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友天下

《世界陶瓷文化遗产概览》终于出版。为第一手资料我曾经踏遍天涯海角。在偏远的乡村联系到一位陶艺家或学者,进而结识了许多陶艺家朋友,甚至发现了原住民陶村。好多次我在飞机降落时举目无亲,数天后登机告别时却又与众多朋友依依不舍。
正文

墨西哥寻陶 --- 瓜达拉哈拉 (Guadalajara 下)

(2023-08-29 19:03:03) 下一个

托纳拉(Tonala)位于瓜达拉哈拉市外,曾经是全民做陶的小镇,就如同宜兴的全民做壶。托纳拉陶器的主题植根于当地的民间传说、图腾及民俗风情和日常生活场景。它的特色是彩陶,最早是各种不同颜色陶土的搭配,如今已经有各种不同化学物质的颜料。成品也从日用品和孩子们的玩具发展到如今色彩丰富做工精致的工艺品,但是古老的手工抛光和低温无釉装饰手法还在广泛应用。

托纳拉陶器在21世纪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一是尺寸的变化。历史上托纳拉彩陶鲜有大件器物,如今各种大型托纳拉在当地市中心的商场或餐厅随处可见。二是当代托纳拉风格丰富多样,作品普遍显示出精致的工艺及复杂的图案设计,已经超出了原先民间艺术的范围。

今早去到托纳拉,拜访此地的艺术大师路易斯·库尔特斯,受到热情接待。从塑形、打磨、上色到彩绘,各个步骤大师都一一耐心为我们展示。多亏google语音翻译,得以和大师的交流全程无障碍。

大师的陈列室里琳琅满目,精彩纷呈。

好喜欢这个鱼瓶,有亚光与抛光的对照,还有平面与立体的对比。

出了工作室大师带我们去托纳拉国家陶瓷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建于1959年至1960年之间,这栋建筑起先是由两位伟大的陶瓷守护者豪尔赫·威尔莫特(Jorge Wilmot)和肯·爱德华兹(Ken Edwards)购买的,用以安装托纳拉的第一个高温陶瓷窑炉。因为他们带入的高温制陶技术,大大地推进了此地的制陶工艺的发展。过世之后家人把三分之一的建筑和不少作品捐给了当地政府,所以才有了这家博物馆。

展馆外观

入口处

大师特别请了英语翻译的小伙子全程陪伴做讲解和问题解答。馆里汇集了西班牙殖民前、殖民期间和墨西哥独立后,不同阶段和不同区域制陶技艺和风格的发展。

这个看着是不是有点“脸熟”?嘻嘻

也有不少现代化的作品

晚上又去了步行街寻饭,无意中进入一家墨西哥餐厅,有位吹萨克斯风的长者,演奏着六、七十年代的爵士音乐,加上美食美酒,为在墨西哥的最后一夜划上完美句号!

再见了墨西哥!下次还会来!Adios!Mexico!

(J)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