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花园摩洛哥风情(19)—-舍夫沙万(Chefchaouen): 旅行团中午以后从菲斯(Fes)古城向北行驶 198 公里山路向舍夫沙万(Chefchaouen)行进,虽然一路山间公路,但山野普遍绿郁葱葱,表现出北大西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当然这种气候的变化和改善是相对于摩洛哥南部地区的气候环境而言的,旅途经过的不少河床大部分裸露,河床中部仅有的纤细的水流….,也有可能与目前摩洛哥处于冬季原因有关吧,但应该感觉到从总体来说摩洛哥的北部区域也并非雨量和地下水极为丰富的地区….。经约 3 小时51 分钟山道旅程,天色也逐渐失去光亮….。
第二天是27日,闲逛舍夫沙万(Chefchaouen)开始了….。
舍夫沙万(Chefchaouen)是摩洛哥西北部的一座城市,它位于摩洛哥北部的山区,它是舍夫沙万省的首府,以其蓝色建筑而闻名,因此被昵称为“蓝色之城”。但实际上从远处高处眺望舍夫沙万的话,看不出它与其它城市的区别,因为舍夫沙万的建筑“靛蓝”色一般只刷到建筑或街道墙面的2米左右高度,由于建筑距离和街道都很狭窄,虽然舍夫沙万是沿山坡而建,但从远处眺望是看不出“蓝色之城”美誉的,宣传广告的图片与实际情况是大相径庭的…..。但如果置身于其中又是另一番感觉,它的“靛蓝”色赋予了这座城市特殊的氛围,它独特的魅力给人一种不真实的印象。上部白色下部蓝色的房屋,整个城市似乎沐浴在靛蓝与白色之中。漫步其中,仿佛置身梦境。
这座城由穆莱·阿里·本·拉希德(Moulay Ali Ben Rachid)于 1471 年建立,也有人认为是柏柏尔人建立的,穆莱·阿里·本·拉希德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远亲。最初的定居点只有一座小堡垒,现在被称为舍夫沙万的城堡。建造这座堡垒是为了保护该地区免受葡萄牙侵略者的潜在袭击;当时,葡萄牙正在对摩洛哥北部城市和城镇发动攻击。
舍夫沙万(Chefchaouen)原本并非以其独特的“靛蓝”色着为建筑和环境的涂装,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在上世纪1930年左右,一些犹太难民来到舍夫沙万避难。据说他们将靛蓝色视为象征天空和天堂的颜色,因此开始将建筑的局部刷成靛蓝色,以表达对神的敬意。另一个原因是犹太人使用这种颜色来区别于代表穆斯林文化的绿色,而绿色曾用于粉刷摩洛哥其他城镇的许多门窗。另一种原因是蓝色可以驱赶蚊虫,还象征着平静与安宁。这一传统从20世纪30年代延续至今,也成就了今天的“摩洛哥蓝”….。
照片(1): 舍夫沙万(Chefchaouen)远眺
照片(2): 舍夫沙万古老的麦迪娜(Medina)区进口
照片(3): 麦迪娜(Medina)区中的古城堡
照片(4)至(9): 如梦如幻的舍夫沙万麦迪娜(Medina)街道与庭院
北非花园摩洛哥风情(20)—-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的麦迪娜(Medina)区:27日,下午我们结束了舍夫沙万(Chefchaouen)的闲逛后返回萨布兰卡(Casablanca)。从舍夫沙万 (Chefchaouen)向西南行驶 341 公里可达萨布兰卡(Casablanca),全程约 4 小时 55 分钟。旅行车经过一段双向双车道的地区公路,这也是摩洛哥的国道,然后行驶在摩洛哥为数不多的高速公路上。这是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脉(Atlas Mountains)的北部地区,也是摩洛哥北大西洋的沿海地区,沿途景色丰满宜人,分布广袤的椰枣树林,这种椰枣树林在水源比较丰富的峡谷区域以及摩洛哥北方众多地区都有大面积的种植,椰枣也是摩洛哥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接近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区域时有不少现代化的建筑在车窗前闪过,一排排干净整洁的住宅区也在车窗前靠近,呼啸而过的远去….。明天28日是我们离团开始我们在摩洛哥最后4天自由行的日子,跟团旅行的日子结束了….。
在车上的时间里,从导游嘴里得知,跟随旅行团7天摩洛哥的大叔级司机,是该旅游公司的合同工,他1.7米不到的中等个,大约40来岁的样子,留着黑卷的络腮胡子和强壮的身体,从来听到他没有开口说话,每天只是默默地工作,据说旅游公司每晚支付他额外的140迪拉姆左右(约15美金)的住宿费,这点钱能住一个什么样的“旅店”就不得而知了….,据说他为了家人而积攒每一笔钱,每晚在车上的行李搬空后,就住在车上后部的行李空间中….。震惊之余包含着敬佩,他是旅行团中每天工作最累最辛苦的人,清晨每人的行李一件件的搬上车,傍晚车到酒店后又一件的搬下车,无声无语。虽然我们都事先支付了全部的小费给旅游公司,但大家在行程结束到达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后,最后一次的由他搬下全部行李,大家分别手握一笔额外小费上前与他握手….,这也是一笔最值得的小费,他由于兴奋,涨着微红的脸,高高举起竖着大拇指的双臂…..。
28日,自由行开始了,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的麦地那(Medina)占据着城市中一个特殊的位置,位于港口湾和哈桑二世清真寺之间。城墙长四公里,周围有八个城门,其中南侧最为突出的是巴布马拉喀什(Bab Marrakech)门。这些大门附近的狭窄小巷是大多数商店所在的地方, 麦地那的其余部分仍然主要是住宅区, 它分为三个区域:麦地那本身、犹太区和特纳克区。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卡萨布兰卡的麦地那(Medina)这座古城几个世纪前是安法(Anfa)城,是柏柏尔人在公元 7 世纪左右建立的城堡。麦地那(Medina)古城处于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东、西、南三向的中心位置,北邻港口和大西洋。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的城市发展围绕其麦地那(Medina)和港口发展起来,麦地那面积约50公顷。在麦地那的北侧,面向港口,会看到卡萨布兰卡 18 世纪防御工事的最后遗迹。这座堡垒被称为斯卡拉(Sqala), 从这座堡垒可以欣赏到北大西洋的景色。
摩洛哥各个城市的麦地那(Medina)市场的老板们都很会做生意,如果不想买东西的话尽量不要开口问价,否则这些卖家们有可能让你很难脱身,他们有一种“不卖出商品誓不罢休”的勇气,会纠缠你很长时间。龚“老爷”在菲斯(Fed)古城遇到一位小老板,一路尾随至上百米,直到进入小客车还在车窗外不停地向你摇晃手中的商品….。
照片(1): 巴布马拉喀什(Bab Marrakech)门
照片(2): 麦地那(Medina)古城的西侧商店
照片(3): 龚“老爷”在斯卡拉(Sqala)堡垒上准备向大西洋开炮
照片(4)至(6): 麦地那(Medina)古城内的商铺
照片(7): 麦地那(Medina)古城内的香料店
照片(8)(9): 麦地那(Medina)古城内的蔬菜水果和海鲜摊位,其价位都很便宜,如非常甘甜的叶桔5~10迪拉姆1公斤,合0.5~1美元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