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友天下

《世界陶瓷文化遗产概览》终于出版。为第一手资料我曾经踏遍天涯海角。在偏远的乡村联系到一位陶艺家或学者,进而结识了许多陶艺家朋友,甚至发现了原住民陶村。好多次我在飞机降落时举目无亲,数天后登机告别时却又与众多朋友依依不舍。
正文

邻国寻陶 --- 韩国(上)

(2023-08-15 23:45:00) 下一个

到达首尔

来过韩国好几次,前几次是参观京畿道国际陶瓷双年展,后来是受邀担任双年展的评委。1999年由韩国陶瓷基金会成立,韩国国际陶艺双年展至今已有20余年。这正是全球现当代陶瓷艺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20年。韩国国际陶艺双年展也成为了全球现当代陶艺发展20年的重要见证人。历年来,京畿道陶艺双年展的宣传做得滴水不漏。国际上主要的陶艺杂志都有他们的广告,美国陶瓷艺术教育年会每年都有他们的展位。如今韩国京畿道陶瓷双年展已经成为世界陶瓷艺术界的奥斯卡;也是韩流在世界陶艺界的体现。

这次受韩国陶瓷基金会邀请担任京畿道国际陶瓷双年展的国际评委,再一次来到了首尔。主办方非常贴心地在都市以外的京畿道利川市安排了优雅安静的住所。精心设计的庭院式宾馆充满自然气息,散步其中如同进入了郊外的小村庄。

放下行李去寻食,旅馆前台推荐了这家餐馆,点了一个菜,不想上了一大桌。(真的是连桌板一起上的)除了中间那个主菜,其它都是“小菜”。以前吃过的韩国料理小菜不都是一个个小碟子吗?说是二个人的量,足够喂饱4、5个人!我们二个拼命吃才消灭了一半。

首尔一日游

工作了一天以后,第二天跟着主办方安排的大巴士旅游。主办方非常讲究“劳逸结合”,也是给随行的家属好友一起出游的机会。

进到首尔以后,去这家非常有名的“韩国之家“ (Korea House ) 吃午饭。这个庭院式的建筑原是世宗大王宠爱的学士朴彭年的私宅,现在作为传统文化宣传中心,普及传统美食、传统婚礼、传统表演等。这里的美食是宫廷式的,据说是完全按照“大长今”的菜谱,(是的,她的徒弟的徒弟还在指导今天的饮食)食物以保持原味为主。

院墙边堆满了大酱缸。

宫廷菜的样本

饭后去的是“昌德宫”,韩国的“故宫”。整个建筑群借鉴了很多明代的设计,又结合了韩国的传统,比如红松色的墙和青瓦。

下图屋檐上的一行小人认识吗?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呢!韩国人说他们可以除妖降魔,相信也可以请来保佑宫殿。

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广场上百臣列队的地方都有等级小牌,以防站错位置哈!

今天的重头戏是参观国立中央博物馆,伫立在曾经的美军基地,很西化的设计又结合了东方人的理念。比如进门后是很大的一块空地,就像国画中的留白,逐渐走近以后呈现在眼前是一个巨大的池塘,正好捕捉到展览大搂的倒影。拾级而上,两边有秀竹相伴。

整个展馆一天都不够,我们只有一个半小时当然就聚焦在陶瓷上。韩国也有辉煌的陶艺史,韩国陶瓷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有:青瓷、青瓷象嵌-镶嵌、粉青砂器、白瓷、白瓷满月罐等等。特别是青瓷(celadon)受到越窑青瓷影响,11世纪中叶逐渐成熟,12世纪高丽时代达到顶峰。展馆有几件国宝级的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水平。

首尔国立中央博物馆的新安沈船

公元1323年(元代)一艘货船满載着陶瓷、漆器、铜器、佛像、砚台、植物种子、中药材、武器和铜币由庆元(今浙江宁波)出发驶往日本坂田。因变幻莫测海上气候而沉没在韩国全罗南道新安海域。

沉船于197610月至19848月前后打捞了十次。2016年首次公开展出。根据打捞上来的竹签文字证明:这是一些日本寺庙共同订购的货物。今天的行话就是“拼箱”。沉船上的陶瓷主要为龙泉青瓷和景德镇青白瓷。

此外博物馆的亚洲馆里还有不少中国、日本、印度和西亚的珍贵文物。中国陶瓷类收藏了不少产自江西吉州、福建建窑和河北磁州窑的黑釉和褐釉茶盏和陶罐。

晚餐在首尔塔(等于上海的“东方明珠”)吃饭看夜景。窗外可以看到横跨汉江的大桥,灯火特别密集之处就是所谓的“江南区”,首尔的高大上,房价最贵的地方“Gangnam style” 由此而生。

访问陶艺大师的工作室

第二天的日程是访问陶艺大师的工作室。首先去到的是申相浩工作坊。申大师曾经在非洲旅居十五年,他的作品明显带有非洲风情。也喜欢他的大型壁画,运用简单的基本五色营造出很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

接下来参观的是権大燮工作室,権大师原来主修西洋绘画,后来被韩国传统的 Moon jar 吸引,发奋自学,成为韩国第一流的 Moon Jar 大师。Moon Jar 是韩国陶瓷典型器,以前是宫廷御用,用来储存酱料和水,因器皿的形状如满月而得此名。看似简单平凡,但要做一个完美的 Moon Jar 可不容易。権大师一年的成品也不过四、五个,过不了他 “法眼” 的统统成为他手下榔头的牺牲品。

権大师的工作室坐落在一个山坡上,不仅风景优美,周边茂密的松林成为他窑炉的最好燃料,住房也是百年老宅改造的。

我们有幸受邀在他家里用午餐,遇到了他的画廊经理和手下的一众人等。大大的厨房里有一群 “大长今” 们忙碌着,用的全是当地当季的食材,碗碟也是権大师的作品。这个供二人使用的食盒是根据古代医师的医盒改进的,他们还是很信奉 “药补不如食补” 的理论。饭后女主人还亲手做茶,配上韩式甜点非常完美!

晚上参加了一个 “Temple stay Program“,入住在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寺庙中,一个全新的体验。庙宇傍水而建,河水隔离了城市的喧嚣,环境优美安静。寺内保存了不少珍贵文物,比如方塔和舍利。看看这颗500多年的银杏树中间是不是仿佛有菩萨的影子?我们换好了寺院提供的服饰,开始了一段和尚/尼姑的生活。微笑

我们的住所

吃完了晚餐(素食),晚修时间女主持教我们如何串佛珠。本来每串一珠都要行一个大礼,我们这些凡人就减行半礼。一百零八个半礼行下来也挺累的,不过也学到不少东西。

完成以后与主持来一张合影

(J)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helen_xu1111 回复 悄悄话 很赞!
陶友天下 回复 悄悄话 主办方的确很周到也很专业。
理想人生 回复 悄悄话 这样被招待的游览很舒服也很独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