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的冬天

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正文

中年人,谁不是一地鸡毛

(2025-03-21 10:23:15) 下一个

      一个好朋友确诊了癌症,在美国最好的治疗癌症的医院做了手术,和家里领导前去探望,人完全变了模样,尽管手术很成功,但剩下的就是数日子了。我们很明确的知道,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直面失去好朋友的感受是很被悲伤的,但作为中年人谁不是被很多悲伤痛苦缠绕着,一地鸡毛就是生活的常态。而我们能够选择的就是假装坚强而快乐的活着,美其名曰不能委屈自己。

      好友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大,男孩即聪明且董事,就是长得丑点,遗传了他爹唯一的缺点,原本话痨的性格从他母亲手术的那一刻起立马改变了,尽管美国长大的孩子对父母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疏离感,但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变化,也许是华人的天性,这种亲情应该远胜于老外。我想以后的日子里可能最难受的应该是他,没有了一个母亲的强力支撑,在成年之前要面对如此的变故,本来美好的未来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吧!我总说华人男性在这个国度里是最为废物的一个群体,包括我,融不进去也出不来,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土壤中都会长成歪瓜裂枣,还好我这个歪瓜还有选择的权力,而好友的老公却没有,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苟延残喘,从小中难到老大难。内心充满悲凉,那种无能为力的悲凉,孱弱的连打字都无力!

       在外大半辈子,总是把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从来跟母亲都是报喜不报忧,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其实很清楚她的儿子在面的情况,总是鼓励她的孩子关关难过关关过,她的儿子也践行着。但大家和小家的无限兼顾,养老孝顺和照顾孩子老婆永远会成为一道迈不过去的难题,自己的兄弟姐妹和自己的妻儿闺女,这并不复杂的关系网都让网中的自己充满矛盾和困惑。这边孩子金榜高中,那边母亲生病住院,这边舞台靓丽耀眼,那边姐哥老弱病残,悲喜交加的情感让一个中年人,一个有担当的中年男人错乱不堪。无解的题,无法破的局!只能用虚伪的话安慰自己,爱,都是向下传递的!

       喝酒与抽烟,来美国之前,滴酒不沾。近几年好像有点馋酒,没人陪喝自己喝,喝遍了基本所有国家的酒,最后还是中国的白酒最好喝。小娃对我喝酒这事极其不高兴,经常把我的家人谁谁因为喝酒得病住院,我的朋友谁谁因为抽烟喝酒死去来敲打我,现在搞得自己像个小偷一样,喝酒得是周末抽个雪茄都得漱口换衣免得有味道,家里领导调侃说不是她不愿意是你的小棉袄不愿意你抽烟喝酒。我虽然没有像于谦一样抽烟喝酒烫头的三大爱好,但总感觉缺少了那么点自由和洒脱,所以现在也索然无味,中年人到处是身不由己。

        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唱郑智化的一首歌曲,《我这样的男人》,里面的歌词我最喜欢的一句就是”我这样的男人没有你想象中坚强,我这样的男人在人世间飘荡,如果你宽容的胸膛是我停泊的海港,在梦和现实之间找到依靠的地方“现在才发现这歌词里面唱的,找来找去,这个海港就是你玛自己的胸膛,一个中年男人的胸膛可以装下人世间所有的一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elfie 回复 悄悄话 I don't feel any pain in my life. It's ok. Children are fine, no parents are around, no one smokes or drinks.
相宜坊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中国人,尤其是男人,从小就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在中国的时候还不觉得,在美国看到了两边文化的对比,更清晰地感觉到身上有多少责任和担子。曾有一个网友写过,他父亲来美国时曾经问过他,为什么美国人看起来很快乐,他向父亲解释了,老父恍然,接下来的几天,父亲变得轻松愉快了,但不久他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丈夫的责任,父亲的尊严等等,心态不是这么容易改变的。

关于抽烟,我老公曾经成功戒烟十几年,后来因为工作压力又抽上了。我从未阻止过,因为他对弊端很清楚,还选择抽烟是他有需要。他已经牺牲部分健康了,那就让他好好享受其中的好处吧。我们很多中国妻子真心爱护丈夫,为他好,但结果却是让丈夫有苦说不出。
likelovely 回复 悄悄话 “孩子对父母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疏离感”- 这是不是语言造成的?因为孩子语言能力强,很快融入美国环境,而父母都有口音,表达能力上也差一些,所以和孩子有了隔阂。这是在美中国家庭的短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