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爱、关系与性 (二)
原创 ajoyfullife ajoyfullife
2025年02月16日 16:11 8人
https://mp.weixin.qq.com/s/fDQW4e6jLQ3eOkUfOb1A5w
译自帕梅拉的新书《内在男性觉醒——让你的内在骑士守护你》。帕梅拉与约书亚以问答的形式探讨这一主题。这一章的第一部分请见【约书亚】爱、关系与性 (一)。
所以,渴望来自于黑暗,因着某种缺失;而爱来自于光。那么,渴望是一种痛苦吗?
既是,又不是。是的,它是痛苦,因为存在着某种缺失。渴望如果不纯的话,痛苦便会占上风。而如果渴望是纯真的,且符合灵魂的愿望,就会为你带来喜悦。此时,渴望会呈现为一种积极正向的东西,并非痛苦,而是一种邀请你前行的机遇与可能性。你会以一种愉悦的方式被它吸引过去。急躁、紧张与压力让位于直觉,且与那引导你实现内心渴望的能量流相一致。
渴望,比如对爱情关系的渴望,必须以信任为滋养,否则的话,总会有恐惧、急躁、紧张和压力相伴。
是的。渴望必须来自你的灵魂。
而不是来自“自我”或者说“人格”?
“自我”与恐惧或紧张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不是“我”。你并没有两个“我”,较低的“我”与较高的“我”,自我与灵魂。这是一个虚假的概念。你只有一个“我”,那就是你的灵魂。不过,你之灵魂的一部分是无明的,深陷于恐惧,充满分离感。若你以灵魂的这一部分为出发点去渴求某一目标,比如一位爱侣,一座房子,或者一份完美的工作,便注定不会成功。
“恐惧”并不能真正地进行创造。诚然,你可以因着种种压力和恐惧而激发出令人瞩目的能量,并将之投入到对渴望的追逐中。然而,你的目标并不会因此而得以实现,即便你在表面上似乎部分地实现了自己的一些目标。比如,你可能拥有了一段亲密关系,一栋漂亮的房子或者一份好工作,但这并未带给你你苦苦寻觅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你再次失去自己所努力争得的东西,或者得到之后你发现这一切并非自己当初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原因在于,你是因着匮乏感,因着恐惧去创造的。而遵循灵魂的愿望而行则是在丰盛中创造。你所创造的,并不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完整或感觉良好。恰恰相反,正因为你感到完整,身心舒畅,所以想要并喜欢去创造。创造带给你喜悦与充实感。无论你渴望什么,都要看一看这种渴望本身是否为你带来喜悦。
女性在多大程度上对男性的理想化形象心怀期待,并因此而强化了对“男性气质”的伤害性定义?
很高兴你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它触及了问题的核心。如果女性不去直视男性,如其本然的样子,而是一直对那些虚假的、男性并无法满足的“卓越男性气质”心怀期待,那么她们其实是在维持这一问题与创伤的存在。这种期待使得男性备受折磨,因为通常来说,男性想要去满足女性的期待。
有时,这一理想形象会对一些女性产生强烈的心理影响,以至于她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看不清眼前人的真实个性。在与男性伴侣的互动中,她并没有看到“真正的他”。她看到的是自己希望与期待能够遇见的那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开始出现裂痕,对方未能满足她的期望。他变成了一个凡人,和她一样的凡人。问题是,这时他们之间还有爱吗?他们能否放下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真正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男性也会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投射到女性身上,也就是说,他们同样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选择伴侣时,他们心中的理想形象都会潜移默化地起到一定的作用。举例而言,一个男人可能在女性身上寻找温柔与体贴的一面,并试图回避她那充满激情的、热烈的一面。他所寻找的往往是自己的“内在女性”,并不自觉地希望在对方身上找到自己那尚未充分建立连结的女性特质。
是否存在一种所谓的“原型式爱情”?我的意思是,男人在女人身上寻找终极的女性特质,女人在男人身上寻找终极的男性特质,也因此,一个人所爱上的更多是一个理想化的形象,而非真正的那个人?
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如果你尚未与自己的灵魂建立(充分的)连结,并想要恢复这种连结,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做的时候,就往往会试图通过广义的“性”,通过性爱层面上的连结来使自己变得完整。你会试着藉由一个与你能量相反的人来使自己变得完整。这种“相反”可能体现在性别上,亦即男女之间的两极性,也可能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相反的性格:一个外向且热情,另一个内向且克制;一个高度敏感且富有同理心,另一个则更为理性且有距离感。
在相反的能量中往往存在着一种过度的、使人失衡的特质。人们试图通过关系的另一方来找到平衡。因此,一个自我克制、喜欢控制的人会被一个开放、热情的人所吸引;而一个高度敏感的人则会在一个能够轻松说“不”、且不太顾虑他人感受的人身上获得平静与被保护的感觉。
这就是“原型式爱情”吗?如果是的话,这有什么问题吗?难道不能通过这种对立性的互动能量来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吗?
如果存在着灵魂层面上的共鸣,这确实是一种促进成长的方式。但这样的爱情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其本质上更加平和。那种炽烈的、翻天覆地的爱情,往往是因为恋爱的一方或双方内心存在着一种迫切的需求,或者说能量层面上的缺失。他或她对这一缺失的体验是无意识的。他或她感觉自己被对方深深吸引,那仿佛是一种强烈的磁性吸引力,亦是一种占据主宰地位的渴望,而这种渴望也可能会变成执念。
小桥流水般的爱情伴随着一种喜悦感,而喜悦则源自于灵魂。当然,一个与你性格不同的人能够带给你激励与启迪:爱情关系的本质在于,对方的独特特质能够带给你激励与启迪,并加深你与自己的关系。然而,在“原型式爱情”中,你爱上的是一种形象,比如强壮的男人、父亲、保护者、老师;或者坚强的母亲型女人、令人神魂颠倒的诱惑者、需要你呵护的脆弱的孩童型女人。
这一形象是原型式的,而且在一段不成熟的关系中,你更加渴望的是这个形象,而非对方这个人。这会在一段时间后导致种种误解,并让你意识到你并不真正了解对方,对方也并不真正了解你。当初打动你的并非对方的灵魂能量,而是你为对方所构建的形象(在这个形象中,某种特质或性格被不断强调,显得格外突出)。你最初的目标,亦即通过对方变得完整,未能实现。你想通过与对方合二为一来实现这一目标,然而,这正是此类“磁性的”、原型式的互相吸引所存在的核心问题:你所寻找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法企及的“一体性”。
那其他生命体呢?它们可以拥有这种一体性吗?
有些生命体的个体性尚未获得发展,对它们来说,“共生”或“有机一体性”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存在形式。简单地举例而言,与手臂相连的手。它们离不开你的身体,单独存在时不具备个体性。你的双手当然是独特的,但它们的独特性来源于你那有生命的身体。如果它们独立存在,比如被从身体上切割下来,就会成为无生命的东西。你的双手与身体——那充满生命活力的身体——之间存在一种有机的“一体性”。
在动物中,是否存在共生的群体意识?
是的,这在动物身上也是适用的,因为动物本身是独特的,不过没有人类所具备的那种个体性。
有时我暗自希望人类也能够拥有这种一体性。希望能够融入更大的存在,融入他人,融入能把人们从分离状态中解救出来的东西。我一直有这种愿望,也在他人身上看到这种愿望。我们人类是否会在潜意识中怀念某种共生的“一体性”?我指的并非母亲与胎儿之间的一体性——因为并非所有的母子关系在子宫中都是和谐美丽的,而是我们在轮回于这一生之前,在天上的某个次元,所体验过的灵魂层面上的群体连结。我觉得我依然记得这种感觉:一种强烈的连结,在其中,虽然“我”或者说“个体”依然存在,但绝不是像在地球实相那样,处于如此分离的状态。
成长之路是不可逆的。你所指的的那种连结其实依然存在,不过轮回于地球实相时,你对此的意识相对较弱。然而,进行通灵传导时,你有时会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你感觉自己被提升。当你去做那些使自己备受激励的事情时,通常都会有这种感觉。这正是你们所寻求的,且时时能够感受到的连结。只是,当你坠回受制于恐惧的地球人格时,分离感会再次升起。
于是,人们就会在他人身上寻找解决办法,从而容易受到原型式爱情,或者其他有关“成功”、“幸福”等的观念的影响。
是的。但你们出生在这个地球实相并非偶然。你们来到这里是为了透过自己的个体性与更大整体建立连结。这在更高的次元是无法实现的。沉浸于地球实相中的你,会切身体验到“寻找自己那备感分离的一部分,并与那个更有意识觉知的自己重建连结”的必要性。
那为什么不能在一个比地球更美好的地方来实现这一目标呢?有时我觉得这里实在是太沉重,太困难,我们根本无法前进。因为在这里,“分离”似乎成了一种难以改变的固定模式:传统的、甚至一些现代的观念、规范与教条是如此地压抑,许多人被禁锢其中。人与人之间,男女之间,家庭内部,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缺乏真正的开放。很多时候,这种受困的状态令人绝望,事情的进展又是如此地缓慢。人们承受着太多的痛苦,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多是心理上的痛苦。与此同时,大自然正在遭受人类对她施加的种种暴力。抱歉,在这里又怎么才能做到“藉由自己的个体性来建立和体验与更大整体的连结”呢?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却阻力不断,障碍重重。
你没有必要把全球性的痛苦扛在自己肩上。你只需关注自己。心中充满恐惧、焦虑或分离感的时候,也不要对整个世界的发展进行推断或做出结论。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关注此时此刻你内在想要发展与成长的东西。
确实,在情绪化的时刻,我不应该草率得出结论。但我并不是唯一一个时而有这种感受的人。许多关注灵性成长且比较敏感的人,有时也看不到隧道尽头的光明。
(待续)
© Pamela Kribbe (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