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2025-08-03 10:27:55) 下一个

过去职场上流传着一句话:“屁股决定脑袋“,意思是你所处的位置坐的那把交椅决定了你的思想和观点

推而广之,就是“屁股(环境)决定脑袋(观点),脑袋决定嘴说话)“,职场如此,社会亦然。

我明白了,为什么国老人和国老人谈论的话题不一样。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自从我们每周有一天去“托老所”之后,就好像小时候电影里经常看到的情景那样:紧紧握着县委书记的手,激动地说“我终于找到组织

我们已经多年没有找到自己同胞“组织”了,“托老所”这个组织里,不仅找到了同胞,而且还都是老年同胞,大家可以用不同口音的普通话随意交流,惬意的很

日子久了突然发现,彼此交流最多的竟然都有关健康话题疾病、治疗、运动、饮食、养生 ……

回到家后,当映入眼帘的都是美国邻居时,由的想,美国老人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呢?也和我们一样吗?

 

我们居住在美国人堆里,我们小区32户人家很多都是退休的美国老人,出出进进的老头老太俩人。对于他们,虽不像在国内对中国邻居那么“门儿清”,但毕竟在一起邻里邻居的十年了,基本有所了解。

在小区里我们还有一个party组合”有几户美国邻居和我们关系不错,有机会这几在一起party一下其间当然会有各种交流是,他们对“生老病死”到底怎么看,一直不甚了了

直到前不久……

 

01

日前,我们受到小区里几美国夫妇的邀请,在其中一家的庭院里一起BBQ。我们很喜欢这几个家庭,就像他们也喜欢我俩一样,我和丈夫欣然前往。

其实这已经是我们这几个家庭在一起第N次开party、美味了。

他们中间有一对夫妇,妻子爷爷就是当年乘坐“五月花”到美国英国清教徒,堪称美国的移民始祖另一对夫祖先是从意大利移民来美国的,还有一爷爷是从德国移民来的。这三对夫妻和我们年龄相仿其中有几人比我年长几岁

除了这三对夫妇是纯粹的人之外,还有一对夫妻比我们小几岁,祖籍是香港,但是妻子从小在英国长大,不会国语,只有丈夫通晓英语、粤语普通话,正好帮助我们夫妻和这美国人交流。

 

我一直想要弄明白的是:美国老人也像我们一样经常谈论 “生老病死”的话题吗?

对于我们常说的“谁的晚年都是一场腥风血雨”,他们是怎样认识的呢?他们也觉得晚年“腥风血雨”吗?他们怎样应对自己的疾病和衰老,以及他们准备怎样养老等等。

我知道,我们中国老人聚在一起时,互相交流多的是:各自有什么病、怎样治还有就是怎样养老,是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是和儿女一起住还是单独请保姆;自己能自理时咋办,失能时咋办,请保姆、护工的时候,被虐待咋办……

其实知道,我们这些美国邻居对此话题不咋感兴趣,因为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和他们探讨此问题了只不过我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所以对此问题总是心心念念

 

02

BBQ进行的十分愉快,彼此谈笑风生、话把儿从没落地。

借助女婿刚给买的翻译神器虽然不能都大家的谈话但是知道每个人都在交流自己的故事:他们的祖先、他们的父母、他们年轻时的恋爱、工作……

他们的谈话让我知道了美国早期移民基本都是为了讨生活才来到这块土地上的我们这些七、八十岁的美国邻居已经是第N代移民了,但是他们都了解自己的祖先,知道自己族裔的文化,美国也确确实实地包容了各种文化

他们和中国人一样,父母不同意的恋爱,多数是不能结婚的,因为他们认为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幸福的。

其间,他们也饶有兴趣地问我们祖先情况我俩的恋爱史包括我们在清华大学这个“特殊”的地方赶上的那场特殊的动”,看来他们对中国还是挺了解、挺感兴趣的。他们其中有一位退休的美国海军军官,年轻时曾在菲律宾驻扎多年,对中国颇有了解

这些美国邻居虽然我们年龄相仿,有几个比我们还几岁,但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十分积极平日里到医院教会做志愿者义务管理小区开Party旅游自驾车来往于从波士顿佛罗里达…… 总之啥也不落,不闲着

 

他们谈这、谈那,就是不谈“生老病死“,我试图把话题引到此处,问他们一些问题,他们回答简单,平而淡之。

和丈夫附近曾经访问过家养老院,试图将来寻找一家合适养老地方。和他们可行性,他们中间岁数亚瑟(86岁)是律师,至今他仍在工作,他告诉我们,美国养老院不适合我们,因为我们的语言、饮食都和他们不一样,而且我们对美国养老院的相关法律也不通晓,入住后会有一些问题,仅此忠告而已,其他人似乎没有什么见解

看来,美国老人聚在一起显然不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也许他们确实头脑简单,不像我们么“高瞻远瞩”,也许人家早就做好各种应对,指不定连遗嘱都写好了呢!

 

03

根据往日一些了解,现场又靠着那个不咋好使的翻译神器(这个神器有点像老年人说话的语速一快就反应不过来了明白了,美国老人也关心健康、关爱生命,积极锻炼身注重预防疾病。但是由于他们成长环境、社会保障、文化观念以及情感表达方式都和我们有所不同,所以他们谈论的话题和我们也就不同

(1),们和我们生活环境、社交圈不同,关心的话题不太一样

中国老人社交圈主要是小区、邻里,公园以及子女家庭,彼此谈家事较多,话题集中于身体状况、医疗、养生,以及子女情况等。

     美国老人生活很独立,活动更丰富。他们子女绑的那么紧密他们有更多精力参兴趣班、教会、志愿者组织,他们的话题更偏兴趣、新闻、旅或社交生活等。

(2),们和们的文化观念不同对于疾病的谈论也不一样

中国文强调的是现实主义老人谈病、谈养老,表现的是一种务实”和“防患于未然”的态度。另外,中国老人和子女联系也都比较紧密,老人的健康会直接影响子女生活,所以讨论“生老病死”也是现实需要。

美国文化强调的是自我价值论疾病有时是“消极或者“拖累别人因此他们常常避谈或轻描淡写。此外,美国老人独立意识很强,他们习惯向子女“倾诉”,生病了更多是与医生沟通,而不是亲朋好友中谈论。

还有中国老人的退休、社保、养老方式千差万别,各地都不一样,何况各人乎?碰到问题经常懵圈,所以也需要通过彼此交流,获得启发。

美国的社会保障系统比较完善、透明,无需个人费解相互之间自然交流不多

 

(3),们和们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语言表达就不同。

中国人对亲人、朋友表达“负面情绪”是一种信任的表现,年纪越大的人,有时表达越直接所以,朋友之间“卖惨”是常有的事

美国人社交中倾向保持“轻松、“正面”,即使不舒服也常说”I’m fine”(我很好),他们讲究“不给别人添麻烦”。

所以,中国老人聊天交流的情感都很浓厚,美国老人聊天交换的信息都很明确

 

如此看来美国老人不是没有疾病、不关心疾病,只是他们对待疾病和医生交流比较多,并且倾向“预防为主 而我们中国老人倾向朋友之间的交流,比较注重“治疗方案

此外,他们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障体系完善,所以对待养老问题倾向于“自我处理” 而我们中国老人倾向“共享经验”

终于知道为什么美国老人和中国老人谈论的话题有所不同

 

当然,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对错、好坏

中国老人生存环境的艰难造就了我们思维的缜密我们的聪明才智用于追求生存之道相比之下,美国老人生活环境的优渥使他们思维简单,有精力去追求哲学、艺术、宗教更深层次的东西。

许我们的焦虑多一些,或许我们应该向他们那样,无需“高瞻远瞩”,不用“未雨绸缪”,指不定也能活得更轻松、更洒脱甚至像他们一样活得更简单。

 

写到这儿,突然想起我们的父母那一辈,他们那时好像也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的想法哦!他们不用考虑什么养老院,肯定是跟孩子们一起过,靠子女送终他们有病能治就治,不能治就拉倒,不用考虑去哪个医院、找哪个专家,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更多的选择。

所以他们好像很少谈论什么“天黑得很慢”“最后咋办”等等这样的话题

 

现在,选择的什么医院、医生、养老院、保姆、小时工国内、国外

我们接受的信息太多了,每天睁开眼睛就是铺天盖地的健康资讯、各路专家、教授变着说法、不厌其烦地教授饮食、运动:什么每天要吃几种食物,喝几杯水,走多少路,吃什么保健品、按什么穴位什么“活到百岁不是梦”、“关爱生命重要”,好像长寿是世界上唯一大事,让我们不自觉地落入了自己“健康焦虑”的“信息茧房”,身体有一点风吹草动就紧张,是也?非也?

 

就像“勤劳致富”是谎话一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深渊

还是活的简单一点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老天爷饿不死瞎眼雀

                                        冬日晚霞

                                     

 

 

                                                             2025年8月  于波士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劳拉夫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琪子' 的评论 :
谢谢你的夸奖和鼓励!
那张照片“冬日晚霞”是我丈夫马小庄的作品,
我在文章最后忘了给他署名,说明我对版权
意识不强,特此道歉及补充。
此照片的画面确实很美 ,而且得来全不费功夫,
因为就是在我家门口拍下的。
劳拉夫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简单一点好' 的评论 :
你说的极是,美国人邻里之间不攀比房子、车子、孩子,
各过各的日子,相处融洽,简单快乐。
就像你的笔名“简单一点好”!
琪子 回复 悄悄话 《冬日晚霞》这幅画面真美,文章写的也美。
简单一点好 回复 悄悄话 说的好,在美国退休生活要更丰富一些。老美种花种菜, 敲敲打打修这修那是常事,很多人上教会读圣经。圣经上说, 不要凭外表判断人, 不要说三道四说人不是,大家相处更好。
劳拉夫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孤船' 的评论 :
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
孤船 回复 悄悄话 完全同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