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苦中有喜 谷将军热心牵线(2) 西湖龙井
在杭州没有工作任务,就是玩。一行四人游览西湖。
逛西湖,是王部长提出来的,他是湖北安陆县人。西湖边灵隐寺的方丈很有名,叫大悲法师,是他的同乡。因此在游览完“西湖十景”后,他们便来到西湖北端的灵隐寺造访。
那时的灵隐寺正在修缮,到处搭着脚手架,工人们在忙碌。他们在正门的天王殿外站立,王部长让朱欣去找大悲法师。
崔开元发现一个怪事,问毕部长:“这不是灵隐寺吗?为什么大门楼上写的却是云林禅寺呢?这里有两座庙吗?”
毕部长说:“这里就是灵隐寺一座庙。关于灵隐寺有个传说,不知是真是假。说有一天啊,康熙到灵隐寺来拜佛,老和尚请皇帝题写寺名,也就是‘灵(靈)隐寺’三个字。康熙刚喝了酒,心里高兴,便吩咐拿笔来,挥笔就写。哪成想,他喝得有点多,一下笔就把灵字上头的雨字头写得太大了,下面还有太多笔画就写不下了。这多尴尬?又不能让皇帝重写是吧?这老和尚很是聪明,用云字代替灵字,就请皇帝题写云林禅寺四字。你们看,这 灵(靈) 和 云(雲)两个字带雨字头,可雲字底部的笔划就简单多了。就这样,老和尚巧妙地化解了皇帝的败笔,还做了这么一块匾挂在这儿。从此呀,这里也叫云林禅寺了。”
话音刚落,朱欣出来说:“王部长,找到大悲法师了,他请两位部长进去喝茶。”
门口站着一位年轻僧人,领着四人朝后院走。到了联灯阁前,小和尚做了个手势请他们进去,就离开了。大悲法师站起身,请他们入座,和王部长聊了一些关于家乡的话,开始上茶。
方丈自己并不喝茶,所以只上来四杯茶。多大的杯子呢?也就是和最小的那种小酒杯一般大。毕部长和王部长捧起小茶盅轻轻抿一口。朱欣和崔开元走了半天道,口渴得不行,心想这和尚也太小气,请喝茶就端来这么一点,他们端起小茶盅送到嘴边,一仰脖子,一口就喝完了。上茶的小和尚鞠躬行礼后退出,不大一会功夫,他又送来了四杯茶。这次不一样了,放在王部长和毕部长面前的,仍旧是小茶盅,给朱欣和崔开元换成了带盖子的大茶杯。
他刚要再次退出房间,朱欣端着大茶杯问他:“请问你一下,这是什么茶?”
“回施主,这是最上等的龙井茶,采摘于龙井村的狮峰山。”
崔开元也曾听说过,杭州的西湖龙井茶,以狮峰号为最上乘。没想到今天不但喝到这么好的茶,还是这么大一杯,够大方。
两位部长喝完了两盅茶就告辞方丈,往回走。路上崔开元好奇地问:“毕部长,王部长,怎么没有让他给你们也换成大茶杯呢?就两小酒盅的茶也不解渴呀?”
毕部长笑了,说:“你们真是两个大外行。第一道茶,我们喝的都是上等的龙井茶,也就是他说的狮峰龙井。那位小和尚见你们两个一饮而尽,就知道你们年轻人是只为了解渴,不是品茶之人。所以第二道茶来的时候,给你们换了大茶杯,让你们喝个够。给我们的那一小杯,才是方丈最好的茶。”
崔开元:“还有比狮峰号更好的龙井茶吗?”
毕部长:“有的,叫作野茶。就是自然生长的野茶树,也是龙井,不过非常难得。我曾听人说过,灵隐寺里有半棵野龙井,这棵茶树的一半被雷劈死了,另一半,每年春天,能够摘几片小芽就不错了。平时一般人根本喝不到,今天我算沾了王部长的光。”
朱欣:“这野龙井好在哪里?”
王部长:“我觉得区别不太大,大概味道更浓一些。主要还是物以稀为贵,平时见不着,才觉得好。”
崔开元心里想:“毕部长真不简单,虽然只上过初中,学识却很渊博。难怪他能当上文化部的部长。”
到这时,他好像开始意识到一件事,毕部长总带着他,并非全是要依靠他的笔头子,看起来倒更像是要爱护和培养他。应该没错。
毕革飞在1955年获大校军衔,本来很快就能晋升少将,可惜不久后他患肝癌去世了。
别看毕部长和王部长只是师级干部,但代表着军委。所以他们四人到了广州军区,叶剑英和谭政会见了他们。在福州,他们又见到了叶飞。
这些名号在解放军中全都如雷贯耳。
《文学城》CuiGe的博客: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80563
《湖天一览楼》的专属网站:https://hutianyilanlou.wordpress.com/ 可获取完整内容以及相关影像资料。
版权所有 不容侵犯!
Copyright © 2023 Edward Xiaonong Cu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