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王飞雪

北京、纽约、多伦多和温尼伯都安过家,目前主持“全球抠门俱乐部”和“北大法律系83级夸人有限公司”,并试图解决美食与瘦身长期共存的难题。
正文

海外精英回北京坐出租车(一) - 咱俩算个屁呀(上)

(2023-08-16 18:36:37) 下一个

 

咱俩算个屁呀(上) 

 

北京初春的一个下午,从纽约飞往北京的一架航班在首都国际机场准时降落。

东方的座位靠前,几乎是头一个下了飞机。他没有托运行李,因此没花太多时间就已经站在机场大门外等出租车了。

东方的全名叫欧阳东方。据说当年他爸爸欧阳强和他妈妈东方倩恋爱结婚,很重要的原因是都喜欢对方的姓氏,后来生了儿子后就取名欧阳东方。

街坊四邻都把东方和欧阳两个复姓的强强联合传为美谈。东方从小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在校是好学生,回家是好宝宝,对谁都特有礼貌。后来东方出国了,也是继续有出息,上了好学校,有了好工作,还经常世界各地到处跑。

首都机场出租车等候处的管理很有效率,再加上避开了人潮,东方很快就上了一辆出租车。他算了一下时间,如果不塞车的话,赶到约会地点应该来得及。他回来之前跟一个以前关系不错的同学在微信里说了自己回北京的事,那哥们儿又告诉了别人,于是就有了东方刚下飞机就被安排到一个高档餐厅赴宴,由以前的老同学给他接风这么档子事儿。

东方把要去的地址告诉了司机,就想闭眼眯一会儿,毕竟飞了十几个小时也累了。然而他今天却碰上了个爱说话儿的的哥,从东方一上车就开聊。

东方的模样长的酷酷的,貌似高冷,其实他却有讨好型人格,总是希望让大家都高兴。从小到大,无论父母,老师,邻居,同事,他都不想让别人失望。所以此时的东方尽管疲惫,也不好意思把兴致勃勃的司机小哥撅回去,就只好强打精神陪聊。

“您这是国际航班吧?从哪过来的?”

“纽约。”

“呦,那么老远!那您怎么就这么两个小包啊?行李丢啦?”

“我没有托运行李。这次就是回北京短期出差。我怕麻烦,一般喜欢轻装出行。”

这一下,的哥更是打开了话匣子,先是盛赞东方这种做法既高效又环保,又说他上次拉了从美国回来的那两口子,带了好几个大箱子,把车差点塞爆了,“碰上这样的主儿算是倒霉了,那么沉的东西,得费我多少汽油啊!” 

东方明白了,今天这位的哥之所以高兴,是因为他去的路远,还没有行李。

到了收费站,的哥交完10块钱,拿了发票后又换了个话题:

“您知道吗? 咱们国家马上就要立法,让开红灯区了!”

“哦?是吗?”

“这不是前两天内谁(然后他说了那年一个国务院副总理的名字)去欧洲了嘛,其实就是特意去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考察了,回来后他们高层开会了,通过。就前两天的事儿,估计很快就对外公布了!”

听那口气,好像去荷兰和高层开会,他都在场。

东方觉得这小哥说话没边儿,太不靠谱,但也忍着不笑,哼哼哈哈地陪着。然而接下来这位的哥又从红灯区聊到绿色能源,然后是美国大选,中东局势,两岸关系,说得头头是道,其中既有新闻中的报道,还有他自己的解读和分析。

小哥尤其对军事感兴趣,能不假思索地说出美国有多少航空母舰,俄罗斯有多少先进战机,中国有多少种导弹,日本有多少艘潜艇,印度有多少辆坦克,以及以色列为什么全民皆兵。他说得口若悬河,如数家珍。东方虽然无从判断他那些数据的真实性,但心里却暗生佩服,同时也为自己在国际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无知而惭愧。

此时的东方已经被司机小哥聊得睡意全消,他由衷地赞了一句。的哥很高兴,拿起自己的保温杯喝了口水,然后接着侃,说了最近出事儿的一个贪官的名字。东方摇头说,没听说过。

的哥说:“您不知道这人太可以理解了,他并不是太出名,连我都不知道。我也是前两天拉一个活儿,听车上的人说起这个人的。”

东方侧头看着的哥,听评书似的等下文。

“据说这位贪官进去之前人缘特好,总之就是帮了不少人吧,所以在他进去之后,好多人都偷偷帮助他的家人,又不敢抛头露面地帮,就都在晚上没人的时候悄悄地往他们家扔钱。据说啊,一到半夜,就有一捆一捆的人民币扔进他们家的院子里,一连几天都这样。他们家人一出来吧,光看见钱,每次又都找不着人,不知道是谁扔的钱!"

"还有这事儿,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

东方觉得这故事编的太有趣了,尽管十分好笑,就说:

“这位贪官家住哪里呀?我都想今天半夜过去看看,也许能检一捆钱呢。”

“就是说呢!我要知道他们家地址我也去了,谁还在这儿开车呀?”

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说着说着下了高速,东方看看表,离约定的时间很近了,但他应该不会太迟到,就给同学发了个微信,说路上有点堵,抱歉可能晚到一会儿。

然后,司机小哥又从国际局势的动荡和权贵命运的起伏聊到城市的拥堵,房价的昂贵,小朋友学习负担太重等民生问题,并给出他的权威分析和解决方案。

 

此时的东方已经完全被司机小哥聊精神了,他由衷地夸赞对方见多识广。没想到,的哥接下来却说了句完全不把东方当客人的话:

“嗨,我这也就是在这儿瞎有见解,其实没用。人家当官的听咱们的吗?您说,咱俩说话有人听吗?咱俩算个屁呀!”

东方心里说,你说自己是个屁,干嘛把我拉上,我招你惹你了?但是有涵养的东方脸上却没有表示出不悦,只是笑了一声算是应付。

的哥一边把握着方向盘转弯,一边像找到知音般地重复一句:“是不是您说,咱俩算个屁呀!”

东方不想接这个话茬儿,就探了下身子,伸手指了一下前面的高楼说:“到了。” 然后掏钱准备付车费。

的哥高高兴兴地说了声“得嘞!”,然后就稳稳地停车,给东方找钱。

在等待打印发票的时候,这话痨嘴里又加了一句:“咱说什么都没用,在人家眼里,咱俩连个屁都不算!”

东方下了出租车,看着的哥心满意足地开车走了,心想我这个冤啊!我不就是回趟北京出个差嘛,怎么突然就混成这样?几分钟之前我是不是个屁好像还有商量,到最后变成连个屁都不算了。

东方突然感到心情有点郁闷,又后悔刚才为什么不反击,由着别人踩乎自己。但他生来就不是趾高气扬的人,凡有不顺心的事一般也自己忍了,不愿意和任何人起冲突,闹矛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彼岸王飞雪 回复 悄悄话 是真事。
nyzach 回复 悄悄话 不想聊完全可以说想安静一下,估计司机也不会反对, 没必要违心聊天却居高临下的和给了施舍一样。"咱们"就是客气的老朋友间的用语,多数情况下是看得起你才会用。如果因为别人一句自嘲的话而要认真反驳说自己不是P,而且需要要忍住,不因此起冲突,闹矛盾。。。你这故事不是认真的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