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夜话

当遇到困惑时,上帝离我们太远 , 而近在咫尺的同类又在认知上众说纷纭。请允许我借此宝地,排遣、自说自话。
个人资料
正文

读三朝国师自序有感

(2023-03-08 18:12:05) 下一个

      吾旦国师王学兄《美国反对美国》大作问世卅年有余,今方目睹。

      遗憾的是愚即无政治学素养也缺美国研究造化,生怕误读曲解旦友王兄的思想精华,特观其序 — 其本人对自己整本书的高度概括之序。 

       序言开宗明义,用“历史-社会-文化”模式解构美国,也就是成书《美国反对美国》。 

      然而,当旦友王兄言及相比“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老大国”,”为什么只有两百年短暂历史的民族,成为当今世界首屈 一指的发达国家?” 时,使人难以相信他是以“历史-社会-文化”模式叙事,分明没有意识到美国这种“发达”其深厚的思想史(包括社会和文化)源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并溯源到古希腊。旦友王兄如此的诱导,只能使国人读后加强原有脑海里的“只有两百年”印记。 

       旦友王兄在美国转悠半年,最惊人的发现莫过于这个悖论:美国反对美国了。正如他感慨的那样:“把美国仅仅看成是“剥削剩余价值”,“资产阶级专政”、看得一无是处,那么现实的 美国便会反对这祥的“美国”、僵化观念中的美国。如今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有的人把美国想象成富丽天堂,十全十美,那么现实的美国同样反对这样的“美国”、理想化的美国。” 

       此时,愚完全理解旦友王兄发现新大陆的兴奋。遗憾的是,这位旦友王兄不去反思是谁造成国人对美国认知的僵化思维,反而知道真相后转身便去骗另一波眼瞎耳聋(不明真相)的人。为此,自己有这个旦友学兄而感到无地自容。 

       其实,但凡到美国后曾留意的人都不会忘记,时常在不同场合里会听到的诸如“美国即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的说法。然而,旦友王兄如获至宝,甘愿就所谓“悖论”产生洋洋洒洒的文字,不得不使人佩服,同时也为旦友王兄的“批判精神”点赞。 

       愚闻,近两百年前,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转悠一两年后,拿出惊世之作《美国的民主》,与当年托克维尔践行、观察、独立思考不同的是,我们的旦友王兄则有备而来,引经据典手到擒来,马克思、列宁及美国研究泰斗名家H·S·康?杰、亨廷顿,鱼贯而出。大段转述别人论点,而非独创。机巧运用辩证法(事情的两面性,有好就有坏。其实用辩证法的另一种译法诡辩术较为贴切),显露出其工厂批次产品的印痕。 

        通篇读来,旦友王兄的序,压根不见人是主体之体现,不得不使人质疑这位专攻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史的旦友王兄是否领悟到了西方文明之精髓。于是,对于两眼只盯着物质指标的旦友王兄而言,在他的书的结尾得出下述结论也就不足为怪的了:

      “美国的体制,总体来说建筑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基础上,但它正明显地输给一个集 体主义、忘我主义和权威主义的体制。” 

      正是旦友王兄这一观点的坚持,驱驶着他为其恩主保驾护航,沿着不归的路道高歌猛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