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冯. 克劳斯维茨说过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这类意思的话, 究其本意, 就是政治和战争不同于世俗常情及其道德价值观,政治和战争的玩家只看实力。
没有人会否认周恩来是成熟老练的政治家,他当然明瞭自己的政治实力要素, 也当然要认真忖衡林彪突发事件对于自己政治要素的影响。因此, 如果必要, 周恩来在林彪出逃事件上作一点自己的文章毫不足怪。 要不要作文章的关键,只 取决于林彪成功出逃对周政治形势的利弊。
对周而言, 如果制约江青张春桥等文革新贵的林彪集团能持续存在, 则周的政治安全最有利,因为双方都会重视周恩来的政治支持, 这样周恩来就可以做到左右逢源。但问题是从毛泽东南巡讲话摆出的架势看, 这种毛林双峰并存的政治格局已经无法维持, 裂隙已经大到随时都可以崩盘的程度, 像毛刘分裂差不多的局面将不可避免的再度出现。
鉴于毛泽东在文革中攫取的如日中天的威望和权力,林彪如果不外逃, 林彪集团的失败毫无悬念, 毛泽东无需过多借助周恩来的支持, 就完全可以驾轻就熟地如法如愿地把林彪内部消化掉, 其结果就是, 以江青张春桥为代表的文革派将攫取更大的权力, 而一直与毛泽东在建国理念上存在差距甚至矛盾的周恩来将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天下第二人的位置上。 而这正是周恩来所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毛泽东显然不是刘秀李世民那样怀柔治天下的开国君王,相反,毛的雄猜和辣手足堪与朱洪武为伍,“金杯共汝饮, 白刃不相饶”, 在这种人下面当第二把手,下场一定是危象环生, 咫尺之外就是政治死亡甚至肉体死亡的陷阱。兔死狐悲, 物伤其类, 周恩来在得知林彪机毁人亡后难以抑制情绪失态而大哭,虽然有复杂的情感因素,但悲叹自己以后的诡谲不祥的政治命运,悲叹自己政治预设的再度失意, 绝对是那把辛酸泪中最重要的成分!
本来, 在周恩来的政治预设中, 林彪要外逃, 提供了另一种可供抉择的政治局面的绝好契机。如果林彪外逃成功,(只要上了飞机, 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那周恩来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就会陡然攀升, 因为毛泽东深知, 周恩来虽然在建国政治理念上与自己不合拍,但就推翻自己的政治野心而言,毛总体上对周的疑心并不大,———— 虽然即使如此, 在这方面有着一定程度怀疑狂倾向的毛 也仍不忘记要时不时对周进行敲打!
熟读中国历史的毛泽东, 不会不明白 “兄弟鬩於牆 外御其侮”这句话的深刻哲义。外境敌焰既张, 岂能再内树强敌! 所以,如果林彪能成功出逃, 毛最大的可能就是放下那些与周恩来并非你死我活的政治理念的矛盾, 为对付林彪掀起的国际风潮, 更多的借重周恩来,在这方面, 江青张春桥之流完全派不上用场, 而周恩来在处理复杂政治外交方面的才干,则是连毛泽东都从心里佩服的,而周恩来也有充分的自信会把事情处理得得心应手。
周恩来并不是嗜权以谋私利的那类政客,在周恩来看来,建国以后毛周之间发生的所有龃龉,乃至建国以后中国发生的所有的灾难, 肇因就是毛的政治经济路线理想主义色彩过于浓厚, 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实际, 而偏偏毛的帝王权谋却又能机变百出、天下无匹,加上他难以撼动的巨大政治能量,周根本无法系统实施自己的务实路线。 心怀宏图而壮志难伸, 周心中的郁闷、窝囊以及挫折感是可想而知的。 而林彪出逃事件, 有可能会让 中国政坛再度出现毛周携手合作的政治平静,国内的政治走向也会更多地趋向周恩来内心所一直坚持的务实路线,这个前景会令周怦然心动再自然没有了,这当然比让毛泽东把林彪内部消化掉要好太多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 从林彪坐上飞机外逃的哪一个时刻, 周恩来的政治力度就马上凸显出来了。 毛泽东立即就赋予了周执掌中共和中国政府一切事宜的大权。 按照毛泽东主席的警卫员陈长江以及后来曾一度升为党中央副主席的李德生等多人的回忆, 毛泽东在从周恩来得知林彪出走之后, 第一时间第一个决定, 就是委托周恩来全权处理一切相关事宜。
对于党内的重大事件的处理,除了高饶, 无论是打倒彭德怀, 还是打倒刘少奇, 以及后来70年庐山会议上打倒陈伯达, 毛从来都是亲历亲为的, 林彪出逃事件何以会让毛的政治风格发生如此巨变?且听下回分解!
(附视频:细说9.13林彪出逃之谜(15)// 庐山会议后的林彪能不能再荣誉地退居二线?// 中国倡伎文化与林彪性格中最大的闪光点// 毛泽东中秋节特意送给江青5个玉米包谷//林彪称毛“拗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