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云月

江流天外,月涌云头。 扁舟一叶,酹祭悠悠。
个人资料
江天云月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解析俄罗斯的国家文化个性(上)—— 普京需要战争之3

(2024-06-26 07:19:24) 下一个

(接上文)

普京选择战争的第三个深层逻辑,则植根于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国民性。

我们知道,北极熊常被人们当成俄罗斯的象征, 这一点, 是连俄罗斯人也认可的, 但北极熊的含义, 在国际社会与俄罗斯自己各有不同。 国际社会称俄罗斯为北极熊, 是因为俄罗斯人素有野蛮、侵略和懒惰的特征。但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熊的形象是被英雄化的,是勇敢、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北极熊属于大型动物,正好也符合俄罗斯地域辽阔的特点。

 所以,说北极熊是俄罗斯的象征, 是国际社会各有所解的“共识”。 但在我看来, 用狼群来描述俄罗斯这个群体及其心态似乎更为贴切,因为, 俄罗斯文化有着以下突出的共同特征:

1.)俄罗斯文化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神化并崇拜强力的元素,1896年5月,几十万莫斯科民众仅仅为了得到一个刻有新沙皇尼古拉二世名字的“加冕杯”,就人潮如海、群情如澜地蜂集霍登广场,,结果发生了严重踩踏事件, 导致 1000多人丧生。这场悲剧,是俄罗斯民众对沙皇顶礼膜拜心理的充分展现。  俄罗斯人也是离开神化强人就会如丧考妣的德行。 恰如狼群离不开头狼的习性。

2.) 俄罗斯的文化是等级分明的文化,缺乏平等精神,且人群之中缺乏友爱思想, 而以冷漠著称,  所以其人群中的最底层, 会倍受欺凌和漠视,至于移民俄罗斯的外国人, 其生活环境就更不堪了。这一点也与狼群习性相似, 狼群中最弱小的狼众,也倍受欺凌和虐待,  所以它们有时会选择永远离开狼群。

3),俄罗斯文化中有极强烈的无视个体和崇尚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 俄语中有一句名言是:“个人是无足轻重的。”所以,凡是有着集体主义色彩的文化在俄罗斯就更有市场。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实验能首发于俄罗斯,绝非偶然。 当然,这种文化虽然漠视个体的荣辱,但也在某些方面有利于种群的生存, 比如说, 在在困难时期,俄罗斯人总是能团结起来,共同承受磨难。这一点也与狼群的习性很相似。

4),俄罗斯的英雄崇拜并不同于东方的无条件的个人崇拜, 曾经被崇拜的个体英雄, 如果不能带来人们预期的辉煌, 也很容易被抛弃, 历史上许多曾被俄罗斯民众顶礼膜拜的沙皇, 从彼得三世到保罗一世,从尼古拉一世到尼古拉二世, 一旦战败就不得其终,就是这种俄罗斯文化的注脚, 所以, 俄罗斯虽然是等级文化, 但其民族文化中也有考验这种等级制度的文化符号。正如头狼在狼群中经不住考验就需要更换一样, 俄罗斯人对其英雄的崇拜, 也不是无条件的, 这就是普京为什么总要想方设法制造热点提高其支持率的原因。 为此他甚至不惜一次又一次的发动战争。

那么,俄罗斯文化的这些特征对当今世界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 这种文化习性很容易对民主平等法治形成排斥, 尽管俄罗斯崇尚的政治强人会因时因势而变更,但强人政治本身, 就与平等、民主和自由的政治互不相容。 所以, 尽管经历了前苏联解体这样巨大的政治动荡和西方民主的冲击, 俄罗斯文化的独裁专制外衣一度被现代文明的元素残酷剥离,  使整个俄罗斯陷入面对新文化的激情追求和困惑,但俄罗斯最后还是选择了普京这样的强人, 而民主的体制并未实现真正的落地, 或者说, 落地的民主文化所发出的枝芽过于弱小,要成为人人可以乘凉的参天大树, 仍很需要时日。

第二, 这种文化习性造就了俄罗斯特殊的国家民族情节, 举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比如, 俄罗斯人最喜欢说的一个挂在口头的话就是“我爱我的国家“或”我爱俄罗斯“ , 而这样的话在欧美国家在世俗社会中很少被听到。 但电梯坏了。 英国人德国人遇到这种情况下会愤怒地说“这是在英国吗或这是在德国”,意思是“他妈的,这种狗屁事不应该发生在这里!”,而俄罗斯人遇到这种情况却耸耸肩,说, “好吧,你在俄罗斯能指望什么呢?当然电梯总是坏的……”。

 然而,也正是对自己国家期望值很低的这些俄罗斯人, 却有着非常强烈的民族和国家情节,其硬核就是那种为了实现他们幻想中的理想国而张扬的文化征服欲。这就是所谓的帝国情节。普京说的那句“俄罗斯的国土没有边界“, 正是这种文化内核的标志语言, 所以在俄罗斯才会受到长盛不衰的热捧,被视为代表民族精神的名言。 对自己的国家期待值极低, 而文化征服欲的热情又非常高涨, 这种强烈的反差, 构成了俄罗斯特殊的民族和爱国特征。

这种文化塑造出的俄罗斯国民性格就有了一种高傲、冷酷而悲怆的风格, 因为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伟大的,同时 又认为自己的国家有着深深的不可救药的不幸,这种反差, 从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俄罗斯伟大作家的那些传世的伟大作品中多有呈现,(近现代俄罗斯曾拥有着最伟大的文学,这一点我会在以后的《细说前苏联系列》中展开讨论,这里省略。) 

  这种文化认知会给他们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迫感, 并在今天凸显为已经远离了现在文明但却在他们灵魂中根深蒂固的俄罗斯帝国情结 。这 也是普京赖以发动战争的文化土壤。在这种土壤中生长的俄罗斯人,  正如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说过的话,“尽管选择太多,但别无选择。”

 每次发动战争普京的支持率都会飙升, 正是这种文化的因果。一言以蔽之, 俄罗斯文化还没有走出弱肉强食的强盗法则, 他们只认强者, 因此, 用自己铁拳统一所有曾经属于俄罗斯的土地, 就被主流民众认为是天经地义, 至于那些被统一到俄罗斯的国家的 人民怎么想怎么说, 至于有多少来自于国际社会的鄙夷和声讨, 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

俄罗斯这种冷血而极端的帝国征服情结其来有自,请待后文。

最后推荐一下下面的视频,是精选的《野性的呼唤》片段,配有感人的音乐, 打开看看, 你会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体验到美对灵魂的按摩,然后是身心松弛的舒适 —— 此言非虚也,哈哈!

附视频:体验神犬带给你的心灵震颤——《野性的呼唤》精彩瞬间 配乐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齐鲁郎中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江天云月' 的评论 :
四十年代,哥々在东北农村老家,据他亲身经历,听到老毛子進村,首先妇女先躲到山沟里,那兵强姦、偷鸡宰猪、掠夺财物无恶不作。有个别的先把嗜酒如命的老毛子灌醉,然后处置掉.东北人恨老毛子胜过日本人。
江天云月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ce' 的评论 : 谢谢精彩留言。 是的, 俄罗斯文化的主流意识,还是弱肉强食的兽类文化。
江天云月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号蚂蚁' 的评论 : 是的, 文明有先进落后之分, 文化各有长短。
江天云月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io' 的评论 : 谢谢留言。基本同意。
江天云月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来自南蛮的老狗' 的评论 : 谢谢留言。
sce 回复 悄悄话 老毛子的民族性更接近于熊还是狼说不好,反正没啥人味。看过文学城一个女博主对老毛子民族性分析的文章,她认为老毛子毫无契约精神,是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公民社会的。好像提到只要相对实力发生了变化,实力更强的一方不背信弃义反而是让老毛子觉得匪夷所思。她的观点并不新颖,但最让人折服和震撼的是她并没有去过俄国,好像也没说认识俄国人,俄乌应该也还没开打,仅仅是读一部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静静的顿河》就得出了结论。老毛子的民族性从来都没有变过,它们对自己的兽性也并不以为耻。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文明不是文化。
欧洲高于俄国,俄国高于东亚。
lio 回复 悄悄话
同意楼下,蛮!
啥文化不文化的,就是没进化呗。

来自南蛮的老狗 回复 悄悄话 一个字,蛮!
两个字,野蛮!!
三个字,真野蛮!!!
来自南蛮的老狗 回复 悄悄话 一个字,蛮!
两个字,野蛮!!
三个字,真野蛮!!!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