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知罗贯中《三国演义》的一大特色是忽悠,“: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鲁迅语)“,但毕竟诸葛亮与刘备有智慧和仁厚的底色在那儿,所以 一直觉得如此小说写法也还没什么不妥,如此才能让小说增色大家喜欢读嘛。 可万没想到的是,老罗竟然会把忽悠发挥 到极致,为了美化皇叔西蜀集团, 会把坑爹害母的奸恶之徒忽悠成忠义英雄, 如此颠倒黑白, 委实就有点过了。
这个人就是 “西凉锦马超”,《演义》中形象光鲜,正史中却是撕毁道德伦理底线极恶巨奸。 —— 今既知之,不能不用我的拙笔写几句以广视听。
先说马超的坑爹。
马超的父亲马腾本是东汉六大家族之一大树将军马援的后裔, 但传到马腾那一代已经没落,马腾的父亲马寿,只短暂担任过天水郡兰干县的县尉,后来不知咋地又丢了官,在陇西一带沦为盲流,以至于多年“家贫无妻”!最后与羌女成婚,之后生下马腾。不过马腾却是个角色, 据史书载,马腾身躯魁伟相貌堂堂,早年间以伐木为生,练的一身好筋骨,东汉末年,边章、韩遂在 凉州发动叛乱,地方上征募军人,马腾应募并且很快升任偏将军。
治世藏器,乱世显才。马腾的势力发展迅猛,很快就与韩遂难分轩轾,羌兵精勇, 斗则两伤,于是二人一度结成兄弟,联手打地盘。当然这种联手是靠不住的, 后来二人多有离合,最严重的一次窝里斗, 韩遂还在冲突中杀了马腾的妻、儿,【1】而这个被杀的马腾之妻, 后人考证就是马超的母亲, 亲娘!
奸雄曹操看到马腾韩遂这股势力不可小觑, 屁股后头怕放炮,为解后顾之忧,曹操没少下功夫拉拢马腾韩遂, 双方互通款曲, 一度关系不错, 以至于曹袁官渡之战时, 马腾还曾派长子马超率兵支援,斩杀了河东太守郭援。最后曹操又在征伐荆州之前, 以汉献帝的名义诏马腾入朝为官。为打消马腾疑虑, 还特旨马腾入朝后,封马超为偏将军统帅西凉大军。 而且马腾入朝后,曹操也相待甚厚,封马腾为前将军(这可是尊荣仅次于九卿的显位),封槐里侯, 连马腾的其他几个儿子都多有封赏。
曹操这一番操作可谓一石两鸟, 一者可透过尊崇东汉豪族表明自己忠于汉帝, 朝野安定方可放心征伐四方。 二者也可借马腾为鹄,对天下其他割据军阀攻心:只要投奔朝廷, 好果子大大的。 但对马家父子而言,客观上说也是相当不错的结局。而从此后马腾也就在朝廷尊荣安养,日子过得平和而惬意, 至于演义中绘声绘色描写的汉献帝以衣带诏 令马腾反曹、而马腾也义不惜死护主反曹的情节,都是小说家言,正史上完全是子虚乌有。
事情的变故发生在建安16年, 曹操因心生征伐汉中张鲁之意, 又认定借道凉州打张鲁更利于战事, 就遣人与马超韩遂沟通。而马超则认定这是曹操版的假途灭虢之计,整天算计攻城略地的军家有此疑虑也在情理,但超出情理的却是马超对此疑虑祭出的那一番出奇料理。 本来马超完全可以把曹操借道的事作一番冷处理, 甚至拍胸脯做样子对曹操说我拿粮草来我马儿代你征伐也并非不可行, 毕竟老父和一群亲族都在曹操手中,为他们着想也不该与曹操撕破脸吧。
但马超做得却恰恰是与曹操大翻其脸, 而且还通过堂而皇之地认当时已经与他亲爹马腾闹翻、且杀害过自己亲娘的韩遂做干爹,—— 是真的认了干爹,——以此结成反曹联盟。读到这里,也许会有朋友说,马超敢与曹操翻脸,估计是因为他自忖手有重兵, 曹操不敢拿他父亲亲族怎么样, 以便战事不利时手里有个筹码。 如果你真的做此想, 就太高估马超的人性了, 事实上,马超反曹的一个前提,就是拿老父亲族的命豁出去了。《三国志·张既传》中记载了马超认韩遂做干爹时说过的一句话:“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 当时韩遂的亲儿子在朝廷公干, 马超才有这句话。 马超韩遂,一个坑亲爹, 一个坑亲子,其毒如蛇蝎之心, 熬一熬都是一个JB味。堪比当代那个把自己亲闺女送给徐才厚做一夕之欢的谷景山矣!且或有不如矣!
世人皆骂吕布是无操守的三姓家奴, 然吕布之奸,尚有“情急之下,图自保命”之辩,且丁原、王允在历史上也并非吕布的义父,只有董卓有点存疑。 而马超之行,则是以至亲之血,换一己之私,这还不是一般的不孝,而是一开始就打定了送自己亲爹上鬼门关的主意,连带着还认了杀自己亲娘的仇人做干爹, 如此突破人伦底线的马超, 只能说是禽兽不如的人类渣滓,世间只有最大的煞毙才会相信这种东西会倡导什么“护我大汉江山”的大义。 (待续)
注释:
【1】三國志 : 蜀書六 : 馬超傳载:腾攻遂,遂走,合众还攻腾,杀腾妻子,连兵不解。”
视频:
细说1958年整肃粟裕大将之谜34—— 陈毅破局,一举三得//赴中原前陈毅写了一封含义蹊跷的信给周恩来//胖帅掀翻了金明的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