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哥

谁才是人生的编剧和导演?
正文

《湖天一览楼》11章(2)南下工作团

(2025-08-28 08:41:41) 下一个

第11章 时代洪流 崔开元脱胎换(2) 南下工作团

 

到了6月,华北大学开动员大会,这回看到了吴校长的正脸。吴玉章坐在主席台上讲话,号召大学生报名参军,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俞杰和李本昭没有报名,双双被调回北平工作。崔开元、赵宗烈、戴崇和都参了军,三人分配到不同的团,崔开元在二团。他穿上灰布军装,戴着“南下工作团”的胸章,腰杆挺得笔直。

俞杰和李本昭在回北平前,找几位朋友告别。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下馆子,大家都没钱,崔开元摘下手上的戒指,交给饭馆掌柜,让他看着办,随便上什么吃的都行。这顿饭后,他们成了彻底的“无产者”,也和俞杰、李本昭在此分别。

没过多久,二团的一部分人拿到新发的军装,这回改成了土黄色,胸章也变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崔开元拿到了新军装,可有人没有拿到,他也没有弄清楚究竟是为什么。这些穿上新军装的人,单独编成团,并很快就离开正定,随部队开拔向南行进。

他开始尝到什么叫行军的艰苦。

因为绑腿打得不熟练,没走出两里地就松开了,停下来重新绑,然后再快跑跟上队伍,要是掉了队可不是一般的麻烦。原来的皮鞋不许穿了,换成了布鞋,但不跟脚,脚上走得全是水泡。身上还要背着背包,细细的背包带勒在肩膀上,时间一久,像是要陷进皮肉,疼痛难忍。最难熬的还要数饥饿,行军途中,有时吃南瓜小米汤,有时吃水煮红薯干,有时什么吃的都没有,空着肚子睡上一觉,第二天继续往前走。

部队到了山东德州,饥饿的情况有好转。虽然不再饿肚子,但吃的还是很差。军粮略充足时,也就是用行军锅煮的小米粥加冬瓜,锅盖一打开,上面一层的小米是生的,底下一层是糊的,中间一层没问题,但不是每顿都有幸能吃到中间层。

德州盛产西瓜,德州扒鸡也驰名中国。在德州休整了有近一个月,这些东西崔开元只能看上两眼,完全买不起。他们大学生一参军就是排级干部,每月发给生活费四角钱。有一次他想用这四毛钱去买一条牙膏,走进商店里一看,别说牙膏了,这点钱基本上是什么也买不了,当时的经济濒临崩溃,通货膨胀,物价天天见涨。

西瓜、扒鸡什么的放在从前,他不会在乎,又不是什么高级东西,可现在却变得高不可攀了。嘴馋可以忍一忍,不刷牙可是令人难受不堪,过了蛮长的时间才算适应。

经过这段时间的政治学习,他的思想转变很大,逐渐认识到,以前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作风是多么的不体面,甚至是何其丑恶。他一心要以工农干部战士为榜样,学习他们的无产阶级思想本质和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

有好消息。在离开德州的前几天,崔开元得到通知,他被光荣批准加入青年团。他既惊讶又喜悦,这说明他对自身的改造已经见到成效,他得到了共产党的信任,得到了军队的肯定,真是一个值得高兴的进步。

按规定新入团的人需要经过三个月的预备期,可那时候部队刚刚建立青年团组织,缺人,上级就把他的预备期取消,让他直接担任支部委员,这让他的心情更加振奋,工作更加积极卖力。

连队要选出一人当通信员,大家推举崔开元。部队又开始向南开进。一开始乘火车,是那种闷罐子车厢,里面挤满人,正是初夏的季节,闷热不透风,也没有水喝。

坐火车虽然口干喉咙痛,但好歹不用徒步行军。到了第二天早晨,铁路被国军炸坏了,他们只能下车步行。

一整天的行军结束,部队找个村庄宿营,一个班住进一户人家,在大门边写上一个“X连X班”,就算营房。大家走得筋疲力尽,放下背包,在地上放一堆麦草,钻进去就能睡,如果炊事班不喊吃饭,一觉就能睡到第二天的起床号响起。

他事先不知道,当通信员会格外辛苦。当大家一住进老乡家里,就可以暂时休息下来,通信员却不行。一进宿营地,崔开元必须马上到团部汇报本连的宿营地点,并领回团部的命令。例行公事,每天如此。最要命的是,没人知道团部在哪里宿营,必须自己去找,有时离得不远,回来正好赶上吃晚饭。可有时找不到也不能回去,一定要完成任务。所以经常是等他回到连队,向连长报告情况以后没多久,就听见了起床号声。

部队行进的一路上,常听到前方传来一些枪炮声,那是前面开路的战斗部队遭遇了小股敌军,或是土匪的侵扰。大学生们没有发武器,但有野战部队的保护,又走在队伍的中间,反倒很安全。

他们就这样时而坐火车,时而长途行军,渐渐地,离武汉很近了。

这天到了开饭时间,半天听不到炊事班的动静,跑去一看,炊事员都在睡觉。把他们摇醒一问才知,粮食彻底告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吃,他们失业了。

次日起行,大家都饿得发昏,就这样又走了一天,行军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团长命令停止前进,就地集合。所有人列队听团长政委讲话。团长说:“我知道,同志们都在饿肚子。这里刚解放,很多地方的党组织还没建立起来,我们搞不到足够的粮食,仅有一些小米,还要留给伤病员。所以辛苦大家,再坚持一两天,到了汉口,我请大家吃鸡。据说武汉三镇里的鸡多的不得了,怎么吃都吃不完,到时候你们敞开肚皮吃吧,管够。”政委说:“同志们,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既然是革命者,就不怕困难。我们连死都不怕,还怕饿肚子吗?”

大家回答:“不怕!坚决不怕!”

政委:“这就对了。我们一定会战胜所有困难,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来!大家跟我一起唱《八路军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预备起!”

哎!果真有效果,每个人都有了劲头,一边唱歌一边大步前进。崔开元后来说起这一天,总认为政委的动员是起了一点作用,但团长说的那个谎话,才是每个人加快步伐的最大动力。其实武汉市里哪有那么多的鸡,就是有,前方部队打下武汉以后,怕是早被吃光了。

到了汉口,他们团住进汉口烟草公司。这是一栋西式楼房,干净,明亮,还有浴缸和冲水马桶。崔开元一进来,先是感到陌生,但很快,那种已然忘却的记忆再度回归。他脱了衣服,舒服地洗了个热水澡。因为通信员辛苦,除连长指导员以外,还剩一张床铺,大家就留给他睡。

他是半夜开始发烧的。

他得的什么病,没人说得清,反正是倒在床上起不来了。有人说他像是在“打摆子”,但找不到医生,只能硬扛。他每天下午开始发烧,一阵冷一阵热,持续了一个星期,才慢慢地好转。

这天中午,他了下床,扶着墙去厕所。

走到半道,忽然听到一声:“崔开元!”

条件反射,他立刻站住脚喊道:“到!”

“你看你什么样子,还像个解放军吗?”

他往边上一看,说话的是团长,正和政委在一个屋子里吃饭,看他经过,就叫住他。再看看自己,头发乱蓬蓬,没戴军帽,军衣没扣扣子,脚上趿拉着鞋,实在是一副狼狈相。他赶忙立正,整理军容。

“别动!过来!”

他想,坏了,一定是要挨批评了。

“坐下!吃!”团长递过来一双筷子。

他乖乖坐下和团长政委一起吃饭。因为要管理这些知识分子,团首长都是师级干部,伙食也是师级干部的标准。得知崔开元病了,团长让他每天都到这里来吃。他不敢不去,吃了两天,他的病就全好了。

10月的一天,全体南工团员都到中山公园听四野首长演讲。林彪、罗荣桓、刘亚楼、陶铸都讲了话,林彪讲的时间最长,至少有两个小时。他讲着讲着就把军帽摘了摔在桌上,过一会又把外衣脱了,只穿一件白衬衫。他讲了很多,但崔开元只记得两句话,一句是:“没有你们知识分子的加入,我们的革命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还有一句是:“革命需要你们大学生上山下乡。”

崔开元不明白“上山下乡”是什么意思。回去问连长,连长说,南下工作团里经过锻炼和考验的团员,会被批准分配进野战部队,和连队官兵一起生活,并肩作战。

几乎没人犹豫,纷纷打报告、写申请,积极要求“上山下乡”。

崔开元的申请很快被批准,名字上了光荣榜,他要去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41军塔山英雄团报到。赵宗烈则跟着十五兵团去了广州。这时候,戴崇和分配进哪个部队,他们就不知道了。

崔开元和赵宗烈在武汉大学开会时见过一面,赵宗烈告诉崔开元:“我们离开北平以后,你父亲和你失去联系。他的信都寄到天津我父亲那里,我到汉口以后和家里联系上了,这里有转给你的几封信,现在交给你。我要去广州,以后就没办法给你转信了。哦!对了,你父亲还给你寄了一大笔钱,根本没法寄到部队来,我父亲就用这笔钱,替你买了启新公司的股票,全在你的名下。我知道那玩意没有用,但我父亲一定让我告诉你,我就跟你说一声。”

他听了直想笑,股票有什么用?财富有什么用?这些资产阶级的一套东西,听着都可恨。他把父亲的信全都交给了领导,而且表示决不为金钱所动,要做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点击这里获取完整内容

《文学城》CuiGe的博客: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80563

《万维》崔哥_CuiGe的博客:https://m.creaders.net/blog/b/25080

《湖天一览楼》的专属网站:https://hutianyilanlou.wordpress.com/ 可获取完整内容以及相关影像资料。

版权所有 不容侵犯!

Copyright © 2023 Edward Xiaonong Cui

All rights reserved

 

 
 

Chapter 11 The Torrent of the Times Cui Kaiyuan is Reborn (2) The Working Group of the South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