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小学教育差异点滴谈
(下文录自一位友人的闲谈,她来美前在某大学当过几年教师。 内容绝对原汁原味, 笔者所作的工作只是对闲谈中的重复语句略加了一点编辑)
我在国内是一名大学老师,我们学校的侧门隔街正对着我女儿童年就读的一所重点小学的正门。记得女儿上小学时,每天接送女儿,步行大约五分钟的时间。
大家都知道,在国内,最让家长们伤脑筋的就是为孩子选一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 说起来算是很幸运了, 因为我们学校的幼儿园不错,旁边的小学也很好,所以 孩子上学的事情还真没有让我焦虑过。
学校旁边的这所小学,每年招八个班,最早的印象是每班四十到五十人。小学很好,所以很多家长都想办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入这所小学。因为小学在高校区,周围的建筑环境已经固定,规模不能扩大,所以每班的人数就在不断的增加。据说,我们学校每年差不多贡献一个班的学生,其中包括年轻职工的孩子,我们称之二代,和老职工的孙辈,我们称之三代。
小学初建时,我们学校给了一些钱,后来学校对小学也很支持,经常出钱出人出车支持小学的活动。久而久之小学习惯了向大学伸手,而且觉得大学的资助是应该的,慢慢的矛盾就产生了。
终于有一年,小学直接提出要求:我们大学的孩子每人需另交300元赞助费,鉴于数额不大, 家长们默然接受了。之后就温水煮青蛙,赞助费慢慢从300元涨到1000元,家长群虽然出现了不满的声音, 但为了孩子还是乖乖交了。
第二年,赞助费又从1000元涨到了1500元,这一年的家长中出了几个厉害角色,直接告学校乱收费,论据充分, 交涉者口才好再加上后面有人, 结果是这年的赞助费很痛快地取消了,大家皆大欢喜。
没想到学校还有后手, 第二年教育局就重新划分了学区,因为隔着一条街,我们学校的孩子被分到另一所小学,这所小学要差不少,而且离我们学校又远,骑自行车都需要十来分钟的路程。
孩子们的家长炸锅了,他们带着孩子,举着小旗到政府门前示威。时令正是酷夏7月, 因为8月底就要开学,拖不得,市政府广场宽大,几乎没有任何树荫可以遮挡烈阳。一大群戴着大眼镜的知识分子家长, 唯一聊以遮挡酷日的工具就是手中的一把雨伞。
至今这一幕还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那一群一看就不是闹事的谦谦君子们, 老实巴交木呆呆地傻站在一团,各个汗流浃背, 却既不好意思闹也不好意思喊, 场景颇有几分滑稽。 其中有我一位朋友, 他的孩子比我的孩子长两岁,正是该入学的生员。想到他文质彬彬谦谦君子一个人, 为了孩子也真够拼了。今日想来仍不胜感慨, 不知是好笑还是可悲。
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特别是二代,父母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孩子大多学习好,其实学校并不愿意失去这些生源。但学校需要效益, 最后还是孔方兄说了算。
现在我们学校的孩子属于学区外了,要想回来,就必须交赞助费,所以经过协商,最后以我们学校的孩子每人交赞助费5000元达成协议,20年不变。大学为每个二代孩子出3000元,家长出2000元;为每个三代孩子出2000元,家长出3000元。
我女儿上学时已经是协议的执行期,所以我们乖乖的,为女儿国内两年的小学“义务教育”出了2000元,我工作的大学还搭上3000元。
我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教室内还算干净、整洁,但课桌间的距离很小,原本40多人的教室被塞进了67个学生。
两年以后,我在美国的一个大学找到了工作,孩子也就随着来到了美国。感触最深的是,美国的入学非常简单,印象中,只要有租房合同,就可以就近入学。
我们住在一个大学城,学区不错,孩子真正的享受了美国的义务教育。美国的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所有文具,包括书,练习本,纸,带橡皮的铅笔,教室有电动削笔刀。女儿上小学时,每个班有一名教师助理,帮助管理学生,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每天上课前帮助学生削好铅笔。
美国的课本是多次使用的,不允许学生涂抹,质量很好,每年学生用完后要交回学校,第二年学校再发给学生,学校每年会更新一些毁损严重的课本。记得女儿高中修了十几门AP课,AP 课的课本很重,学校就发给两套课本,一套在学校,一套在家里,课程结束时一起还回学校。
美国的公立学校是政府负担的,当然,我们的工作收入要交税,购物要交税,买房子后,房产税中的一部分也会划拨给学校。但是你如果没有房子,没有工作,孩子仍然会享受美国12年的义务教育,而且学校会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的早餐和午餐。刚查了一下,学校会为年收入在$40626以下的,三口之家的孩子提供免费的早餐和午餐。如果是四口之家,也就是父母加两个孩子,标准是$49025,也就是每增加一个人,免费早餐和午餐的标准会提高$8399。
我们所在的学区规定,小学每班一般20名学生,最多不超过23人,所以在我生活的这20年间,我们学区的小学从9所增加到现在的11所。新冠疫情初期,学校关门,有些教会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午餐,因为教会担心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午餐没有保障。
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 美国小学教室更像国内的幼儿园,甚至更随意。三年级以前,孩子更多的时间是玩而不是学习,而且美国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记得有一次孩子拿回家一把胡萝卜,她告诉我,这是她们自己种的,很自豪的说是自己的劳动果实。
还有一件往事,我女儿在国内上小学的时候是班里最好的学生。有一次期末考试前,女儿生病了, 头痛头晕, 躺在床上。作为儿科大夫的同学给女儿开了药,孩子在家输液,记得还输了甘露醇,因为孩子有轻度脑炎的症状。
我打电话给孩子请病假,说明了孩子生病的情况,但班主任老师再三强调考试的重要性,希望孩子参加。考试前一天,孩子的头疼头晕稍有好转,就又活蹦乱跳了,而且愿意参加考试。期末考试当天,我们早起为孩子输完液后,送孩子去参加考试,结果女儿语文数学双百分,这可能是老师愿意让孩子参加考试的主要原因,因为女儿的双百有可能使她所在的班在八个班中的排名提前。
但我很多年后仍然后悔当时没有阻止,后怕因为考试而影响女儿的康复。在美国有明文规定,生病的孩子必须在家休息,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也是为了保护其他的孩子。
通过我女儿的经历,对中美小学教育的区别可窥一斑。
(图片选自网络)
1. 太重,跟砖头一样
2. 太厚,特别是理科,所以学生不会读课本自学,只是作为参考书备用
3. 太贵,当然中小学学校一般会提供,但又带来另一个问题
4. 没法在书上做笔记take notes,因为书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