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平添水阁寒

人近半百,携妇将雏,背井离乡,开启新生,偶发片语,自娱自乐,聊作纸上故乡。
正文

在春风里 ----记我生命中邂逅的那些文坛前辈

(2022-12-19 21:13:30) 下一个

      那几年,我像着魔了一样,带着妻儿每到一个城市旅游,行前第一件功课,总是先列出我想拜访的文坛前辈,然后一一联系,征得前辈们同意后登门拜访。

     记得“围城”热的时候,钱钟书先生为了谢绝仰慕者的上门拜访,曾说过一句俏皮话:“假如你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对此,我却不以为然。对一个你喜欢的作家,读其文,又有缘识其人,不仅有益于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作品。李怀宇《最后的文化贵族》厚厚三大册及以后数册文化名家专访结集出版时,我一册不漏全部收集。身为一个普通读者,能与心仪的作家见面,真的是如坐春风。就像著名戏曲研究家、学者蒋星煜给我的题词所言,“作者与读者的见面,也是一种缘份”,我十分珍惜这样的缘份,在我的生命中,这是一份最珍贵的记忆。

     当然,并不是所有前辈都喜欢见陌生的读者。像有“男版张爱玲”之称的现代作家李君维先生和我超级喜欢的童话名家、名翻译者任溶溶先生,就客气地拒绝了我登门拜访的请求。无意打扰前辈们的清静,但还是心中小有遗憾。虽然任溶溶先生除了将我寄到他工作单位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他的著作和译作一一签名,还专门赠送了一册他的译作作为新年礼物。

       之所以能和诸多文坛前辈结缘,多亏了王金魁兄的帮忙。他给酒店搞过宣传,开过书画店,最终以书法老师的身份执教本地一所高中。身为没权没势的体制外闲人,他像托钵化缘的和尚一样,一个人苦苦编着《书简》这个国内独一份的书信民间刊物,每筹到几千块钱就编一期杂志,印刷出来,免费邮寄给全国各地的作家、学者、艺术家们。征得王兄的同意,我把他宝贝似的名家联系地址和电话抄录了一遍。甚至于,他还帮我跟那些前辈们联系。言及此,想起金魁兄十余年如一日留着小平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胖乎乎的模样,不由道一声,多谢了,金魁兄!

       记得和金魁兄闲聊时说,这些文化老人,年龄都很大了,见一个少一个!这些年来,我有缘拜访的诸多文坛前辈们一一辞世。作为曾有一面之缘的读者,所能做的,只是把心中的怀念一一道来,希望能勾勒出百不及一的前辈风神,也就心满意足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