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北京建行直客式房贷近似破烂

(2023-01-02 00:08:49) 下一个

北京建行直客式房贷近似破烂

                               2006年5月15日

何必

从本月起,建行的直客式房贷登陆北京……(略。)

紧接着,在节目后面,还把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总经理崔连生直接请到了演播室里,与由于直播而恐怕很久都不会在演播室主持人位置上再度出现的女主持人进行面对面地交谈。

做这样的节目,似乎是在加强服务性,让观众得知,在目前进行房地产贷款过程中都应该有什么样的招数。而且,把如此一个原本应该很客观的内容做成了像个小稿似的玩意儿,对这种贷款品种做了彷佛献媚的介绍,也真是够难为的。

以笔者在房地产公司供职的经验看,北京建行应该也是个腐败重地。当时,老潘就在由北京市建行和北京市房管局联合设立的一家公司中混饭吃,亲眼见到了建行那帮子官员都是什么货色,以及他们呼风唤雨的本事、他们一跺脚地动山摇的能量到底有多大。而也正是由于老潘混不吝的架式和处世风格,才有了现在老潘还在使用的“大侠”的称谓。到后来嘛,可想而知的是,合作双方干起来了,都要将对方置于死地,甚至弄到了检察院,对公司员工使用了手铐。幸亏那时老潘早就跑到新华社,否则不知道会遭到什么样的刑讯逼供呢。

所以嘛,一看到建行信贷部的头面人物,就想着这哥们儿还待着呢,挺踏实。朱小华、王雪冰、刘金宝等建行最高首脑已经东窗事发了,啥时候轮到基层……

并且现如今,北京房价之高已经让恨不得全世界都哆嗦,各式各样的风言风语不胫而走,官商勾结成就了当下将70%的北京居民买不起住房从而对改革开放感激零涕倍加思忖的德行。就这时候,北京建行还在推出什么直客式房贷,利用省却律师费乃至保险费等费用来勾引已经接近赤贫的北京人。

同时,央行调高贷款利率,却维持存款利率不动,分明是给了银行抢劫国民财富一个更加明火执仗的合法方式。由于中国利率长期非常之低,如此利率政策的实施,不仅不能对抑制房价高涨起到作用,反而以低利率抑制了消费者的投资渠道,妨碍了人们储蓄偏好,成全了官商和银行共同劫掠的有组织阴谋。

本来嘛,房地产一直被当作是银行的优质信贷品种,全然不顾目前房地产信贷风险指数已经高居所有品种中的第四位的现实。

那么,国内的银行都在干着些什么呢?上一轮的国家对房地产进行宏调的形势下,银行一改以往低调做法,纷纷推出旨在抢夺房贷客户的新业务,令房贷市场竞争趋白热化。有银行人士指出,因房贷市场规模巨大,事关银行市场份额,而宏观政策缩紧了银行的房贷业务,银行只能通过争抢个贷来降低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此前银行都是在暗中较劲,现在开始都放在台面上公开争抢了。此前民生、光大及深圳商业银行开办了一种俗称“超按”的业务,即购房者选择到开发商指定按揭银行以外的银行办理按揭手续,开发商会在与原指定银行已确定的价格基础上给予购房者一个折扣。业内人士指出,“超按”等于直接从其他银行手中争抢客户。此外,个别银行推出 “跨行非交易性转按揭业务”也将目标指向其他银行的存量客户,购房者可将其在一家银行的房贷转到另一家银行,有的还可在第二家银行申请“加贷”,即申请获得更多的贷款,或申请延长贷款期限。由于跟国有银行相比处于弱势,股份制银行争抢房贷的积极性要更强烈一些。

而现在,这种局面几乎一模一样地翻版上演。

况且,高层也早就开始为银行降低信贷风险。4月20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这种将目光盯住行业、却将广大消费者利益放在不理不睬位置上、说来说去还是先生产后生活的媒体立场,也真是让人见识到了官方舆论的基本倾向。

不止是发改委,针对银行信贷的警示不可谓不宽泛。4月21日快讯,(何必注,略。)

或者说,国家统计局也认为,控制信贷闸门是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环节。而这种信贷之中,当然包括开篇里北京建行巧立名目设置的所谓直客式房屋消费贷款。

4月25日,俄国主流媒体《生意人报》登载了一篇名为《中国揣着钱走向世界》的文章。文中指出,(何必注,略。)

2004年国内银行业利润达到930亿,较2003年增长200%。但评级公司惠誉国际指出,今年为了核销呆坏账而拨备利润,中国银行业利润甚至可能出现下降。(略。)

英国《金融时报》借用石油大亨约翰•格蒂的经典语言来描述中国银行的腐败现象:“如果你欠银行100美元,那是你的问题。如果你欠银行1亿美元,那就是银行的问题了。”而中国的银行并不知趣,还在忙于明火执仗地冲着贫穷人群打劫。

5月10日,世界银行在北京发布了最新的《中国经济季报》。报告称,2006年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信贷扩张速度之快令人惊讶。(略。)

有道是,只要中国金融没事,中国经济就注定安全;而一旦中国金融有麻烦,中国经济必将完蛋。

兔子,等着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