一个

长篇小说《太门西》:山上长弓 著

第52章:北朝使者(2)

太门西猜到发生了什么,差点扑哧一声笑出来,他岂能放过这个挖苦秦弱兰的机会,便走近低头仔细的看了看秦弱兰的脸,故作关心的问:“哎哟!兰香楼主这是怎么了?脑袋被门夹了?怎么这么不小心!”

在场的一干人都心说太门会长有没有搞错,什么脑袋被门夹了,明明是被人揍了,这女人脸上还隐约有一个手印,一看就知道是挨了一耳光。会长怎么连这个都看不出来?

秦弱兰怒视太门西,两眼放火,像是要吞噬他。她从来不敢这样看皇甫继勋,她对皇甫继勋怕得都不敢恨,但对太门西她却恨不得冲上去咬他一口。

看到秦弱兰怒火汹汹的样子,太门西就忍不住想乐,他本想再调笑秦弱兰两句,但又一想算了,还是先把正事办了再说,于是向大家介绍:“这是秦弱兰,秦淮河畔《兰香楼》的老板娘,人称兰香楼主。我今天把大家请来,就是要当着大家的面把金陵商会会长一职交给她。”

这太突然了,众人顿时炸了,当下就有人责问:“太门会长怎能抛弃我们?我等扪心自问从来没有给会长添麻烦,都是按时交纳会费。”

太门西说:“不是我抛弃各位,而是各位抛弃了在下,不想与我共事了。在下大婚邀请大家喝喜酒,各位都不屑一顾,不肯赏光。”

此言一出,众人沉默了,在场的诸公没有一人参加太门西的婚礼,只是差人送了一份礼。为此太门西很不痛快,这些人也太势利了,见我得罪的人多了就想撇清与我的关系。

本来太门西还有一些内疚,但想起此事就坦然多了。

有人解释说:“我们也是有难处,但礼数都做到了!” 意思是送过礼了。

“各位送的礼物我都带来了。” 太门西指向往角落处放着的几个箱子,“大家的心意在下心領了!从今以后大道东西,各走各的路,各位好自为之。在下感谢各位这段时间对商会的支持和对在下的鼎力相助,谢谢!” 太门西对众人拜了一拜。

众人傻了,太门西当会长这段时间金陵各行业安泰和顺,丹妃总管和红叶总监也是尽心尽力,但他们的婚礼众人都没有去贺喜,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现在怎好意思再要人家保护?

太门西说:“我这样做也是为大家好,我也知道你们有难处,既然各位担心被我牵连,还是换一个当家的好,以免天天担心受怕。” 他指着秦弱兰,“这位兰香楼主的身后是京城守备皇甫继勋将军。有皇甫将军坐镇,保证没有江湖肖小敢来惹事。”

众人看向秦弱兰,他们当然识得名冠金陵的兰香楼主,只是怎么也不能把眼前之人与他们所知的秦淮名妓对上号。这人一个猪头,还目露凶光,一付要吃人的样子,像个母夜叉。

还有那个皇甫继勋,更是恶名在外,虽然江湖肖小不敢惹事,但皇甫继勋比江湖肖小还坏,就是一个恶霸,还有权有势,衙门也不敢管,这下惨了!

秦弱兰心烦意乱,谁稀罕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会长!都废什么话?赶紧交接,办完事好走人。她也顾不得风度和优雅,一屁股坐到会长椅子上,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喊叫:“都愣着干什么?还不过来拜见会长!” 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破罐子破摔的样子,看样子是豁出去了,不想活了。

众人吓了一跳,好凶呀!这个泼妇就是新任会长?这是怎么回事呀!

罢了,大家对秦弱兰匆匆一拜,一哄而散,赶紧回家找人商量对策。

大堂里只剩下太门西和秦弱兰几个人。

太门西故作夸张的上下打量秦弱兰,摆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像是说秦弱兰你这副尊容也太得罪人了吧,把人都吓跑了。

太门西指指秦弱兰肿胖的脸,关心的建议:“楼主,要不贴块狗皮膏药?这样肿消得快些,我认识一个郎中,他的狗皮膏药特别好。” 说到这里他突然大笑起来,想到秦弱兰脸上贴着狗皮膏药的滑稽样子,他实在忍不住了,指着秦弱兰,“哈哈哈哈,对不起,对不起,哈哈哈哈哈…” 他止不住大笑,这次不是故意的。

秦弱兰猛的从椅子上跳起来,太门西见秦弱兰作势要扑过来拼命,赶紧告辞:“好了,恭喜楼主荣升会长!请代我谢过皇甫将军,有了他的这笔银子,我可以远走高飞了,哈哈!拜拜!” 说完转身就开溜,他可不想被这疯婆子咬一口。

秦弱兰气的浑身哆嗦,指着太门西的后背恶狠狠的大喊:“太门西,你不得好死!我…我咬咬咬咬咬死你!” 连说五个咬字,每个字都是从紧咬的牙缝中挤出来的。

秦弱兰回家后越想越绝望,上了皇甫继勋这恶魔的贼船这日子还怎么过?这样下去迟早会死在他手上。

不如卷铺盖逃走算了? 她第一次有了这个想法,过去她是打死不离开金陵,就是火烧同知衙门也不逃,小飞仙曾相求她也无动于衷,她舍不得放弃一生打拼挣来的这片产业。

问题是现在她想逃离金陵也晚了,她现在什么都没有了,秦淮河的产业她只剩下二成股份,既不能卖也带不走。她手头就只剩些细软和私房钱了,你让她怎么生活?难不成找个贩夫走卒嫁了?那种日子她不敢想象。

还有那个千刀万剐的太门西,这一切都是这家伙招来的,不能就这么算了,自己这一走就不能报仇了,就是死也要咬他一口。

她不能走,她心有不甘,她要想个办法改变这一切。

想!仔细想!总有办法的。

但她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

她现在要面对两个人,皇甫继勋和太门西。皇甫继勋有权又有兵,就像一座大山,根本就扳不倒他。而且皇甫继勋这人极其暴躁凶狠,如果被他查觉自己有异心,那就等着被他蹂躏至死吧,想起来就发抖。

至于太门西,这家伙有四个武功高强的老婆保护,敢与整个武林为敌,背后还有韩熙载和明空大师,自己拿什么跟人家斗?

更让秦弱兰咬牙切齿的是太门西那得鸟德性,瞧这厮那嚣张的态度,压根就没有把她放在眼里,还大大咧咧的说等着她去杀他,被人小看到了这种程度,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她越想越恨,越想越不服,她忍不下这口气。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没有靠山,她过去在秦淮河畔呼风唤雨还不是因为有金陵衙门做后台,有小飞仙的暗中相助。现在这些都没有了,没有后台的她就只是一个风尘女子,只能任人欺凌。

但现在她到哪去找后台?还要找一个比皇甫继勋更硬的后台。难不成到朝廷大臣的家门口摆个身姿,对进出的大官人挤眉弄眼,卖弄风骚,去勾引他们?哪还不被人家的婆娘一顿棍子打得满街乱跑。

秦弱兰无计可施,太绝望了,现在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恳求老天给她一个机会,为此她可以付出一切。

你还别说,有时祈祷真会应验,老天还真给了秦弱兰一个机会。

大宋皇城,赵匡胤在紫宸殿召见文武大臣,商讨统一天下之大策。这可是千古功业,大宋的文武百官都来了。

这里先交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唐朝灭亡后,各个藩镇纷纷自立为国,天下四分五裂。在以后的半个世纪,中原地区依次出现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便于区别历史上相同名称的王朝。这五个朝代都很短暂,从几年到十几年,走马灯似的换主,在五十年中换了十三个皇帝,有如儿戏,真的个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

直到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横空出世,中原才稳定下来。

柴荣是后周的第二个皇帝,他继承帝位后立即安置流民,减少赋税,整顿吏治,把后周治理得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柴荣对外则积极开拓疆土,击败北汉、辽国、南唐以及几个诸侯小藩镇,统一了中原与华北。雄才大略的柴荣立下 “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的宏伟壮志。可惜天妒英才,紫荣在攻打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时突然病逝,大功未成,时年仅39岁,在位仅六年。

同一时期还有许多藩镇国,其中有十国较强,分别是吴、闽、楚、前蜀、吴越、南汉、荆南(南平)、南唐、后蜀、北汉。这十国中除了北汉在北方边陲以外,其它九国都在南方。为了避免混淆同名的历史王朝,在那些同名的藩镇国名字前加上“前”、“后”、“南”、“北”来区分,比如南唐的国名实际上是“唐”,但为了不与李世民那个大唐王朝混淆,所以称之为南唐。南唐在十国中实力最强。

南唐前朝是吴国,吴国权臣李昪篡位建立南唐。南唐有三个皇帝,史上以前主、中主、后主称之。

前主李昪时期是南唐的盛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中主李璟扩张疆土,先后攻灭闽国、楚国,疆土一时可与北方的后周比肩。但李璟却败在后周柴荣手下,南唐与后周三次大战皆败北,被迫将长江以北的淮南十四州割让给后周。此后南唐和后周隔长江而治,长江天堑挡住了后周以及后来的北宋的南下入侵。

后主李煜继位后南唐国势日渐衰落,李煜只知琴棋书画,不善治国,南唐一直处于后周的压迫之下。

后周英主柴荣去逝后,他年仅七岁的儿子即位,当时赵匡胤是后周大将,深得柴荣的赏识,柴荣死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执掌殿前司诸军,也就是保护皇帝的禁军首領。柴荣把赵匡胤当成了托孤重臣,把保护扶持小皇帝的重任交给了赵匡胤。但赵匡胤却很不要脸的夺了人家孤儿寡母的江山,自己取而代之,建立宋朝,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原五代正式结束。此后宋朝陆续消灭其余诸国,统一中国,建立了一个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

也许是出于内疚,赵匡胤篡位后善待柴氐,对前朝大臣也一个没杀。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在太庙里立下誓碑,平时用黄幔遮蔽,新天子即位时方可启封视之。所以除了皇帝本人外,无人知晓誓碑所言何事,直到靖康之变,金人攻进汴京城,打开太庙,方得看到此碑内容。

石碑上刻了三条祖训:“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臣;三,不加农田之赋。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也就是说子孙如不遵守这三条祖训,必遭天谴。

太祖誓碑可以说是明君之不朽典范,宋代历朝皇帝都遵循这条祖训,使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文明的朝代。

赵匡胤虽然篡夺了后周江山,但却能不伤国体,和平转移权力,开明治国,朝臣可无顾忌的言所欲言,实行君臣共治,把宋国治理得欣欣向荣,国力强盛。

今天他召集众巨商议统一天下的战略。统一天下对大宋朝臣们来说是历史使命,前朝英主柴荣开啟了统一天下的宏伟大业,当今圣上继往开来,他们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一个统一的国家,结束几十年战乱。

大宋朝臣们心同一志,只是在何时出兵,怎么出兵,对谁出兵等具体事宜有不同看法。

赵匡胤对群臣说:“各位爱卿,本朝对出兵平定天下一事已经酝酿准备很久。赵相提出先稳住北方,出兵南下,夺取南方富庶之地,再掉头北伐契丹和北汉,收复燕云十六州。赵相的这个「先南后北」策略已成我朝共识,朕特命晋王与枢密院拟定用兵方略,今天与众卿商议,做出最后决断。”

赵匡胤对御弟赵光义说:“晋王,你给众卿讲讲你们拟定的用兵方略。” 

赵光义出列鞠躬,“皇兄,臣弟与枢密院、兵部、以及潘美和曹彬等将军拟出三条出兵路线…” 赵光义讲述枢密院的策划。

北宋的南面与三国接壤,从东到西分别是南唐(江南),荆南(湖北荆州一带),后蜀(四川)。攻打这三个国家的三个方案是:

方案一:由潘美率军攻打后蜀,由曹彬率军攻打南唐。后蜀和南唐是当下最强最大的两个诸侯国,一旦夺取这两国,则天下底定。但同时攻打实力最强的两国,战线过长,风险也大。

方案二:由潘美率军攻打后蜀,由曹彬率军攻打荆南(南平)。由于荆南是个小国,曹彬灭掉荆南后继续南下,进攻湖南割椐势力(武平节度使),占领两湖地区。这是比较稳健保守的策略,只是一时无法夺取南唐这个江南大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