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红书对账

(2025-01-19 00:22:07) 下一个

最近小红书对账的事情在网上比较火爆。似乎在很多网友看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不比美国普通人生活差。

因为我常年来往于中美两地,我想谈一下我自己的感受,不一定对。

我觉得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要远远低于普通美国人的。当然每个人或者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难处,但总的来讲,美国人的生活要好得多。这中间的差距,我个人感觉至少有50年。美国的人工贵,但美国的食品质量比中国高,即使是统一折算为人民币,按照人民币计算的话,价格也比中国便宜。美国的房价也低于国内的大城市,而美国人的收入折算为人民币的话,也比中国人高很多。也就是说,美国人挣的多,物价低。哪边的生活好,一目了然。

中国的军事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号称第六代战机已经亮相,新的军舰就像下饺子一样增加,超音速洲际导弹打中目标,这的确是让人惊叹的成就。但是,如果要同美国的军事力量比,那还是算了吧。现在最希望梧桐的,除了中国最底层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公知之外,可能就是美国了。当然,文学城里面那些有良知的网友,虽然对中国政府甚至是中华民众充满了仇恨,但是对于中国的国家统一,是坚决要求寸土不让的。他们一方面希望中国从俄罗斯夺回清朝的时候丢失的领土,也希望大陆梧桐台湾。总之,就怕中国不打。

文学城的网友,既然已经成了美国公民,与墙内的大多数国人相比,实际上早就是遥遥领先了。所以,就没有必要再说中国的坏话了。如果一个强者见不得弱者有一丝的骄傲与得意,那么这个“强者”,是否真是“强者”,就值得考虑了。

以前我们搞了一次高中同学聚会。一个美国的同学,当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上了北大,还去广场参加过静坐,看到国内的同学说中国现在也很好,这位美国同学说:你们虽然挣了一点钱,生活富裕了一点,但是,你们没有民主自由,你们每天吃的油是地沟油,吃的菜,是打了农药的菜。然后在同学群里面发了一副漫画:猪的理想。从此,国内的同学不再与美国的同学来往了。

当年能够来到美国的同学,都是同学中的最优秀者。他们对于没有能力来到美国的同学,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鄙视。但是现在那些差的同学,也过得不错了,但实际上还是有差距的。就像以前他拿100分,别人拿50分。现在别人拿60分及格了,他就愤怒了。有必要吗?如果每个同学,都同他一样,能够到美国生活,那他说中国不好,劝中国同学到美国来,这是可以的。但问题是,中国的同学想来美国也来不了啊。你再对他们说中国不好,不就是气人吗?文学城里面有信佛的网友,也就信基督的网友,都是要与人为善,怎么就没有一点同情心呢?

不过文学城里面很多有良知的网友,他们当年出国,可能并不容易。后来在国外的发展也不容易,他们唯一的心理安慰,就是比国内的同学强。他们盯着中国骂,可以让自己的心里好过一点。但这样做的副作用是很大的。因为中国现在怎样,实际上与他们已经没有关系了。他们的竞争对手是美国当地人。他们骂中国,实际上是在削弱自己。

所以,我从来不说中国的不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阿迪2000 回复 悄悄话 有道理。
heyjunesnow 回复 悄悄话 不是每个人心里都像你想的这么不堪的。
有时候指责批评是因为怒其不争。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赞这篇
新燕山夜话 回复 悄悄话 "他们当年出国,可能并不容易。后来在国外的发展也不容易,他们唯一的心理安慰,就是比国内的同学强。他们盯着中国骂,可以让自己的心里好过一点。但这样做的副作用是很大的。"

博主这段描述入木三分。以我的观察,文学城里几个博主都是这类人。借助着中美两国官方的媒体各自构建的信息茧房,海外特别是美国的高华们,在国内同学同行老朋友面前,竭力装扮着“高大上”的外表。当美国的TicTok难民阴差阳错地,和中国的小资网民在小红书相遇,互相倾诉“当牛做马”的不易时,普通人的心灵跨越了种族和语言的隔阂,在网络空间真诚地碰撞在一起。山巅的灯塔国在曾经信息封闭的国人眼中,失去了公知打造的辉煌,“高华”中产们原来也不过是刚还完美国房贷脱贫致富没几年的“新富人”(Nouveaux riches)而已。

小红书对账让“高大上”装不下去了。在巴菲特盖茨这样的老式财主,和马斯克贝佐斯这样新式大亨面前,文学城的“美籍华人”和小红书上涌入的美籍白人黑人,基本是一个水平的“阶级兄弟”。区别仅在于,一个会装而且必须装,另一个则坦诚相告而已。我非常欣慰地阅读着小红书上的中美对账,双方都坦诚相告自己的实情,毫无顾忌、隐瞒和美化。一句中国网友的话“天下的牛马原来都是一样的啊”,幽默感丰富,让人忍俊不禁。这才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
cager812 回复 悄悄话 你说的这些在“动物庄园”中都有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