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问心》。这是一部描述某三甲医院心脏治疗中心的医疗题材剧,剧中第十八集有这么一段情节:病人杨阿姨患心脏病多年,是病区里的老人,近来病情恶化,为挽救生命,需要做一个很重要的手术,手术风险也不小。手术前夕,杨阿姨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不能入眠,遂与主刀医生周筱风促膝交谈。
杨阿姨的丈夫和唯一的儿子在2008年的大地震中失去了生命,留下她孤身一人,医院为家。杨阿姨回忆起儿子生前与她的最后一次见面竟是一场不欢而散的争执。
儿子想去外地上大学,而杨阿姨爱子心切,特别希望孩子留在家的附近上大学。母子俩争执不下,儿子负气离家。
孩子离开后,杨阿姨有点后悔了。她觉得还是应该支持孩子的想法,不能因为自己个人的情感需求而阻碍孩子的独立成长,于是决定等儿子回来后就告诉他妈妈的想法改变了。
殊不知这一等,等来的却是儿子还有丈夫双双死于地震的噩耗。母子俩已经天人永隔。
杨阿姨最后对周筱风医生说:人的一生中,很难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想做的事,就得尽快去做,想见的人,就要尽量去见。。。不要给自己留遗憾。
不幸的是,杨阿姨最终也因未能挺过并发症而离世。杨阿姨走后,她的主治医生周筱风十分哀伤难过。按理,医生见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不太会对一位病患的离世而心生波澜。只是这位杨阿姨是周医生医治多年的病患,不知不觉中已多了一份亲人般的依恋。
看到哥哥伤心地感慨世事无常,周医生同样也为大夫的妹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世事无常,才是常态”。
世事无常。
涅槃经有云:”诸行无常”,”诸行皆苦”。苦与无常是佛学思想里所阐明的两个基本事实。常者,常量、常数也,指恒定不变的意思。”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万事无不在不断变动之中,一切充满变数。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一个变动的周期:从出生到成长,从成长到成熟,从成熟到衰老,从衰老到生命的终结。这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任何人都会有起点和终点,这是共性。
而在这周期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相信多数人会从主观上依据自身的愿景预设一个周期的运行轨迹,并努力地促使这个轨迹按照自己的预想运行延展。
人们希望健康活着,可疾病往往不期而至。人们希望开心常在,可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们希望天遂人愿,可不测风云瞬间降临。人们希望幸福完满,可祸福相倚尽在旦夕之间。
世事无常,才是常态。
我们应如何应对这种常态化的无常?当明天和意外不知谁会先到时,首先我们应以平常心待之。既然无法改变世事之无常,不妨放松心态,随遇而安。以平常心去谋事,谋事在人,我们可以控制。而对于谋事后的结果,在预期上既要积极,也要客观。可以有最好的努力,但不宜抱最好的期待,成事在天。只要尽了人事,人生便无遗憾,剩下的结果不如交给天命。
同时,我们更需要勤于思索,在无常的世事中寻求以不变应万变的生存之道。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当然是一种存在于无常世界里的有效态度和模式,但不是唯一的模式,更不是最理想的模式。
我们更可以因为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在轻松的心态里也尽力让自己活出紧迫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就像上文提到的剧中人物杨阿姨所说的:想做的事,就得尽快去做,想见的人,就要尽量去见。。。
没有经历,没有痛苦,何来感悟?世事无常这个道理,看似简单、认知不难,然而要做到知行合一,依旧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早些领悟,方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顺境会令人懈怠,而错失对于未来无常的未雨绸缪。挫折会激发人的反思和纠偏,但代价不小。如何在顺逆之间找到一个切入口,使自己人生遗憾最小,乃是一生的学问和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