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麦收的回忆

(2023-07-09 19:12:58) 下一个

麦收的回忆

作者:宏亮

 

这个土地上的每一个农民都值得拥有一块属于他们的丰碑,那就是他们脚下的土地。                                                                                                                                               — — 题记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春天来的象征除了垂柳,就是满树的榆钱。当把和着白面的榆钱蒸好,加上各家各户自己做的辣椒油以及自己地里出产的蒜凉拌,嘴里还有一丝回味之后的一个月,就是满院清香的槐花开放的时间了。照样,槐花也是如此这般成了每年的时令吃食。再过上一个月,随着从南边来的风一天天热起来,村头的麦子也就在这样的热风中从绿变成黄绿,最后成为金灿灿的一大片,我知道,每年的麦收就又要开始了。

  每当这个时候,父亲就会从家里的角落里拿出所有的镰刀。这些镰刀都是用旧报纸包着,上面落满了灰尘,而镰刀也明显生了锈。父亲把镰刀放在脚旁,打一盆凉水,然后把小板凳放在一个不知道是用了多少年,但中间已经被磨得明显凹下去的由一整块青石做成的磨刀石的一端,用手蘸一点水,开始“刺啦刺啦”地在磨刀石上磨起镰刀来。磨得差不多了,就用手指在磨得锋利的刀刃上比试一下,然后再眯起眼睛看那磨得闪亮的刀刃。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大拇指从磨得锋利的刀刃上划过应该是什么感觉,也从来没有告诉过我怎样才是磨好的刀刃。后来,我似乎是无师自通地用这个方法验证我磨好的菜刀。不过,无论在哪里生活,我用的磨刀石都是小小的一个,比起老家那个放在地上大大的青石磨刀石不知小了多少,地上的那个磨刀石好像带着一种威严,可以把任何的东西磨得平整。上面那如弯月凹下的印记,也许是经过几代人才会形成的吧。

  麦子从播种到收割差不多需要八个月,但适合收割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收割早了麦子不饱满,收割晚了麦粒容易掉在地里。因此在农村,这个时候有一个名称,叫“抢收”。既然是“抢”,那就需要争分夺秒。因为收割麦子的时候天开始很热,为了避免白天毒辣的日头,农民们往往在早上四五点钟的时候就起床了。每人拿上一把镰刀,带上一顶草帽,一家再拎上一壶烧好的凉白开,摸黑朝着村头的麦地走去。

  到了麦地,先是用镰刀割下一小片麦子。然后拿出一把,分在两个手上,把有麦穗的一端熟练地拧在一起,放在地上做用来捆扎麦子,再把割下的麦子放在刚刚做好的捆扎的上面。等需要捆扎的麦子足够多了,就把镰刀放下,用膝盖抵住麦捆,再把捆扎的两端做个简单而又牢靠的结,这样就做好了一个麦捆。接下来就是完全的重复劳动了:一片片麦子被割下,身后则是整整齐齐一个又一个倒在地上的麦捆。

  生长在农村,哪个农民的孩子不是从小就和麦收有紧紧的联系呢?也许在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妈妈就会带着孩子,把孩子放在地头,在凉席上独立玩耍,或者让孩子坐在在木头做的推车里。再大一点,就需要给在地里干活的大人送早饭了。

  在麦收的季节,干活都非常累,但是再节省的农民们都会自己的方式犒劳自己。奶奶一大早起来开始做油馍。这是一种厚厚的面团做的饼,里面有葱花,在饼上刷一层油,然后放在鏊子上翻烤。油馍和葱油饼差不多,但是比葱油饼大得多、也厚得多。等做好了,我会一手挎着装油馍的篮子,一手拎着煮好的绿豆汤,给仍旧在地里干活的大人们送早饭。

  当城里的孩子上学前班的年龄,农村的孩子就已经跟着家里的大人在地里干活了。最初孩子们可以做的就是在割完麦子的地里捡麦穗。“颗粒归仓”在这里有着最直观的体现,辛苦了好几个月的农民不舍得让一个麦穗丢在地里。这时候,我们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们就成了捡麦穗的主力军。再稍微大一点,我就 开始体验真正农民的生活,和大人一起割麦子了。

  说是再大一点,也就是开始上小学吧。起初因为个头矮,而且割的技术不高,只能割很窄的半垄,而大人往往是割宽宽的一垄。就这样,我的半垄过不了多久还是会远远地拉在后面。割麦子的感觉不是那么好受,脚上虽然穿着布鞋,但是或长或短的尖尖的硬硬的麦茬有时候还是会扎到脚踝。刚开始用镰刀的时候也很笨拙。没有人教,只是看着大人怎么做,自己也照着样子弯腰把麦杆用左手揽住,把长长的镰刀往怀里割。有时候一不小心,锋利的镰刀还会在脚踝那里拉个口子。过不了多久,尖尖的麦芒就会在胳膊上划出不少的细细的印记,如果再有汗水流过,那种刺刺的痛,似乎永远印在了记忆里,什么时候都会清晰地记起来。

  割麦子往往是检验一个农民真正水平的时候,不仅需要割得快,而且割过的麦茬需要不高不低,平平整整。不然,会被别的庄稼汉笑话的。而那些割麦子又好又快的好把式都会赢得别人无声的尊重。割麦子非常劳累,不能蹲下,更不能直起身子,只能弓着腰,一手揽着麦秆,一手刷刷的挥舞镰刀,这些都是只有在年复一年的劳作中才能锻炼出如此的定力。在休息的时候,有时候大人说腰累坏了,我也会跟着说,我的腰也累坏了。这时候大人们往往会说,小孩子哪里有腰啊?

  在割麦子的季节,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听到“冰糕,冰糕”的叫卖声。那是卖冰糕的人骑着自行车,在后座上安放者一个冰箱,一个真正的装冰的木制的箱子。箱子里面整齐码放着诱人的冰糕。那些都是冻得硬硬梆梆、结结实实的冰糕。箱子里面往往还会有一个薄薄的白色棉被盖着冰糕 — — 防止它们在大热天里融化。但是农民一般哪里舍得用钱去买哪怕只有几分钱一只的冰糕呢?但也耐不住在炎炎夏日下割麦的辛苦,还有孩子们一个个期盼的眼神,再“抠门”的家长也会从兜里掏出浸着汗水的钞票,在冰糕融化之前买上几个,因为这个时候的冰糕价格相当优惠了。

  打麦场是什么时候开始建的,我却记不清楚了,反正我知道这些需要在麦收之前完成。最早的时候,打麦场是用牛拖着重重的石碾子碾出来的。等把一片地压得既平整又瓷实,打麦场就建好了。从地里收割的麦捆在打麦场垛的高高的,等待打麦。

  所谓打麦,就是让麦粒从麦穗中出来然后收集麦粒的过程。在我的记忆里,打麦经历了好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最原始的老牛拉碾。一头牛在庄稼汉的吆喝下拉着石碾子,下面铺的是厚厚的麦秆,等石碾把麦粒脱下来之后,麦粒和麦糠就会被收集起来。后来,老牛逐渐换成了手扶拖拉机,效率比老牛快多了。再后来就有了脱粒机,于是就不需要那么大的打麦场了,整个脱粒的时间也少了许多。

  那些没有任何麦粒的麦秆,又叫麦秸,就会被拉回家。除了可以烧火做饭,麦秸还可以沤肥,因此是每家都需要的。麦收之后,家家户户的门前都会有一个高高的麦秸垛。夏天的晚上,这些麦秸垛就会成为孩子们玩捉迷藏的好地方。我们会很快地在麦秸垛的下面用手掏出一个小窝,然后赶紧把整个身子藏到小窝之后,还会从上面再拽一些麦秸盖在表面,这样子的伪装往往会让小伙伴们很难找到。等他们找不到了,在里面的孩子就会得意洋洋的大喊一声,从麦秸垛里面钻出来。有一次,弟弟和伙伴们玩捉迷藏,他居然在躲藏的地方睡着了。小伙伴们找不到他,也没有在意。直到很晚了父母才注意到,围着这些麦秸垛又找又喊,才把睡得迷迷糊糊的弟弟找出来。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脱粒,得到的还是麦粒和麦糠的混合物,所以还需要最后一步 — — 扬场得到纯净的麦粒。

  扬场的时候,父亲会手拿一把木锨,先铲起一锨,往高处扬一下。如果风力合适,就会把轻的麦糠吹散到一边,而较重的麦粒落在脚下。这时候父亲脸上会显出难得的笑容,有时候也会自己嘟囔一句,“这风不错”,然后就开始一锨一锨地扬。如果没有风或者风太大了都不行,因此扬场往往是在下午或者傍晚的时候。扬场是一个我心目中一个很“高级”的工作,需要非凡的技巧,而这些技巧又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因为至少在我的印象里,我只是帮父亲忙,自己没有动手的机会,连妈妈都很少自己扬场,仿佛这是作为一个成熟庄稼汉的专利。在夕阳的余晖下,父亲挥动木锨一下一下扬麦子的场景至今还会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干干净净的麦粒终于全部收获在打麦场了。这些高高堆起的满是饱满的麦粒是的的确确实实在在的收获,没有什么比让一个农民看到这样的场景更让他们满足了。这个时候农民们的心情是最愉快的,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整年家人们都可以吃到白面了。

  是啊,对于那些千百年来在土里耕种、土里收获的农民们来说,有什么比这更为朴素的理想和追求呢?我小的时候家里人口多,最多的时候有11口人。那个时候爷爷奶奶还都健在,除了爷爷身体不好作为一家之主的他很少去地里,奶奶忙着一大家子的一日三餐,喂猪喂鸡,其他人都是要到地里劳动的。即便如此,小时候还是有很多时间吃的是玉米红薯之类的粗粮。虽然这些现在看来都是很健康的东西,但在农民的心目中,如果一年从头到尾都能吃上白馍,吃上白面做的捞面条,那就是最幸福的日子了。

  收获麦子之后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交公粮。把麦子装在曾经是装化肥的编织袋里,然后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扛到架子车上。大人拉着架子车,而我会用绳子挽在肩膀上,助大人一臂之力,把沉重的架子车拉到公社的粮站里。说是公社,其实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已经换成了“乡”的名称。但是农民们还是按照多年的传统,称为公社。等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就可以自己拉一个架子车, 妈妈只需要帮助我拉着绳子就好了,而父亲和哥哥都会各自拉一个架子车。

  在粮站里,来自各个村的架子车都在排着队,大家既焦急又满怀盼望地等待着公社粮站工作人员的验收。

  这个时候是公社粮站最忙的季节,也是粮站工作人员最威风的时候。终于等到我们了,只见粮站工作人员手拿一个很细而且很长的钢钎,钢钎的中间是空的。“扑哧”一下,细细的钢钎插入那些曾经装过化肥而如今装满了新收的麦子里面,顺手一抽,钢钎中间就有了来自袋子里面的样品。而这个时候,农民的眼睛会满怀盼望让粮站工作人员给一个好的等级。他们的眼睛是小心翼翼,脸上也堆着笑。而工作人员一般都不会看这些眼睛,只是看一下麦子的样品,就会用平淡而简洁的话说“二等”或者是“三等”,就为辛苦好几个月才得到的收成定了价。同时把手上花花绿绿的写着不同等级的小本撕下一张,递给这些小心翼翼的眼睛。我曾记得父亲有一次对他们说,今年麦子收成好,很饱满,应该是更好的等级吧。但是,谁又会改变他们的决定呢。虽然每个等级的差价可能每斤只有一分钱,但满满几车的麦子合在一起,这些差异足以让一个农民觉得这是一笔不少的钱了。交粮既是义务,也是当年可以用换取金钱的必须手段。交了粮,换得了钱,农民才会盘算着买下一年的化肥等物资以及家里人过日子的支出等等。当年的我当然没有这个概念,只知道这是每一个农民年复一年需要做的。

  在我刚考上高中的那一年,好像是秋天收了玉米之后,妈妈和我拉着架子车把玉米在粮站卖了。拿到钱的时候,妈妈说了一句话, “这下你高中一年的学费有着落了。”这句话让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而且让我觉得任何时候我都没有偷懒的本钱。

  把公粮交罢,余下的粮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家的。在麦子装入自家的粮缸之前,还需要做最后一步的晾晒工作。

  最早的晾晒是在村头的打麦场,每天上午要把新收的麦子摊开,用竹耙子细细地摊平推匀,到了傍晚还要收起来,盖上塑料布,塑料布的上面和边上还要压上砖头,防止晚上下雨淋湿了麦子。这些比较轻的活都是我们弟兄三个在大人指挥下完成的。村头的打麦场倒也不远,但每天上午和傍晚都要去一次,也不是很方便。等后来很多人家盖了平房,大家就在平房的房顶晒麦子了。房顶上面都是抹得平平整整的水泥,又干净又方便。于是,手扒着木制的梯子上下就又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

  等到家里那些大大小小的粮缸都装满新收的麦子之后,农民们辛勤劳作的麦收就基本结束了。说是基本结束,一个原因是麦收既是收获的季节,又是播种的季节。“夏收、夏种和夏管”,这就是所谓的 “三夏”,而夏种就是要为秋收播种。中原大地土地肥沃,温度适宜,在麦收之后的麦茬地里种上玉米,还会有一季收获。在弟弟还很年幼的时候,父亲、妈妈还有我和哥哥就会分成两个组,大人在麦畦中间用锄头锄一个浅坑,我和哥哥左手挎着装玉米种子的竹篮,右手从篮子里用手指捏住两粒或者三粒玉米,然后准确地投入坑里。大人会在前面一锄头远的距离再锄一个浅坑,同时让土覆盖住刚放好种子的坑,再往前走的同时还不忘记把坑用脚踩一下。这些周而复始的动作好像是机器一样运行精确。我们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也不会说很多话。时间就这样慢慢地过去,割好的麦地也就及时种上了玉米。过上两周,绿油油的禾苗就会让黄褐色的土地重新充满生机。而再过三个月,就可以收获玉米了。

  麦收的真正结束是一个叫做串麦罢亲戚的传统仪式。这个时候的村庄里到处都可以闻见扑鼻的香气,那是家家户户都在用白白的面粉活出的面团来炸油条和麻叶。这些白白的面粉,不用说,都是用新收获的麦子磨出来的。长长的油条又香又筋道,而方方的麻叶又香又酥脆。农民们辛苦劳作了一年,这是难得奢侈的机会。这个时候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喜悦的,不但是丰收的喜悦,而且还能吃到这么香的食物。尤其是对于孩子们来说,那个年代能吃上油条和麻叶简直就是过年了。

  麦收的庆祝不只是独自享受,农民们还会把这些丰收的喜悦传递给各自的亲戚们,于是就有了串麦罢亲戚。这个时候我往往是家里的“大使”,无论是去舅老爷家,也就是奶奶的娘家,还是去姥姥家以及三个舅舅家,我印象中很多都是我自己去的。带的东西也都是自己家里炸的油条和麻叶。到了亲戚家,他们也不会把东西都留下,那样是会被别人笑话的。我也会不断的谦让,因为既然都带去了,不都留给亲戚似乎也说不过去。于是在这样的你来我往的谦让中,亲戚们还是会让篮子里留一些东西,同时也放入一些自己家炸的油条或者麻叶,这叫“回礼”。农村的这些传统就是这样保留的,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等我初中毕业之后去县城的高中上学,就慢慢没有机会参加麦收了。后来姑姑出嫁,我们三个弟兄也都跳出农门,成为吃商品粮的“公家人”,所以家里分的地少了很多,这些农村的生活距离我也越来越远了。但我知道,我的父母还在农村,我的根还在农村。听父亲和哥哥说,近些年麦收省事多了,都是联合收割机作业,不但不用割麦,也不用打麦,联合收割机过后,麦子直接就从地头拉到家里了。

  在今年麦收的季节,哥哥在家人的微信群里发了几张麦收的照片。其中一张是父亲站在地头,他的两个手背在身后,像一个视察农村的干部。照片里,平整的水泥路取代了昔日的田间土路,休闲得体的衣服取代了昔日收割时的装束,联合收割机也取代了昔日的镰刀和打麦场。从这个父亲背影的照片里无法看到他的眼神,不知道在注目这片麦田的时候,他是否会回忆着每个夏天那些繁忙劳累却又收获的季节?他是否会回忆着那些随着岁月不断改变的劳作方式?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他前面目光所注视的一大片丰收在望的麦田,还有远处抬眼就可以看到的陉山。陉山的西面,是绵延八百里的伏牛山脉;而它的东面,则是惠泽整个中原文明的冲积平原。

  父亲站立的,不仅是在地理上的节点,也是在历史上的节点:麦子收割后再收获一季的玉米,他面前的这些土地就要和村里的其他土地一起流转承包了。父亲也许没有想到,他自己会亲身经历和见证一个如此浓缩的时代:从镰刀和木锨到手扶拖拉机,再到联合收割机;从刚出生时的土地私有到蹒跚学步时的分田分地,从青少年时的合作社、大集体到而立之年的土地承包。然后又经过了四十多年,在他年逾古稀的时候又见证土地流转和公司化运营。他也许不明白这些变化的原因,但是他知道,再有一个秋季的收成,作为农民,在田间劳作了一辈子的父亲,不需要土地去劳作,以后也没有土地可以让他去劳作了。不知道以后父亲还会不会这样子背着手, 站立在这片他劳动了一辈子却再也不属于他的土地上观看了。但无论如何,也许正如父亲的名字所预示的,明天还是会欣欣向荣的吧。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头发花白的校长在学校大会上曾经做一个报告。他说他去过全国很多地方,但觉得我们的老家是最好的。当时的我觉得好幸运,也很自豪,因为我居然住在全国最好的地方。等以后阅历渐广,开始觉得那个校长的话有些“迂”,甚至有些可笑:好的地方多的是,怎么这个平凡的农村就是中国最好的地方了呢。又后来,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冲刷,在远离故土的海外,当回忆起故乡的麦收、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在我的心里,我的故乡,不单是全国,而且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

  因为这里,是唯一一个可以让游子在梦里不断相遇的地方。

 

   

  初稿完成于2023年7月5日

  终稿完成于2023年7月9日于美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4)
评论
500mi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华府采菊人' 的评论 : 多谢你的评论!也期待老兄这方面的佳作!
500mi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西山夜话' 的评论 : 谢谢您这么高的评价。我想是因为是真实和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让很多读者有了共鸣。
500mi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reYOUsure' 的评论 : 谢谢!
500mi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多谢你的认可和转载!谢谢你和很多网友对我这篇文章的谬赞。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汇报一下,文学城论坛: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13986.html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1aFD5tkUA
这是一首歌唱丰收的老歌,以此将功折罪吧。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在这里也转载了:
转载)麦收的记忆
静等原作者的五十大板,推出午门,也认了。抱歉!
areYOUsure 回复 悄悄话 赞好文!
西山夜话 回复 悄悄话 麦收时节不但要抢收、扬场和脱粒小麦,还要抢种夏季稻(在双季稻地区)插秧和耨秧,是一年中农民最劳累的季节。也许曾有过的几年插队务农经历,读起本文,共鸣不已。更重要的是文章朴实、情真意切,是我近年来读到的为数不多日后能记住的网文。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对不起,尊敬的素不相识的博主!我没有经过联系您,就先斩后奏了。
我转发了您的这篇用心灵书写的博文,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读到。
https://blog.creaders.net/u/26583/202307/465919.html
再次抱歉!
diaozhi 回复 悄悄话 ‘在我刚考上高中的那一年,好像是秋天收了玉米之后,妈妈和我拉着架子车把玉米在粮站卖了。拿到钱的时候,妈妈说了一句话, “这下你高中一年的学费有着落了。”这句话让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而且让我觉得任何时候我都没有偷懒的本钱。’

行千里者半五百。 Mother prepared you well for your first 500 miles. Congratulations! And thanks for sharing.

山乡不仕老了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很好!
让我想起几十年以前的日子。这些活我都干过,干过八年。
华府采菊人 回复 悄悄话 麦收是北方农村最累的一段时间, 好在远比南方的双枪短。
顺便说一句, 麦子没有“糠”, 谷子外面那层叫糠, 麦子外面那层叫麸子,麸子往外面也各小小的像“鱼”一样的东西, 就是鱼子。
你可能太年轻了, 记忆中没有装麻袋(河南人叫麻包), 扛麻包上垛的过程, 还有就是用马车将麦咭拉回去时, 用桑叉把麦咭如何装得又高又稳,不会倒下来。
说到“扬场”, 河南人有句话, “有风没风只管扬”, 你知道吗?
smithmaella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非常好!
半垧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好细致,想起我们那些年在农场种小麦,从播到收。

推小独轮车运水泥,建水泥晒麦场,小车走不走,全靠屁股扭。北大荒,春小麦种在冰上,冻土表面化个3-4厘米,我们就开始播种。夏天,收割机收了拉到晒场,我们摊晒,扬场,装包,上囤(种子),装车。

那年雨多,收割机下不了地,全靠小镰刀割。我们每天十几个小时,割了一个半月。每天带一把镰刀,一块小磨石下地,休息,就在磨石上吐口唾沫磨刀。那年我割了能有一百多亩,镰刀算是练出来了。

麦芒扎胳膊又疼又痒,不过用水洗洗就好了。麦芒上有倒刺,使坏,就让人把一个带芒的麦粒放舌头上,连说三声“开”,麦粒就会滑倒喉咙,吐都吐不出来。
500mi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多谢老兄谬赞。我其实高中分科学的理科,但好像一直有个文学梦。来美后一直为生计奔波,近年来才重新拾起少年时代的文学梦。想留一些美好的文字。多谢你的鼓励,我以后会试着把我的一切其他作品从美篇搬到这里来。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兄弟。估计您是河南人。我是河北南部邢台人。你是学文科的?赞你能把故事写得很明白
500mi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谢谢老兄的评论。中国的农民多少年来都是最辛苦的一个群体。所以我在写完之后加上了那样的题记。这个文章不只是少年时代的回忆,对故乡的回忆,更是对那个年代的每个在农村辛苦劳作的人的致敬,包括向您的大哥。
500mi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笑薇.' 的评论 :
多谢关注。
1 图片中的联合收割机也不是那么大,不是美国这里大农场的那种。每家的地的确不大,很快就可以收完了。
2 现在都是用。而且每家收完以后再割下面一家。麦子不会混着。
3 地块的调整一直再进行中。所以我家从原来的最多时候11亩地到现在的几分地。一是人口少了很多,而是人均地也少了很多。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我比你大一些。81年上大学,正赶上分地。之前在生产队,没有割过麦子,但拾过麦穗。分地后,麦收时都在大学,也赶不上麦收。只有85年麦收时,我去研究生面试,路过老家,帮大哥收麦子。负责捆麦子。等大哥装车时,一掐就散了。大哥说我只会读书。大哥几年前肺癌去世了。好心酸
Adarn 回复 悄悄话 有很多相似的经历,读起来很亲切!谢谢分享!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有趣的故事令人思考。请问,

1,现在土地分到各家,田地面积相对小了许多, 不适合使用大型机器,怎么办?
2,如果几个连着土地的家庭愿意联合租用机器,但是其中一家不参与,怎么办呢?
3,多年过去了, 当然分田到户时是按照人口分配, 两代人的时间过去了,家庭结构变了,要进行调整吗?
500mi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多谢你的评论和鼓励,希望能让你在读后有一点美好的回忆。这是我在文学城上建立博客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这是我在文学城读到的最好的文。
(感谢分享!感谢本地下雨,闲来东游西逛地撞见了这篇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