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特累

留下一些文字,供日后回味
正文

2025阖家旅美记之十三

(2025-10-01 21:08:34) 下一个

8月12号, 姐姐计划带着我们去她多伦多大学的实验室参观,然后再去多伦多博物馆逛逛。 今天是周二,我以为去市区的火车会比较多,谁知过了9点,还是1个小时一趟。 姐姐开了辆双开门的大众甲壳虫来接我们两个,对我们两个大高个来讲,空间有点逼仄。 不过这回我们可以进到候车室等车,不必在外面日晒。 

等我们到了UNION STATION的时候,已经11点多了。 我告诉姐姐想找个咖啡店买杯正经的咖啡。 她便把我领到了一个车站出口附近的一家咖啡店,名字叫% ARABIC。 看起来颇为高档。 姐姐说,这时一家网红咖啡店,上下班高峰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排队的长龙。 我进去一看,除了装修类似苹果专卖店的风格,咖啡机和相关设备与墨尔本呢的普通咖啡店无异。 MENU上, 现在只记得有西班牙拿铁,京都拿铁,卡布和EXPRESSO这几个选择。 我和老二都点了一份京都拿铁,姐姐点了一份EXPRESSO,口味确实地道,奶咖浓郁,底下的咖啡微苦香醇,算的上我此次美加行中喝过的最满意的咖啡了。我记住了这个店名,第二天在一家购物中心里又看到了这家店,毫不犹豫的进去消费了。 

姐姐领着我们在楼群里穿梭,不必受日晒之苦,很快就到了多大。 她的实验室位于一栋有年头的建筑里的第三层。 当天整好她的一个博士生在那里做实验。 她在火车上告诉我们说,这位女博士生是她最好的学生,已经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获得了不少奖项和研究资助,已经成为她在多大研究工作的左膀右臂。 我们到了实验室,空间不大,堆满了仪器和实验器材。见到年轻的女博士,其貌不扬,而且有点害羞,一旦介绍起来研究内容,就马上变得侃侃而谈,自信满满,可谓深藏不漏。 姐姐的核心研究领域是关于细胞在人体骨头中如何运动和发展,尤其是癌细胞骨转移后的活动模式,这项研究对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发生骨转移后的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女博士还让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他们设定的路径盘上活动的景象,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在他们的指挥下向不同的方向运动,实在是太神奇了。 老二和女博士全程英文沟通,问了几个问题, 女博士和姐姐分别做了详细的解答,他们的谈话对于我的那点英语来讲,颇为深奥,我只能从心理更加敬佩姐姐和女博士这样的科学家, 他们不畏枯燥,失败甚至清贫, 日复一日的在这方寸之大的实验室勤于耕耘,如果不是热爱,是绝对坚持不下来的。 他们的热爱造福着人类,善莫大焉。 

离开实验室,我们走不远就进入了多伦多博物馆。 门口有体型硕大的保安,检查每个游客的背包,十分严格。 多伦多博物馆的展品不少,但精品不多。很多展品密集地集中在一起,有些拥挤,无法一一认真观赏。体验比世界一流博物馆,要差强人意。 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一座中式坟茔,一读介绍,竟然是明末清初的将领祖大寿的坟墓。 此人历史名声不佳,虽然曾和袁崇焕一起在辽东抗清,但后来还是投降了清军,乾隆时被写入贰臣传。 我在山海关也看到过有关他的一些遗迹,谁想他的整座坟墓被连锅端到了万里之外的多伦多,地下有知,他该作何感想?我们上到二楼的罗马馆,儿子来了兴趣,他一直对拜占庭帝国的历史有强烈的兴趣,阅读过大量的历史著作,还和同是历史爱好者的朋友一起做起了历史博客和YOTUBE视频。 儿子在展馆里给我和姐姐做起了讲解,滔滔不绝地讲述了半个小时,我和姐姐后来都站不住了,不得不找个长椅做下歇脚。 在四楼,多伦多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奥斯维辛的专题展览,我和姐姐都不想去看,但老二比较感兴趣,自己要去看下,我和姐姐就在外面的沙发坐下来等他。 我们两个人都觉得那段历史过于悲惨,对于我们这个岁数的人,还是尽量少看负面的东西,不利于身心健康。 姐姐还跟我说起了她的研究经历。她说她自认为不是天资聪慧之人,当初能考上北大也有父母亲在北大工作的原因,大学里的考试成绩也不算是出类拔萃。但她是一个兴趣广泛,涉猎面很广的人,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兴趣。 正是因为这个性格,她可以在学习和研究中借鉴其它领域的经验,独辟蹊径,进行开创性的研究。骨细胞的动力研究也是她首创,所以她才会成为这个领域的先锋科学家。她在斯坦福的博士导师在她之前从未招过女学生,自她以后,才开始带了很多女博士。她认为导师对她的欣赏正是来自于她的独创性。 我大为赞同。我们的人生,不应被统一地规划,当上下而求索,努力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为人父母,切忌去强行规划子女的人生,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好的平台,帮助他们去更好的探索和发现自己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老二出来后,我们回到了昨天的的长廊建筑。姐姐带我们去了一家意大利餐馆。 她说这是她经常和学生,同事聚餐的地方。这里的餐食口味地道正宗,尤其是现烤的PIZZA,简直是美味无比。 姐姐还和我一起喝了啤酒,我们把酒言欢,好不畅快。 

吃完饭,我们去赶火车。好像由于事故,火车晚点。车站里挤满了人群,姐姐和很多乘客都去找车站工作人员询问,结果越问越乱,到最后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如何应付,只好跑掉了。 我们只能不停地看着屏幕等待通知了。 还好,一会儿屏幕显示我们的火车20分钟后出发,我们顺着人流走了很远才到了站台。很快车里就坐满了,但还好没有站着的乘客,比墨尔本上下班高峰火车里挤满的人群相比,要松快多了。 车上,我们聊起来了奥斯维辛专题展览。我和姐姐都认为在目前敏感的时候推出这个主题展览,是否有刻意之嫌?但儿子不以为然。 他认为这个展览的教育目的是为所有过去和现在遭受不幸的民族发声,而不是为某个特定的民族张目。 我和姐姐跟他辩论了一番,试图说明历史上的受害者不能倚仗所谓的道德高地而掩盖其如今成为加害者的暴行。 儿子坚持己见,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 不过我很喜欢儿子的辩论精神,他在组织论据方面还是有些独特的见解的,让我刮目相看。也许真理只有越辩才越明。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两问号 回复 悄悄话 ROM, Royal Ontario Museum,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想要仔细参观也能看上一天。多大附近还有AGO,Art Gallery of Ontario,安大略美术馆,精品不多,但加拿大一个小国,能做到这般程度也可以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