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战亚太根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太地区的爆发,与欧洲战场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其根源也具有独特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太地区的根源,是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扩张,以及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争夺霸权和资源的矛盾。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最终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一、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扩张
二、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局限性
?
?
《华盛顿海军条约》,全称为《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于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签订。该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限制海军军备竞赛、维持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平衡而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主要成果之一。
?
?
主力舰吨位比例: 条约规定了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总吨位比例为5:5:3:1.75:1.75。这意味着美国和英国的海军力量相同,而日本的海军力量被限制为美英的60%。
主力舰建造限制: 条约不仅限制了各国主力舰的总吨位,还规定了主力舰的单舰吨位不得超过3.5万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406毫米)。
航空母舰吨位比例: 尽管航空母舰当时尚未成为海军核心,条约也对其吨位进行了限制,比例同样为5:5:3:1.75:1.75。
十年海军假日: 条约规定,在1922年至1932年期间,五国不得建造新的主力舰,从而形成所谓的“海军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