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北平求学朝阳院旧梦如烟(3)金山寺在暑假结束之前,崔开元一直留在镇江,等着开学的时间一到,就与他的二姐一同前往南京中央大学就读。镇江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各方面建设得都不错。而且,这里还有很多名胜古迹,足够他们玩的。这天,爸爸去上海了,崔开元带着崔开明开车去金山寺玩。他们偶然走进庙里一个房间,见墙上挂满了名人书画,其中竟然能找到他[
阅读全文]
第09章北平求学朝阳院旧梦如烟(2.3)回乡接奶奶(下)隔了两天,等太阳偏西,在南门大街的街边,崔家摆了二十桌酒席。县府政要、亲朋好友、街坊邻里都按时到场,总共来了近两百人,大家一同为崔家老太太庆祝九十大寿。人们在露天摇着芭蕉扇,一边吃喝,一边畅谈,热闹非凡。酒席在入夜后就散了。酒足饭饱的客人各回各家,只有汪菊生和汪嘉珍两家人没走,他们回到大[
阅读全文]
第09章北平求学朝阳院旧梦如烟(2.2)回乡接奶奶(中)正在谈话间,院子后面突然传来一个好似轮胎爆裂的声响,崔叔仙觉得像枪声。过了一会,汪嘉玉进来告诉他:“开明闯祸了。你出来看看吧!”他听说开明闯祸,联想起刚才的枪声,心想大事不好,呼啦站起来就要往外走。汪嘉玉说:“哎!叔仙,不要虚!”“虚”在高邮话里有慌张、草率、匆忙、急躁、[
阅读全文]
第09章北平求学朝阳院旧梦如烟(2.1)回乡接奶奶(上)镇江市中山路东德馨里5号,前面有个花园,后面是一座两层楼房。崔叔仙将来在镇江办公时,会住在这里。他的母亲今年八十九岁,按高邮人的规矩,“做九不做十”,虚岁八十九的生日,就要当作九十大寿来庆祝。想想看,九十大寿是多大的福气!当时的人能活到这个岁数,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人们一定会为此大操[
阅读全文]
第09章北平求学朝阳院旧梦如烟(1)崔锡麟三赴上海崔哥曾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多次到过上海市的乌鲁木齐南路。数次是因公出差到访,还有几次是去美国领事馆申请签证。在我的印象里,这里的街道整洁、安静,两旁的建筑有明显的岁月痕迹,但十分考究,我很喜欢那里。要说原因,主要还是听爷爷说过,抗战后他回到上海,就住在那条街道上。乌鲁木齐路以前叫巨福路,在[
阅读全文]

第08章全面抗战崔家人颠沛流离(10)少年之烦恼崔开元因为报了名参军却不辞而别,因此他从西安回到兰州后,没有回到原来的学校,而是转到天水中学把高中毕业以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学完。在天水中学,他有个同班同学是他的好朋友,叫施明义。施明义的父亲是天水农民银行的经理,而崔开元就在他们银行的楼上住宿。楼下的一个会议室里摆了一张乒乓球桌,放学后,他和施[
阅读全文]

第08章全面抗战崔家人颠沛流离(9.2)兰州(下)
(图片:崔开元在兰州)
到了朱公馆,见到朱绍良,归还了他的东西。朱求定说既然来了,就留下玩吧。于是两人去打乒乓球。时间很快过去,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崔开元自然留下吃饭。
等来到餐厅坐下,朱家人都在。这时,崔开元发现进来坐下的一个女孩子眼熟,想起来在学校的排球比赛时,她就在球场边上为[
阅读全文]
第08章全面抗战崔家人颠沛流离(9.1)兰州(上)1941年的夏天,崔叔仙到兰州上任。他现在是中、中、交、农四大银行联合管理处兰州分处委员,农民银行总行业务专员,兼任兰州分行经理,管理着四个省银行的业务,他的事业达到顶峰,可谓风光无限、如日中天。这年的夏秋之际,汪嘉玉带着四个孩子,坐汽车离开重庆,到兰州去。这一路风景名胜不断,他们一边观光,一边前行[
阅读全文]
第08章全面抗战崔家人颠沛流离(8)杨虎讲故事当崔家还没去兰州,尚且住在重庆的时候,家里便隔三差五地有牌局,他们戏称为“方城之战”。经常来打牌的,有韦作民、杨虎、吴国祯、陶一珊、张树声等人和他们的太太,有时还有一些其他的朋友。张树声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老将,当过骑兵第一师的师长,北洋陆军中将。他还是青帮“大”字辈大佬,比崔叔仙和[
阅读全文]
第08章全面抗战崔家人颠沛流离(7.2)父亲自传3(下)
重庆警报频繁,日本飞机经常来轰炸。高竿上挂2个球,警报声起伏不断,就是紧急警报,赶快钻防空洞。有时候在防空洞里要待上一天,有时一天要钻几次防空洞。
重庆发生过防空洞挤死、闷死好多人的大隧道惨案,据说有整条街的人都死在洞里了。其实那天,日本飞机并未来轰炸,事故是由于防空洞无人管理,秩序混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