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写在父亲节

(2024-06-15 22:20:40) 下一个

今天是父亲节。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有38年了。 

父亲去世的时候是55岁。我现在刚过父亲去世时的年纪。父亲没有机会用他55岁以后的心态来看这个世界,那我就替他看看吧。

父亲是家中的长子。刚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还没有照看小孩的经验,又忙着打鱼,没有照顾好父亲,所以父亲从小身体就不好,一直体弱多病。到十多岁的时候,才能挺直了腰杆走路。同村的老人都认为父亲长不大。但后来父亲坚持锻炼身体,挺过来了。 
有一次我回老家,遇到父亲的同辈老乡,攀谈了一会儿。那位老乡说,我父亲能活到50多岁,已经是出乎他们的想象了。 
由此看来,人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父亲虽然身体不好,但在读书方面还是不错的。小学到中学,连续跳级三次。后来父亲对我说,第三次跳级,是不该跳的。因为第三次跳级后,他感觉学习非常吃力。 
即使如此,父亲还是顺利的考取了北京钢铁学院。读书期间,不幸染上了肺结核,就退学了。父亲对自己在北京钢铁学院期间发生的事情,很少提起。直到晚年的时候,才同我们讲了一点点。他不喜欢吃豆沙。学校的早餐是豆沙包。他吃豆沙包的时候,将中间的豆沙扔掉了。那时候国家对大学生是包伙食的。他的做法被学生干部发现了,让他写检讨。他就写了。然后又让他在学校的广播里面念检讨书。 
父亲只同我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他从北京钢铁学院退学,是不是与此有关。 
后来父亲在武汉的一所学校教书。那个时候,高中毕业生就算是有文化的了,所以可以当教师。 
父亲的二弟,也就是我二叔,小时候没有上过学。但他晚上自己参加村里的扫盲班,然后直接上了中学。二叔后来考了一次大学,也考取了,但是对大学不满意,不想去读。爷爷当然希望二叔去上大学,因为那时上大学,就相当于由国家来养了。但父亲理解二叔的想法,让二叔搬到他工作的学校,辅导二叔重新备考。 
母亲坚持让父亲重新再考大学。但当年没有单位批准父亲重新报考,因为父亲是退学的,所以,父亲自己就没有准备再考。但是在母亲的一再要求下,就决定再考一次。 
由于没有单位的介绍信,父亲就用萝卜刻了一个章,居然也拿到了准考证。 
那一年父亲同二叔同时考取了大学。父亲考取了武汉师范学院生物系,二叔考取了北京大学化学系。后来二叔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的核工业部18所工作。那时天津是个好地方。有一次他回老家,给我们带来天津的冰糖,是那种小块的立方体的冰糖,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还带回来漂亮的堂妹,像洋娃娃一样。 
大学毕业后,父亲和母亲都被分配到了乡下,所以,我是在农村长大的。 
父亲喜欢科学,那时候他买了《十万个为什么》的全套。他在大学里面学的是生物,但到了学校,被领导分配去教化学。实际上他是自学了全套化学教材,然后再来教学生的。父亲讲课很幽默,课堂里面总是充满了笑声。对业务也是精益求精,他能将整本化学教材背下来。所以,有时去上课,他只带几根粉笔。讲完课布置作业的时候,他告诉同学们打开课本的第多少页,做第几题,往往让同学们大为惊讶。 
父亲的性格比较孤傲,凡事独来独往,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同单位的领导关系都不好,为此也没有少挨整。他仅带几只粉笔讲课的事情,也被当做对工作心不在焉进行批评,说我父亲没有认真备课。 
直到80年代,父亲才被调回城里的中学,我也才第一次见到自来水。那时对自来水感到很神奇。关上水龙头后,又拧开了一下,被学校总务处长看到了,然后被他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恢复高考以后,父亲的能力才真正开始发挥了。当年他带的学生中,有三个考取了大学。我哥是其中一个。这让父亲很满意。在教师的圈子里有一种说法,如果自己儿子都教不好,别人的孩子就更教不好了。 
其实也不一定如此。 
虽然当年大学生只有三个,但中专生有很多。那时的中专生也是人才。后来很多学生都到了市里工作,有的还成为市里的领导。 
由于过度的劳累,那时营养也跟不上,父亲很快就累垮了身体。在五十多岁的年纪,就离开了。 
父亲是一本书。每当我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翻开这本书,看一看。想一想父亲的经历,就对眼前的困难感到坦然了。同父亲遇到过的困难相比,自己遇到的困难不算什么。 
前段时间我同我哥回到父亲当年工作的地方,在一个当年的学生家长的家里吃饭。同学的母亲80多岁了,但身体还很硬朗。她对我们说:“你们兄弟两个加起来,都不如你们的父亲当年那么帅”。 
原来父亲年轻的时候,也是男神一枚啊。
我对那位学生的母亲说:谢谢您对我父亲的好印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纪念父亲的好文!说起父亲和你有一样的感觉。遗憾的是,只是到了这个年龄段,我们才对老人家们的过去有多不容易,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周末快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