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小说《太门西》连载80:第27章:湘西边城(2)

(2024-02-27 18:25:23) 下一个

长篇小说《太门西》:山上长弓 著

第27章:湘西边城(2)

梦露见二姐和小妹都有了新兵器,便对太门西说:“公子,你为何不给自己打一把刀?你现在内功都已到了逆天大法第一层,比好些江湖好手都高,完全可以学一些武功,我们都可以教你。”

太门西知道梦露对他的安危一直牵肠挂肚,放心不下,总希望他学点武功,关键时或许用得上。太门西想想也对,于是也给自己打了一把剑。

太门西的剑打好后,丹妃姐妹一看,这是什么剑呀?又宽又大,四尺长,一掌宽,半寸厚,与其说是一把剑,还不如说是一把双刃刀。

太门西打造的是一把西方骑士剑。中国的剑都是薄薄窄窄的,轻巧灵便,但战场上不好使,根本挡不往大刀长矛等重武器。而西方的剑都是重剑,虽不如中国剑灵巧,但可砍可刺,战场上很实用。

太门西身材高大,觉得用一片薄薄的剑太娘们气,不够气势。而且中国剑是男女通用,他有点大男子主义,男女岂能用同一种兵器的,太给爷们丢脸 ,所以选择了西方的重剑。当然也是装酷的心思,要显摆他的与众不同。

红叶问太门西这是什么剑,太门西说是亚瑟王的神剑 Excalibur。这在西方是很出名的。红叶觉得这剑名也太绕口了,她都重复不了,太门西懒得多解释,说就叫骑士剑就行了。

还剩下一些锰铁渣,太门西也不想带走,带着一堆铁渣上路多麻烦,干脆全部打成兵器。他给丹妃打了一把大刀,给诗冬打了一把银枪。

丹妃的大刀就像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只是刀片薄一些,刀刃长一些,更加锋利,一刀可以砍倒一大片谷草。

太门西对丹妃说:“我给这把刀取了个名字,叫「关山刀」,来自于李白的诗「关山月」” 

他背诵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他接着解释:“这首诗写的是大漠边关征战的悲壮凄凉,胡汉世代厮杀,多少人身埋黄沙,多少孤寡泪流干。关山刀就是让你记住关山月这首诗的寓意。” 

丹妃不知公子为何要给她说这些,但太门西说这个是有深意的。

诗冬的银枪更确切的说是一把长矛,枪和矛的区别是矛的杆子是硬的,是铁做的,而枪的杆子有弹性,一般是白蜡木。另外枪比矛稍微短一些。这把银枪长,枪杆是一根铁棍,由于这把长枪银光闪闪,太门西脱口而说 silver,也就是英文的银子。诗冬语言天分高,她重复了一遍,发音极准,觉得没什么不好,从此她把这枪叫 silver。

但红叶怎么也说不好 silver,于是瘪着嘴说:“这名字怎么这么奇怪?叫什么「苏舞儿」,又难听又拗口。” 此后这枪又有了个怪怪的名子「苏舞儿」,诗冬也不在意。丹妃和梦露也说不好英文,干脆就把诗冬的银枪叫做「苏舞枪」。

大刀长矛这两件兵器都是沙场上使用的大家伙,一丈有八,不便携带。太门西把这两件兵器做成三节,每节之间用螺旋拧上。

这螺旋不好做,太门西为此还专门设计了个模具,用铁水浇铸,打磨光滑,三段铁棍拧在一起严丝合缝,不用时可以分拆开来,便于携带。丹妃和诗冬都觉得既顺手又方便, 两人高兴又佩服,公子点子真多,居然发明了这种螺旋接口。

最后余下的一点锰铁给红叶打造了十二片柳叶飞刀,每片只有三寸长,一指宽,薄如蝉翼,作为红叶的暗器。

太门西给每人打造了新兵器,唯独没有梦露的,那是因为梦露擅长鞭和弓,太门西把这事记在心里,将来一定要为梦露寻得一件好兵器。

太门西找到了锰矿,大功告成,但他还不想回杭州,既然已经到了湘西,不如顺便去凤凰看看。凤凰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著名的旅游胜地,太门西还沒去过。

在现代社会凤凰太商业化了,当地政府乱收费,进城都要买门票,而且商家宰客的事也时有发生,这种地方不去也罢,他一直拒绝去凤凰旅游。但当今的凤凰应该不会有大量游客,正好到那里去体会一下沈从文笔下《边城》的纯朴民风。

凤凰镇在唐宋时还不叫凤凰,太门西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他们来到沱江边的一个叫渭阳的小镇,觉得这是应该就是现代的凤凰古镇了。

说实话,太门西有些失望,镇子不大,也就一条街,沿江是一排吊脚楼。太门西几人见过太多吊脚楼,巫山和整个峡江两岸的房子大多都是吊脚楼,没有什么新奇的。沱江的水倒是很清澈,但那个时候的河流基本上都是零污染,都很清澈,所以也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这里就是一个封闭的边远小镇,唯一感到不同的是这里的民俗与江南及中原的差别。毕竟这里大部分人口都是苗族和土家族人,男女都包着头,衣服是蜡染土布。反而是太门西几人的衣着显得与众不同,招人注目,他们穿的都是华丽的丝绸锦缎。

太门西他们漫不经心的在街上闲逛,不觉走出镇子,来到沱江边。丹妃姐妹见江水清澈,便脱下鞋戏起水来。

太门西看见远处渡口有一只渡船来回接送过江行人,不由想起《边城》中的渡船、摆渡的爷爷和孙女翠翠、还有那只黄狗。沈从文的小说行文平淡,但却让人有田园诗一般感受,把湘西的淳朴民风和翠翠的爱情写纯洁凄美。

太门西坐在江边石头上发呆,丹妃姐妹赤足看水中小鱼游梭,青山绿水,一片祥和。

这时有几个人跑了过来,来到近前才看清楚他们手上持刀,原来是打劫的来了。

太门西从白日梦中回过神来,看来湘西民风并不淳朴嘛。

其实湘西是出了名的土匪窝子,这里是汉人和苗人接壤的地方 ,原住民是苗人,对汉人来说这里就是边城了。此地虽属汉人管辖,但苗人本来就与汉人不合,加之天高皇帝远,所以土匪辈出,历代朝廷都派兵进住围剿。朝廷派来的兵都来自邻近的巴鄂地区,这些兵大多是土家族人。土家族人是巴人的后裔,与汉人并无太大区别,语言和文化基本一样。这些住兵的后代就在此定居繁衍,所以此地现在是土家人和苗人混居。

太门西他们一到这里就被人盯上了。这镇子不大,邻里都相互认识,陌生人自然会引起人们注意,况且太门西几人太显眼,花钱又大方。一般人到这是都是路过或办事,从不多呆,但太门西几人来了就东逛西看,纯粹是吃饱了闲得慌。小镇的人好奇,这个小镇子有什么好看的?神经病!

离镇子不远的山里有一个苗寨叫石家寨,寨主名叫石蒙,石蒙也是个土匪山大王。在苗寨他说一不二;在这方圆数十里地面上他是霸主;对附近乡镇来说他是土匪,逮住机会就干一票。

石蒙听说镇子里来了个公子哥,带着几个美女,看起来很有钱,就派了几个手下去探明虚实,如果属实就把人给绑架到山寨。

几个土匪跟踪了太门西一阵,觉得他就是一个富家公子,不像是个难缠的人物,也没有保镖,很容易搞定。

丹妃姐妹在河边赤足戏水,像是四个仙子沐浴,几个土匪看得心痒,心想不如趁现在四周没人,把她们捉回去算了,要不然过一会仙子飞走了怎么办?

见几个土匪冲过来时,丹妃姐妹赤着脚,露着腿,来不及穿鞋,有些难堪。还好梦露有长鞭,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猛抽,几个土匪还沒靠近就被抽的皮开肉绽,嗷嗷惨叫,抱头鼠窜。

丹妃姐妹刚穿上鞋,匪徒们又回来了,这次人多,有十几个,手提刀棍,乱哄哄的,看来是临时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

红叶一看乐了,好呀,我正想找你们算帐,你们就自己送上门来。她刚才没来得及出手,正手痒想揍人,于是对大家说:“你们都别管,这事交给我了,正好练练我的新刀。”

太门西赶紧说:“别伤人,赶走就行了。” 

太门西是来游玩散心的,不想把事情搞大,惹下一大堆麻烦。

红叶提刀迎了上去,待土匪持刀围上来,她突然拔出新打造的妖姬刀,一道篮光, 只听一阵叮当声,土匪手上的刀都被砍断。红刀的锋利宝刀加上霸道的内力,把一帮土匪惊呆了,个个看着自己手中的半截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红叶挥刀冲入人群,只见一片篮光,每个土匪头发都被削落一片。

“滚!” 红叶一声大喊,土匪才回过神来,撒腿就跑。

太门西心说这地方不能呆了,得罪了地头蛇麻烦没完没了。他也不是怕了谁了,但也不想惹麻烦,况且这小地方该看的都看了,该怀旧的也怀旧了,是离开的时候了。

那帮土匪被打跑后,跑回苗寨搬救兵。苗寨大王石蒙听完手下的叙述,觉得这事有意思了,怪不得这几个人敢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逍遥,原来他们会武功。这倒激起了他的好胜心,在我的地盘上,我就不信收拾不了你们。

石蒙派人去盯住这太门西,一旦他们离开镇子,就在路上就把他们做了。这里山高林密,弄死几个人还不容易。杀人的方法有很多,纵然你武功再高,也让你防不胜防。

石蒙杀人越货也不是一次二次了,经验老道,他不到镇子上打打杀杀,而是等太门西他们离开后再动手,镇上有住兵,他不想把事情搞大。苗寨与官府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只要做事不太过分,官府睁只眼闭只眼。但若肆无忌惮行凶,把官府惹急了会派兵围剿他的苗寨。在路上动手既容易又稳妥,神不知鬼不觉。

石蒙自以为考虑得周全,有人却不屑一顾的说:“哥,怎么搞得这么复杂?要不让妹妹帮你把这几人打发了,举手之劳,轻易而举的事。”

说话的是石蒙的妹子石彩,寨里人都叫她二姑娘,她是苗岭麻婆的徒弟。

麻婆可是个让人闻之变色的人,她是苗人第一用毒高手,又被称为毒婆。当年麻婆路过此处,见二姑娘聪明伶俐,就把她收为徒弟。那时候二姑娘才十来岁,现在已是名闻苗疆的「毒水仙」。毒水仙是一种生长在南疆大山沼泽中的水仙花,花儿极美,根蓝色,有巨毒。二姑娘是个美人,又浑身是毒,所以得了这个名号,她跟随师傅住在苗岭,这次是回家探亲。

石蒙当然不能让妹妹帮忙,当哥的如果连这点小事都解决不了,要妹妹出手相助,这事传出去要那还不让人小看了。特别是石彩那自负的口气,伤他自尊,他更不能让石彩帮忙了。

太门西他们第二天一早收拾行李起程,往镇北方向行去,打算北上回杭州。

石蒙得到消息后亲自带人下山,抄小道拦截太门西一行。

太门西一行来到镇口,被一队迎亲的队伍挡住了去路,花轿彩礼,锣鼓喇叭,好不热闹。

送亲的人穿的都是苗人过节时穿的盛装。男子用布巾在头顶包一圈,头圈左边挂一根黄色的穗垂,垂在耳朵旁。女子们戴着由银箔装饰的帽子,光亮照人,帽子四周还挂着银铃铛。女人的衣服上也镶有银片,还戴着银项圈和银手镯,配上红蓝相间的蜡染花布,五彩缤纷,甚是好看。

太门西和丹妃姐妹见到苗人的婚礼都觉得新奇,他们也不急着赶路,就跟在后面看热闹,他们来这里本来就是来玩的。

新娘的轿子被迎进院子后,后面跟着看热闹的人并没有散开,而是等在彩楼前,不知道在等什么。太门西一打听才知道是等着抛绣球。

类似抛绣球这种习俗在西方流行,新娘成婚后抛出花束,接到花束的姑娘就会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成为下一个新娘。太门西听说壮族也有抛绣球的习俗,没想到这里的苗族也有这种习俗。

太门西和丹妃姐妹兴致勃勃,居然也挤在人群中看热闹,想看个究竟。

一会儿新娘出现在绣楼上,楼下欢声雷动,新娘子很漂亮,羞答答的把手中的绣球使劲往外一抛,等在楼下的姑娘们一阵尖叫就去抢绣球,挤成一团。

这时一个女子从人群中高高跃起,伸手抓住了绣球。但她还沒有落下,只见红影一闪,另一个女子跃过去,也抓住了绣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