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闻铭

开这个博客,有感而发,聊中国美国的事,讲现代文明的故事。
正文

二十世纪(3):毁天灭地的大战

(2024-05-21 22:58:20) 下一个

二十世纪(3):毁天灭地的大战

蒋闻铭

新旧文明的社会制度, 自由民主和专制独裁的生死搏斗,二十世纪一百年,前一半是大打出手的热战,后一半是和平竞争的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的主体是德国意大利日本,前两个是专制独裁的法西斯国家,日本也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一心想征服中国。另一边同盟国,英法美是妥妥的民主国家。当然同盟国里,苏俄不是民主国家。不过斯大林开始的时候,和希特勒合谋,狼狈为奸,是德国的朋友。

战争初期,德俄联手,瓜分波兰。德国军队,涌现出了像古德里安,曼斯坦因,隆美尔这样的军事天才。纳粹德国,从胜利走向胜利。 但是独裁专制,胜利越大,独裁者就越会忘乎所以,把狂想当做现实的可能,将国家民族,带入灾难之中。 希特勒在法国投降后,胜利冲昏头脑,按照他自己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规划,要消灭苏俄,奴役斯拉夫民族,转过身去攻击斯大林这个最大的盟友,结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实力对比。 最后,这场新旧文明的生死对决,以专制独裁的法西斯主义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结。

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貌,《第三帝国的兴亡》(The Rise and Fall of Third Reich) 是必读。这本超过一千页,比砖头厚得多的书,在美国几十年,都是排名第一的畅销书。我是读这本书,才知道了什么是现代战争。共产党国民党的三年内战,从战争规模,到军事谋略,恐怖杀戮,惨无人道,跟二战比,都不在一个层次上。

开战之初,轴心国的军事实力,陆地上有优势,纳粹德国在欧洲大陆,战无不胜。以坦克集群从一点突破,快速向敌方纵深推进包抄的闪击战,作为人类战争史上划时代的创举,是古德里安的发明。西线几天之内就决定了百万英法联军的失败,让法国不得不举手投降的作战计划,是曼斯坦因提出来的。这个计划的组织实施,当时他因为级别军衔太低,没能有资格参加。他的陆军元帅,是后来用在克里米亚的战功得来的。战争后期,他是东线德军的主将之一,举世公认的军事天才。这两位战后都写了自己的战争回忆录。古德里安的回忆录,书名是《坦克指挥官》 (Panzer Leader),曼斯坦因的回忆录,书名是《失去了的胜利》 (Lost Victories)。这两部回忆录,是二战军史的经典。跟这两位比,隆美尔要弱一些,但他以德国在北非的一介偏师,以弱胜强,取得了轰动一时,举世瞩目的胜利,为自己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也是奇才。

但是希特勒进攻苏联,使双方的力量对比,陆地海上,都发生了对同盟国有利的变化。 后面同盟国越战越强,轴心国的失败,就成了历史规律不可抗拒。专制体制之下,独裁者一意孤行,表现在军事上, 是希特勒在东线寸土不让的总体战略。曼斯坦因在斯大林格勒第六集团军被围之际,临危受命,成了德国顿河方面军的主将。据他自己说,他的工作,最头疼的部分,是争取希特勒修正寸土不让的战略,批准自己相对机动灵活的作战方案。古德里安被撤职,是因为早一年在莫斯科城下,直接违抗了希特勒不许撤退的命令。后来他也是临危受命,做了纳粹德国的最后一任陆军参谋总长。他讲的和希特勒打交道的感受,和曼斯坦因大同小异。

民主国家,不管经历多少次失败,都能够不停地做调整,在失败中等待时机。而独裁专制,胜利越大,独裁者就越会忘乎所以,把狂想当做现实的可能,将国家民族,带入灾难之中。 最后,这场新旧文明的生死对决,以专制独裁的法西斯主义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结。

现代文明和近代中国 (全书目录链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