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推薦 李安女士 《尋找塵封的空軍記憶》雲端演講CCF在芝加哥專題演討會
美國:2025年7月22日,CCF芝加哥專題演討會的第242講,我們請到一位研究抗日時期中華空軍歷史的學者
主講:李安女士 演講《尋找塵封的記憶》。
( 非常感謝 CCF芝加哥專題演討會主辦的李之柏、袁立平、居維萊、郭自生、王福堂、翁定台、江傳香等位博士,特別好的安排,將我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16任會長時任網路總管的 好友李安邀請主講!)
1940年8月20日,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國會發表激動人心的演講,對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的堅韌表示由衷的
敬意:“在人類徵戰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這麼多人對這麼少人,虧欠這麼深的恩情。”
85年後的今天,當我們重溫中華民國抗戰空軍這段歷史,同樣深切地意識到:中華兒女對於那些中國空軍英雄的虧欠。
他們無愧於中華民族的驕傲,在中華大地陷入深重的災難時刻,沒有放棄抵抗,懷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堅強信念,
毅然擔當起救亡圖存的重任。年輕的空軍飛行員們奮勇作戰,前赴後繼,始終戰鬥在抗擊敵寇的最前線,用生命和
熱血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生存。
為國捐軀的一千五百多位民國航空人員中,絕大多數學業專精,家境優越,平均年齡才二十多歲,他們還沒有機會
結婚,甚至沒有戀愛過。這樣的勇氣與犧牲精神堪為我們中華民族所有子孫後代所敬仰。正是他們的犧牲,在反抗
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中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永垂不朽的英雄讚歌!
不過,有多少人知道,在遙遠的美國得克薩斯州和喬治亞州國家軍人陵園裡,還有一批當年懷著保家衛國的宏願,
赴美接受飛行培訓卻不幸以身殉職、長眠在那裡的58名抗戰空軍?他們的每一塊墓碑上都銘刻著CHINESE AIR
FORCE字眼,標記著他們曾經跨過萬水千山,來自遙遠的中國。雖然,他們沒能有機會馳騁疆場,回到自己的祖國
在空中與入侵者浴血奮戰,但他們曾經駕機遨遊藍天,與其他空軍戰友一起,用年輕的生命在抗戰歷史上勾畫出濃墨
重彩。
主講人李安的二叔李嘉禾就是其中一位沒有機會上戰場卻為國捐軀的烈士。他曾是西南聯大物理系的學生,本有可能
和他的師兄弟那樣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當他親眼目睹侵略者在祖國的大地上狂轟濫炸,大好山河備遭蹂躪,數不盡的
災民流離失所食不果腹,青年李嘉禾熱血沸騰,義憤填膺,立志投筆從戎。1942年,經過一系列嚴格的體能測試和
文化考試,他踏入了昆明空軍軍官學校的大門,與十五期學員一起到美國學習飛行,卻不幸在1944年從空中隕落,
被永遠埋葬在美國德州國家軍人墓地。在歷史的風雨飄搖中,他和五十多位赴美殉職空軍被淹沒了,年輕的生命
葬身異國他鄉七十多年默默無聞……
這些空軍學員為抗戰赴美經歷了什麼樣的故事?他們在國內的親人們又承受了怎樣的悲歡離合?
歷史,像是一列飛馳的時光列車,跨越漫長的七、八十載,漫天煙塵早已散盡。唇齒相依的同胞們卻依然被一道
天然屏障所阻,隔海盼歸遙相呼喚。十多年前,在美好的尋親願望在起步之時,查閱抗戰殉職空軍信息,出乎意料
地困難,幾乎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後來,海內外許多志願者和空史專家從四面八方伸出援手,特別是來自台灣的空軍後人,中國抗戰空軍赴美系列
歷史數據和照片逐漸從封存已久的檔案櫃,文獻資料網站,維基網站,空軍博物館搜尋出來,還有一些來自個人
收藏。根據大家提供的信息,找到了七十多年前的《空軍軍官學校學生名冊》,《空軍官校抗戰期間各批次留美學員
名冊》,《入關記錄》,《死亡報告》,《飛行事故報告》,《空難報導》,《空軍忠烈表》等一系列珍貴史料,成為尋親
認親的重要線索和依據。
通過“湖南龍越尋找戰爭失蹤者”公眾號推廣,大陸央視《等著我》播出,以及各地志願者們的不懈努力,封存了
七十多年的歷史和英雄們的家庭記憶逐漸被挖掘出來,整個尋親的過程中發生了無數感人的故事。心繫亡者,
後代的孝道感動天地,終於使39位抗戰空軍在2015年後血脈再相連!
============================
主講人簡介:
李安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第一代大學生,九十年代初留學加拿大,長期從事城市交通和企業管理軟件系統的研發工作,2010年移居美國加州硅谷,在高科技公司從事項目研發和管理。
因喜愛文學,從2003年起,陸續在海外中文報刊雜誌及網站發表文章,內容涉及留學生及移民的生活,社會現象及
旅遊風光等,成為“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會員。
李安家族幾代人通過各種努力終於找到了二叔在美國的埋葬地點,親戚們先後多次去祭拜。2018年3月,李安和夫婿到
德州陵園為抗戰期間赴美學習飛行而犧牲的二叔掃墓。站在一座座排列整齊的中華民國空軍墓碑前,整個身心為之震撼!
自那以後,三十年來只關心公司項目進展和高科技的“硅谷人”李安, 懷著對歷史的敬畏和使命走進了史料堆。她常常
感嘆自己彷彿穿越了,回到了烽火連天的抗日戰爭,滿腦子想的、滿眼看的全都是那個年代的人和事,希望籍此能將
過去缺失的歷史知識彌補回來。從此,邁上了尋找抗戰飛行員家屬、研究和記錄抗戰空軍赴美培訓的歷程。
為了尋找抗日戰爭中從西南聯大棄學從軍,赴美接受飛行培訓而殉職的二叔李嘉禾,並為埋葬在美國的其他五十多位
空軍尋找家人。通過在美國中文報刊發表長篇紀實文學《民國空軍魂斷美國埋葬半世紀真相》。到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
所檔案館、亞利桑那州雷鳥空軍基地檔案館、美國國家檔案館,尋找空軍赴美第一手數據。那些來自美國總統羅斯福
辦公室,宋美齡、宋子文、陳納德以及空軍訓練基地官員之間的書信電報,抗戰空軍及他們的後人提供的珍貴老照片
、回憶錄,為尋找民國空軍赴美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記錄。將塵封七十多年的歷史公諸於眾。在海峽兩岸和美國志願者
們的幫助下,已經為三十九位(共五十八位)抗戰空軍找到了親人。
根據民國空軍赴美受訓歷史和尋親過程,發表了《尋找塵封的記憶:抗戰時期民國空軍赴美受訓歷史及空難探秘》,
獲得美國華人圖書館員協會最佳圖書榮譽獎(2022年)和首屆世界和平文學優秀散文獎(2025年)。
現居加拿大溫哥華,以“作者”和“歷史研究者”的雙重身份繼續從事抗戰歷史研究。
============================
請大家於美中時間7月22日7:00 PM,一起來聆聽李安的《尋找塵封的記憶》,她將告訴我們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