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心声

“山水有相逢,春风入卷来,望君多珍重,圆月杯中酒”。
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感同身受和默然相伴。一切的言语都是多余的。愿开心和快感常在。
正文

匪夷所思:以色列遭遇史无前例滑铁卢?或另有隐情?

(2023-10-08 17:58:04) 下一个

2023年10月7日星期六,也是1973年10月6日“赎罪日战争”50周年纪念日的第二天,一则震惊世界的消息传来,使本已对俄乌战争的不断持续忧心忡忡的人们再添新愁:

巴勒斯坦“哈马斯”所属武装组织卡桑旅(Qassam)一举突破加沙防线,对以色列本土发动大规模武装袭击!在极短的时间内,5000枚火箭弹向以色列境内倾泄而去,同时地面武装分子蜂拥而入,攻击多处以色列军营,杀害和绑架大量平民。一时间,加沙地带以色列一侧,烽烟四起,尸首遍地。

据《BBC》报道,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馆在社交媒体“X”公布了以方死伤和被俘的人数,包括被哈马斯俘虏的军人和平民。死伤人数触目惊心:

袭击发生后的一天内,以色列方面目前共有300人死亡、1800人受伤、100人被俘。

哈马斯公布的视频显示,有大量以色列军人被俘虏,其中一人竟然是以色列负责守护加沙防线的前任指挥官、以色列国防军少将尼姆罗德·阿洛尼(Maj Gen Nimrod Aloni)。另外有约50名以色列平民被抓为人质,这些俘虏和人质极有可能被哈马斯当成交换战俘的筹码。

以色列国防军少将尼姆罗德·阿洛尼(Maj Gen Nimrod Aloni)被俘图片。图片来源:The Telegraph.

以上情况在近50年以来的巴以冲突中前所未有,令人震惊,且匪夷所思。

众所周知,以色列军事力量一直位于世界前列。依据2023年1月6日发布的最新全球军事力量排名,以色列国防军在参与排名的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8位 。

而哈马斯武装部队作为一支区域性的、兵种单一且未成规模的武装力量,初步估计能够动用的武装人员总数至多万余。这次实施突袭的哈玛斯所属“卡桑旅”拥有的兵力应只在千人规模。

令人甚感诡异的是:哈马斯此次对以色列的密集攻击居然事前毫无征兆,也无任何情报来源对此作出任何预测和警告。

要知道,以色列的军事实力虽然屈居全球18位,但其情报系统却雄踞全世界前三。

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的鼎鼎大名在国际情报界可谓如雷贯耳、皓月当空,令无数与之交锋的谍战强旅闻风丧胆。

无数只存在于谍战剧中的场景故事被以色列摩萨德在现实世界里激情演绎。例如:全球缉拿纳粹余孽、对慕尼黑惨案的始作俑者千里击杀、对哈马斯领导人实施定点清除;还有伊朗的核机密、前苏联的米格-21、法国幻影战机设计图等等。一切如同探囊取物、手到擒来,为世人所耳熟能详。

可是,摩萨德的无边法力好似在这次哈马斯的血腥袭击前凭空消失,对如此大规模的武装行动所必备的计划、筹备、调动和实施过程从头到尾居然毫无反应!

事出反常必有妖。虽然迄今为止,以色列有关方面对此事的解释无一例外地指向情报失误。

以色列驻法国大使莫拉夫公开承认:“我们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准备”。而以色列国防军前国际发言人康里克斯也认为,这不只是情报失误。“整个系统失败了。不仅仅是一个组件。整个防御架构显然未能为平民提供必要的防御。对以色列来说,这是类似(二战日军突袭美国)珍珠港的事件。”

连美国政府前中东国家情报官员帕尼科夫也说到:“这是一次情报失误,不可能有别的原因。”

果真如此吗?这里有几处并非完美合乎逻辑的地方。

首先,以色列自建国以来的生存史其实就是一部血雨腥风的战争史,以色列与阿拉伯宿敌之间的大小战火从未熄灭过。因此,以色列情报系统的高效运作是关乎国家民族存亡的生死线。摩萨德的首脑不久前还宣称过去一年里,以色列情报人员挫败了27次伊朗针对以色列人的袭击事件。可见,以色列的情报系统的效率和能力理应始终保持在一个高而稳定的水平上,而极少受国内政局、政策等变量因素的影响。

其次,哈马斯在这次首发的军事行动中共计发射了多达5000发的火箭弹,造成超过两千人的伤亡,并俘获上百人。这已经超出了局部军事冲突的范畴,而是发动了一场地区战争。如此巨大的军事动作居然没有引发以色列庞大情报机构的任何警觉。

有一情况可能不太为大众所熟知:除了赫赫有名的“摩萨德”(以色列情报及特别行动局),以色列还同时拥有“辛贝特”(以色列国家安全局)和“阿曼”(以色列军事情报局)另外两大并行的职能情报机构。即便擅长缉凶追杀之特别行动的摩萨德偶然失手,但事关国家安全的 “辛贝特”和专职军事情报的“阿曼”居然也相约疏忽,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之低。

战事未启,情报先行。这是任何一场战争的铁律。显然,在历经了大半个世纪残酷战争洗礼的以色列情报界,在最新的这场战争中,有意或无意地改写了这个战争的铁律。

然而,以色列是一个睚眦必报的民族,经年累月无时不在的生存危机激发了以色列人绝处逢生的战斗意志。在短暂的震撼后,以色列立即启动了全国性的战争动员令,并大规模征召预备役军人投放前线。

同时,为了实施代号“铁剑”(Swords of Iron)的报复行动,以色列将其军队悉数撤出加沙地带边界,随后以色列空军出动数十架战斗机开始对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目标进行压制性空袭。

鉴于以色列和哈马斯武装在军力上的悬殊对比,以色列反击成功毫无悬念。问题在于,以色列在此次的反击报复性军事行动中将会止步于何处?

目前,巴勒斯坦领土由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两个地区组成。而以色列长期以来一直对加沙地带实施严密的经济和军事封锁。由于控制巴勒斯坦的哈马斯组织一直以消灭以色列为宗旨,因此以色列也一直将哈马斯组织视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

笔者相信目前以色列由右翼主导的政府和军队一直在寻求合适的机会对哈马斯组织实施铲除计划,至少会对进犯以色列领土的跳板加沙地带实施军事性掌控,并重度压缩哈马斯的势力范围,以确保以色列的安全。

以色列人应该明白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个道理。而在这块为全世界所密切关注的敏感地区,一举一动都会牵一发而动全局。

所谓师出须有名。以色列人并无军事上的后顾之忧,而只欠一个出兵讨伐的正当理由。

笔者不妨在此推测,这次哈马斯异乎寻常的不宣而战,就是以色列人需要的绝佳出师之名。

而以退为进的苦肉计更是知耻后勇、激将伐敌的用兵计谋。笔者再为大胆地推测:以色列人是否正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巧以布局,下一盘攻城掠地的大棋?

不论真相如何,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以巴以冲突为主线的,由犹太教、伊斯兰教乃至基督教三大教义深度介入的对耶路撒冷的圣地之争将难以平息,世界奔赴和平的道路依旧漫长遥远。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北美小镇 回复 悄悄话 按照犹太人的团结程度,要故意牺牲国民弄苦肉计不太可能。以色列情报失灵不可能是哈马斯自己能做到的,但你忘了俄爹!以色列有巨大的人口比例来自俄罗斯。俄爹要拦截情报,还是很可能的。普京可能觉得能靠这个一时阻拦西方军援,还能抬升油价,顺便卖军火。可一旦被以色列发现证据,俄国可挡不住以色列的报复。他大概琢磨现在找伊朗出来背锅,找不到他头上。但犹太人可没那么好骗。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为了出师有名就以本国数千名妇孺百姓的生命为代价,这种做法太卑劣了,这样的政府太无耻了。我宁可相信情报失灵,宁可相信以色列政府颟顸无能。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假设1是以有情报,欲擒故纵。但这犹如罗斯福总统明知日军会炸珍珠港而故意不采取措施的假设一样,很难令人信服。我的战略分析是假设2,也许更有道理:还有一个可比的战史案例是1973年10月6日,整整50年前,埃及发动的十月战争。埃军成功地奇袭渡过了苏伊士运河。为何以色列(还有美国的)情报部门在1973和2023都不知不觉?1973年的原因是战前萨达特总统喊打喊了好几年,考虑到埃军在1967六天战争中吃了败仗,以色列不相信埃军会真打。同样现在哈马斯喊打喊的大家都以为它在放空炮。举个比喻:狼一直在说:我要来了,我要来了。。。没人相信,结果狼真的来了。
花刺猬 回复 悄悄话 我持相同观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